资源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南省死因监测工作督导方案
一、背景
居民死亡资料是反映人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生命统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准确反映人民的健康状况,充分利用死因监测数据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死因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其重要。而目前死因监测工作依然存在较大问题,如死因数据的缺漏报率较高,根本死因的确定和死因编码不准确等。
死因数据漏报的原因较多,如在外地死亡、死后不火化也不注销户口。错报则把没有死亡者报为死亡,或者把一个死亡案例报告了两次或更多次。这都将影响到对死亡率的准确估计。而死因诊断或死因推断由出具死亡医学证明书的临床医生做出或通过入户调查获得,根本死因判断和死因编码的由死因统计人员完成。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影响到根本死因的准确性。为进一步提高死因数据的报告质量,现制定督导方案,对死因监测的相关单位开展质量督导,通过督导结果的反馈,督促各单位改进工作质量。
二、督导目的
1、评估死因监测相关单位的工作质量;
2、通过督导信息的反馈,督促各单位改进工作,提高工作质量。
三、督导范围
督导工作包括对全人群死因监测工作的督导和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工作的督导。
全人群监测督导工作包括河南省疾病监测点、淮河流域癌症综合防治点,其他开展死因监测的地区可参照执行。
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督导工作适用于全国所有县区。
四、督导内容与方法
(一)督导内容
1.保障机制:政策、经费保障等。
2.组织管理:包括制度建设与落实、机构建设、人员配备、岗位职责等。
2.网络建设:包括硬件设备、网络报告覆盖率、直报账户的管理等。
3.人员培训:包括培训次数、培训人数、培训记录等。
4.报告质量:包括卡片填写质量、报告及时性、审核率和审核及时性、死因准确性、死亡漏报情况等。
5.资料分析与利用:包括年度分析报告质量,数据质量分析频次等。
(二)督导方法
1、听取汇报:了解整体情况
2、查看现有资料、设备:包括文件、培训记录、试卷等,人员、设备。
3、现场抽查报卡与电子报卡核对:
抽查死亡医学证明书与网络报告卡相互核对,判断信息的一致性等指标。
五、督导表格和指标(见附表)
区(县)死因监测工作督导表
_________区(县)
县区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1、户籍人口数
2、常住人口数
3、乡镇(街道)数
4、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数量
5、上一年财政收入
二、保障机制
(一)政策
1.有无政府部门死因监测管理相关文件
□有 □无
2.是否将该项工作纳入卫生行政年度考核
□是 □否
(二)经费保障
1、县级人员工资来源于财政经费的比例
2、乡镇防保人员工资来源于财政经费的比例
3. 乡镇防保人员每月收入
______元
4、村医每月公共卫生服务的劳务报酬金额
______元
5、村医死亡卡报告补助
_____元/卡
6. 上年度用于死因监测的工作经费总额(万元)
包括培训、督导、印刷、村医报卡补助等内容
(三)人员
1.县区CDC 死因报告人员数量
专职人员[3]
个 □无
从事死因直报工作占总工作量的80%以上。
兼职人员
个 □无
2.每个乡镇卫生院是否均有专人负责死因报告
□是 □否
如“否”,请列出乡镇卫生院名称
(四)乡镇卫生院直报比例
可实行死因网络直报的乡镇占总乡镇数的比
县区疾控机构督导内容
内容
结果
备注
一. 组织管理
(一)组织领导
查看相关文件
1. 有无死因报告工作领导小组
□有 □无
应由院领导、相关责任科室负责人及具体管理工作人员组成
(二)工作管理规章制度
查看相关科室文件和记录
1. 例会制度
□有 □无
2.死因登记报告管理制度
□有 □无
3.死亡信息核实补充制度
□有 □无
4.档案管理制度
□有 □无
5.培训工作制度
□有 □无
6.定期考核评比通报制度
□有 □无
二. 网络直报情况
1. 有无网络直报专用计算机
□有 □无
现场查看网络直报专用计算机、上网设备等
2.上网设备和网速情况
上网方式:
3. 辖区报告单位管理
1.
4. 例会开展情况
——次 无
查看例会签到表、会议记录等
三. 报告质量
1. 补漏情况
是否定期与公安部门数据核对
□是 □否
查看记录
是否定期与民政部门数据核对
□是 □否
查看记录
2. 报告完整性
粗死亡率(‰)
婴儿死亡率(‰)
3、重卡数
本年度
4.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质量[1]
查看30份纸质死亡医学证明书,指标的计算见表注[1]。
填卡完整率(%)
完整率 %
填卡合格率(%)
合格率 %
5.报告质量
5.1根本死因确定准确率(%)[1]
查看30份纸质死亡医学证明书,指标的计算见表注[1]。
5.2录入的准确性: 死亡医学证明书与网上报告的一致性(%)[1]
5.3 网络报告及时率(%)
来自于被调查疾控中心所辖区网络报告数据,指标及结果见《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
5.4 网络报告审核率(%)
5.5 网络报告迟审率(%)
5.6 死因编码不准确的比例(%)
5.7 不明原因死亡卡片比例(%)
四. 资料分析、利用与管理
1. 有无年度数据分析报告
□有 □无
2.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发放有管理、登记
□有 □无
3. 死亡医学证明书保存情况
有无专柜
□有 □无
存放是否有序
□是 □否
4. 死因数据库是否有备份
□有 □无
5. 是否开展本辖区工作督导
□有 □无
方案(计划)和总结(简报、通报)
五. 培训与督导
1. 参加省(市)级业务培训(查培训记录)
□是 □否
查看培训督导的记录、
相关资料等
2. 开展对辖区医疗机构的业务培训
培训次数
次,□无
有培训档案(通知、签到表、讲义)
□有 □部分 □无
3. 对辖区医疗机构的督导
有无对辖区医疗机构督导
次,□无
有无检查督导总结
□有 □无
督导结果是否反馈
□是 □否
注:
[1] 抽查30份纸质死亡医学证明书,计算以下指标:
u 查看死亡医学证明书内容必填项目是否填写完整(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婚姻、文化程度、出生日期、死亡日期、户籍地址、现住址、死亡地点、死亡原因、诊断单位、诊断依据、填卡日期)等。缺任一项,则认为不完整。
填卡完整率(%)=填写完整卡片数/查卡数×100%
u 查看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关键项目是否填写合理(指死因诊断不得为英文缩写或俗称;一行不得填写多种疾病;死因链填写应符合时间顺序及疾病发展顺序)。错任一项,则认为不合格。
填卡合格率(%)=填写合格卡片数/查卡数×100%
u 查看30份死亡证的死因链的填写、根本死因及编码(如纸质死亡证上没有填写根本死因及编码,则查看网络录入的信息),判断根本死因的确定及编码是否准确,如根本死因确定及编码均准确则视为正确卡片。
根本死因确定准确率(%)=根本死因确定准确数/查卡数×100%
u 所有纸质死亡医学证明书,与网络报卡比较,计算关键变量(姓名、出生日期 、死亡日期、死亡地点、死因链、最高诊断单位、最高诊断依据、根本死因编码、填卡日期)的符合率,全部一致的为符合卡片。
录入准确性(%)=死亡证与网络录入一致数/查卡数×100%
县及以上医疗机构死因监测工作督导表
_______________省_______________县(区)___________________医疗机构
考核内容
考核结果
方法与备注
一. 组织管理
1. 有无死因网络报告工作管理班子
□有 □无
管理班子应由院领导、相关责任科室负责人及具体管理工作人员组成
2. 常规制度是否健全
查看相关文件和资料
2.1死因登记报告管理制度
□有 □无
有纸制的工作制度,至少包括: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发放、填写、收集、编码、报告、审核以及原始卡片的保存工作规范等方面。
2.2档案管理制度
□有 □无
2.3培训工作制度
□有 □无
2.4死亡病例自查与奖惩制度
□有 □无
2.5 死亡病例网络直报制度
□有 □无
3. 死亡登记相关资料
查看相关资料
3.1 有无死亡登记册(含急诊、住院、保健科、病案室等)
□有 □无
3.2有无院内死亡证的发放记录
□有 □无
3.3有无与疾控中心的死亡证交接记录
□有 □无
4. 有无死亡病例自查与奖惩记录
□有 □无
有检查记录和处理结果
二. 网络直报情况
1. 有无网络直报专用计算机
□有 □无
现场查看网络直报专用计算机、上网设备等
2. 上网设备和网速情况
上网方式:
3. 死因报告人员数量
专职人员
个 □无
从事死因直报工作占总工作量的80%以上。
兼职人员
个 □无
三. 报告质量
1. 补漏情况
查看记录
是否定期开展院内死亡病例补漏工作
□是 □否
2. 报告完整性[1]
现场抄取30例死亡个案,填写附表1,指标的计算见表注[1]。
漏报率(%)
3.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质量[2]
查看30份纸质死亡医学证明书,指标的计算见表注[2]。
填卡完整率(%)
完整率 %
填卡合格率(%)
合格率 %
4.报告质量
4.1根本死因确定准确率(%)[2]
查看30份纸质死亡医学证明书,指标的计算见表注[2]。
4.2录入的准确性: 死亡医学证明书与网上报告的一致性(%)[2]
4.3 网络直报报告及时率(%)
来自于调查医院网络报告数据,指标及结果见《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
4.4 死因编码不准确的比例(%)
4.5 不明原因死亡卡片比例(%)
四. 资料管理
1. 死亡医学证明书保存情况
有无专柜
□有 □无
存放是否有序
□是 □否
医生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或死亡病例报告卡)的纸质资料应保存完整。
2. 网上录入报告卡片的电子文档保存
□有 □无
按月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本单位的死亡医学证明书报告卡导出后,以电子文档形式保存。
五. 培训与督导
1. 是否接受过疾控部门培训
□是 □否
查看培训督导的记录、相关资料等
2. 是否接受过疾控部门的技术指导或督导
□是 □否
3. 内部开展对临床医生的业务培训
培训次数
次,□无
有培训档案(签到表、讲稿)
□有 □部分 □无
注:
[1] 从住院记录或门急诊病例中抄取30例死亡病例,与网络报告数据比较,凡无报告的为漏报,计算医院死亡病例漏报率。
[2] 抽查30份纸质死亡医学证明书,计算以下指标:
u 查看死亡医学证明书内容必填项目是否填写完整(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婚姻、文化程度、出生日期、死亡日期、户籍地址、现住址、死亡地点、死亡原因、诊断单位、诊断依据、填卡日期)等。缺任一项,则认为不完整。
填卡完整率(%)=填写完整卡片数/查卡数×100%
u 查看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关键项目是否填写合理(指死因诊断不得为英文缩写或俗称;一行不得填写多种疾病;死因链填写应符合时间顺序及疾病发展顺序)。错任一项,则认为不合格。
填卡合格率(%)=填写准确卡片数/查卡数×100%
u 查看30份死亡证的死因链的填写、根本死因及编码(如纸质死亡证上没有填写根本死因及编码,则查看网络录入的信息),判断根本死因的确定及编码是否准确,如根本死因确定及编码均准确则视为正确卡片。
根本死因确定准确率(%)=根本死因确定准确数/查卡数×100%
u 所有纸质死亡医学证明书,与网络报卡比较,计算关键变量(姓名、出生日期 、死亡日期、死亡地点、死因链、最高诊断单位、最高诊断依据、根本死因编码、填卡日期)的符合率,全部一致的为符合卡片。
录入准确性(%)=死亡证与网络录入一致数/查卡数×100%
精品资料
附表1 省(自治区、直辖市) 县(区) 医院死亡病例报告情况调查登记表
序号
科室类型
死者姓名
性别
年龄
死亡原因
死亡日期
是否报告
漏报原因
医生未报
录入员未录
其它
1
2
3
4
5
6
7
8
。。。。
科室类型:1)急诊 2)住院部内科 3)住院部儿科 4)住院部外科 5)其它,请注明(如呼内、消化内科)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调查员签名______
乡(镇、社区)级卫生院死因监测工作督导表
_________卫生院
内容
结果
备注
一. 组织管理
查看相关文件和资料
1. 有无死因网络报告工作领导小组
□有 □无
应由院领导、相关责任科室负责人及具体管理工作人员组成
2. 常规制度
2.1 例会制度
□有 □无
2.2 死因登记报告管理制度
□有 □无
2.3死亡信息核实补充制度
□有 □无
2.4档案管理制度
□有 □无
3. 是否对村医死亡信息报告开展培训
□是 □否
社区卫生院如无填否
4. 是否有例会记录
□是 □否
社区卫生院如无填否
5. 有无死亡病例登记册
□有 □无
6. 是否接受过上级部门培训
□是 □否
7.有无村医联系名单
□有 □无
二. 网络直报情况
1. 有无网络直报专用计算机
□有 □无
现场查看网络直报专用计算机、上网设备等
2. 上网设备和网速情况
上网方式:
3. 是否有专人报告
□有 □无
三. 报告质量 [2]
1.报告粗死亡率
2. 补漏情况
是否定期开展补漏工作(查看记录)
□是 □否
如是,填补漏途径
填写公安、民政、妇幼等部门,可写多个
3.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报质量
在家死亡病例证明书的出具人是
□乡医 □村医
可以都选
不明原因疾病(或在家)死亡的调查记录填写情况[1]
好 份
中 份 无 份
查看10份不明原因疾病(或在家)死亡的证明书,指标的判断见表注[1]。
填卡完整率[2]
完整率 %
查看30份纸质死亡医学证明书,指标的计算见表注[2]。
填卡合格率[2]
合格率 %
录入的准确性: 死亡医学证明书与网上报告的一致性(%)[2]
符合率 %
四. 资料管理
1. 死亡医学证明书保存情况
有无专柜
□有 □无
存放是否有序
□是 □否
2. 死因数据库是否有备份
□有 □无
注:
[1]抽取10份不明原因疾病(或在家)死亡的证明书,查看背面的死亡情况记录情况。
好:字体清晰、记录完整,包括发病、死亡、就医经过和过去的病史;
差:字体不清晰、记录不完整;
无:背面无记录。
[2] 抽查30份纸质死亡医学证明书,计算以下指标:
u 查看死亡医学证明书内容必填项目是否填写完整(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婚姻、文化程度、出生日期、死亡日期、户籍地址、现住址、死亡地点、死亡原因、诊断单位、诊断依据、填卡日期)等。缺任一项,则认为不完整。
填卡完整率(%)=填写完整卡片数/查卡数×100%
u 查看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关键项目是否填写合理(指死因诊断不得为英文缩写或俗称;一行不得填写多种疾病;死因链填写应符合时间顺序及疾病发展顺序)。错任一项,则认为不合格。
填卡合格率(%)=填写合格卡片数/查卡数×100%
u 查看30份死亡证的死因链的填写、根本死因及编码(如纸质死亡证上没有填写根本死因及编码,则查看网络录入的信息),判断根本死因的确定及编码是否准确,如根本死因确定及编码均准确则视为正确卡片。
根本死因确定准确率(%)=根本死因确定准确数/查卡数×100%
u 所有纸质死亡医学证明书,与网络报卡比较,计算关键变量(姓名、出生日期 、死亡日期、死亡地点、死因链、最高诊断单位、最高诊断依据、根本死因编码、填卡日期)的符合率,全部一致的为符合卡片。
录入准确性(%)=死亡证与网络录入一致数/查卡数×100%
乡镇(街道)名称
户籍死亡数
户籍人口数
户籍死亡率
督导县区基本情况表格
督导过程一览表—县区疾控部门
形式
督导内容
准备材料
资
料
查
阅
1、听取汇报
汇报材料
2、组织管理情况
领导小组名单、政府文件、上年度工作经费下拨凭证
3、规章制度
例会、死因登记报告管理、死亡信息核实补充
档案管理、培训工作、考核通报等制度文档
4、资料分析与利用
上年度分析报告、粗死亡率(‰)、婴儿死亡率(‰)
5、培训与督导
参加上级培训的记录、对下级培训相关资料(通知、签到表、讲义)、督导笔录、总结或通报
6、对辖区报告单位的管理
例会签到表、会议记录、报告单位通讯录
7、补漏情况
公安民政核对记录
现
场
查
看
1、网络直报保障情况
专用计算机、查看或询问上网条件、网报人员名单
2、死亡证填写质量
2008年1-9月所有死亡卡(督导人员抽查30份)
同时督导人员抽取30份待查医院卡片带走备用
3、网报质量
死亡证填写质量检查中抽取的30份死亡卡、督导人员提前准备3季度网络报告质量评价报表
4、数据库备份
网络报告电子个案
5、死亡证保存与发放情况
2006年至今死亡证、死亡证发放登记
交
流
反
馈
督导情况反馈
督导过程一览表—县及以上医疗机构
形式
督导内容
准备材料
资
料
查
阅
1、听取汇报
汇报材料
2、组织管理情况
领导小组名单、
3、规章制度
死因登记报告管理、死亡病例自查与奖惩
档案管理、培训工作、死亡病例网络直报制度
4、死亡登记相关资料
急诊及住院死亡登记册、死亡证发放记录、与疾控中心死亡交接记录、自查及奖惩记录
5、培训与督导
参加上级培训的记录、上级督导记录、临床医生业务培训资料(签到表及讲义)
6、补漏情况
院内补漏记录
现
场
查
看
1、网络直报保障情况
专用计算机、查看或询问上网条件、网报人员名单
2、漏报情况
出入院登记或病案死亡明细、相关科室死亡讨论登记、抢救记录、死亡登记册、门急诊日志等
3、死亡证填写质量
督导人员抽查30份死亡证
4、网报质量
死亡证填写质量检查中抽取的30份死亡卡、督导人员提前准备3季度网络报告质量评价报表
5、数据库备份
网络报告电子个案
6、死亡证保存
2006年至今死亡证存根
交
流
反
馈
督导情况反馈
督导过程一览表—乡镇(社区)级卫生院
形式
督导内容
准备材料
资
料
查
阅
1、听取汇报
汇报材料
2、组织管理情况
领导小组名单、村医联系名单
3、规章制度
死因登记报告管理、例会制度、死亡信息核实补充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
4、死亡登记相关资料
死亡病例登记册、
5、培训与督导
参加上级培训的记录、上级督导记录、对辖区内村医业务培训资料(签到表及讲义)
6、补漏情况
公安民政核对记录
现
场
查
看
1、网络直报保障情况
专用计算机、查看或询问上网条件、网报人员名单
3、死亡证填写质量
督导人员抽查30份死亡证
10份不明原因死亡或在家死亡的死亡证
4、网报质量
死亡证填写质量检查中抽取的30份死亡卡、督导人员提前准备3季度网络报告质量评价报表
5、数据库备份
网络报告电子个案
6、死亡证保存
2006年至今死亡证存根
交
流
反
馈
督导情况反馈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