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压线防护方案
第一节、外电防护
编制依据: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第一部分 高压线防护要求如下:在建工程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必须保持安全操作距离。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应不小于4~6m。第3.1.4 规定,旋转臂架式起重机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边缘与10KV 以下的架空线路边线最小水平距离不得小于2m。由于现场东侧的三个塔吊的塔臂回转半径均覆盖高压线,且达不到《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第3.1.2 条和第3.1.4 条规定的最小距离,《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第5.2.5 条之规定。为确保正常供电和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编制专项防护方案。
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及建议
考虑搭设双排杉槁脚手架,里排紧邻槽边,外排立在围墙外。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建议在基础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楼东侧边坡空地不得作为散料和半成品周转区,这样可以人为减少安全隐患。由于建筑物高度62.2m,外墙距围墙6m。所以安全防护用架要等到工程竣工才能拆除。
施工组织及任务划分:
由项目部生产经理主管,项目部安全员组织四川架子组搭设防护架子。在架设防护设施时,项目部临时用电电工、安全员及架子组长必须在现场旁站监督施工。
高压线防护脚手架形式选择
根据防护架子搭设的目的及安全生产的施工要求,靠近高压线一侧的防护须采用绝缘材料并保证一定的安全距离。所以里排脚手架顶端高过高压线1.5m。架体安全网距高压线应不小于1m。(
回答者: yanzhaohe - 一级 2009-8-7 10:59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安全操作距离大于一般规定的安全距离,主要是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动态诸多因素,如搭设钢管脚手架,配制钢筋和电气配管等施工操作工序,其钢材长度在6m左右,安全操作距离若规定过小,易发生触电事故,但是,施工现场的工程位置往往不是可以任意选择的,如果由于受施工现场在建工程位置限制而无法保证规定的安全距离,这时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则必须采防护性遮拦、栅栏,以及悬挂警告标志牌等防护措施。显然,外电线路与遮拦、栅栏之间也有安全距离问题,这个安全距离正是搭设遮拦、栅栏等防护设施的依据条件。
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我们多年的实践经验,以高压线的防护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
1.若现场搭设遮拦、栅栏的场所非常狭窄。
2.若现场的防护措施能够满足表2中所要求的安全距离,则可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采取如下几种不同防护方法。
单独设置防护装置若在建工程不超过高压线2m时利用脚手架体设置防护装置当建筑物外脚手架与高压线距离较近,无法单独设接地防护则可以利用外脚手架防护立杆设置防护屏隙。即:脚手架与高压线路平行的一侧必须用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网全部封闭,此侧面的钢管脚手架必须至少做三处可靠接地,接地电阻应当小于10Ω。同时在与高压线等高的脚手架外侧面等长,约3~4m 高的细格金属网挂在与高压线等高的脚手架外侧,并把此网用绝缘接地外表线进行三处可靠接地,接地电阻小于10Ω。如超过高压线的工程作业。仍需搭设顶棚防护屏障。
该工程930厂房施工时在厂房西侧设置一台塔吊,塔吊临近厂房西侧春林路的高压架空线,与高压线距离约20米,高压架空线在塔吊回转半径内(塔吊半径为47米),必须采用安全保护措施.
2,高压线保护措施:
采用绝缘材料毛竹搭设警示保护架,搭设参数为:步高1.8m,宽4.5m,搭设高度为超过高压线3m,长度为塔吊旋转半径范围内全部防护,同时在高压线保护架上设警示牌:"高压线危险".
待塔吊拆除后,该保护架拆除.
3,安全技术措施:
对各班组进行安全用电教育,特别对电工,塔吊驾驶员进行必要的安全交底,教育.
项目部把高压线立为重大危险源,针对重大危险源制定专职安全员每日巡检,项目部周检制度.
4,注意事项
因为该处位于塔吊工作臂下方,因此,规定塔吊的工作半径在防护架以东,以防发生碰撞高压线安全保护架.
保护架7米以下用12#铁丝与毛竹绑扎牢固,7米以上用绝缘材料绑扎,防护架不铺设脚手片和模板,不得有滑动现象.
为防止塔吊臂碰撞保护架,现场设监管人一名,以及塔吊设专职指挥一名,在吊物时专门负责指挥.
5,具体搭设位置,尺寸等见附图.
某电V35/110kV配电室改造工程位于电厂厂区南部,高15.5m、长55m、宽25m。建筑物东侧距建筑物4.5 m处。有一道35 kV高压架空线自北向南纵穿而过。建筑物西侧中间安装一台QT-30的塔吊作为垂直运输设备。受施工现场环境条件的影响,在建工程与高压架空线之间无法满足《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中,在建工程的外边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必须保持最小安全操作距离的要求。为确保施工安全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增设遮拦、围栏。并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牌。
一、防护方案的优化
按常规的高压线防护方法需搭设独立式防护架,对高压线进行隔离,防护架结构形式一般采用毛竹防护架或电杆排架防护架等其他形式的防护设施。为确保上述防护设施的整体稳定,必须对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这样必然造成防护设施用料的增加。大大加大了施工成本和相关费用。本工程建筑物距离高压线很近,施工现场狭窄,无法采取独立式防护架。为确保施工安全。达到经济、安全的目的,经多方案技术经济比选,最终决定采用附着式双排毛竹防护架的方案进行防护。此方案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得以彻底解决。且施工方法简单、经济实用。
高压送电是目前较为普遍的输电方式,同时也对安全用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施工现场面临的高压线防护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人们往往存在这样一种意识:只有接触到高压线路才会触电,因而对高压输电线路附近没有接触高压线却发生了触电的现象迷惑不解。这实际上是一种认识误区。因为在高压输电线和高压配电装置周围存在着强大的电场,处在此电场内的导体会因静电感应作用而出现感应电压,当人们触及这些带有感应电压的物体时,就会有感应电注通过人体流向大地而使人受到电伤害。研究表明,人体对高压电场下的静电感应电流的反应更加灵敏,0.1~0.2mA的感应电流通过人体时,即使未触及被感应物体,人也会有明显的针刺感。当工频电流(50Hz)通过人体时,成年男性的电场感知电流为1mA.1996年我区曾发生这样一起事故:有一栋2层高的在建楼房,楼一侧面距离平行而过10kV高压线约2m,施工过程中未做任何防护。当一工人站在2层楼顶上从高压线侧往上传递一根约6m长的钢筋时死亡,法医鉴定为触电死亡。事故发生后,经实地调查,高压线与钢筋头均无碰撞痕迹,高压输电线路无任何异常,而伸出的钢筋头距离高压线仅0.4m.经研究分析,此事故为静电电击所致。10kV高压输电线的最小安全距离为0.95m,最小操作安全距离为6m,当钢筋头伸至距离高压线0.4m时,由于高压输电线路的静电场作用而产生感应电压,当人抓住钢筋另一头时,就有电流通过钢筋流过人体入地而导致人触电死亡。
由此可知,高压输电线路附近的强电场作用,可以对人体构成潜在的危害。为了确保施工现场用电安全,防止外电线路施工人员的伤害,根据建设部颁布的《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定》(JGJ46-88)中规定的在建工程(含脚手架具)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必须保持最小安全操作距离。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安全操作距离大于一般规定的安全距离,主要是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动态诸多因素,如搭设钢管脚手架,配制钢筋和电气配管等施工操作工序,其钢材长度在6m左右,安全操作距离若规定过小,易发生触电事故,但是,施工现场的工程位置往往不是可以任意选择的,如果由于受施工现场在建工程位置限制而无法保证规定的安全距离,这时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则必须采防护性遮拦、栅栏,以及悬挂警告标志牌等防护措施。显然,外电线路与遮拦、栅栏之间也有安全距离问题,这个安全距离正是搭设遮拦、栅栏等防护设施的依据条件。
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我们多年的实践经验,以高压线的防护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
1.若现场搭设遮拦、栅栏的场所非常狭窄。
2.若现场的防护措施能够满足表2中所要求的安全距离,则可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采取如下几种不同防护方法。
单独设置防护装置若在建工程不超过高压线2m时利用脚手架体设置防护装置当建筑物外脚手架与高压线距离较近,无法单独设接地防护则可以利用外脚手架防护立杆设置防护屏隙。即:脚手架与高压线路平行的一侧必须用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网全部封闭,此侧面的钢管脚手架必须至少做三处可靠接地,接地电阻应当小于10Ω。同时在与高压线等高的脚手架外侧面等长,约3~4m 高的细格金属网挂在与高压线等高的脚手架外侧,并把此网用绝缘接地外表线进行三处可靠接地,接地电阻小于10Ω。如超过高压线的工程作业。仍需搭设顶棚防护屏障。
高压线安全防护 脚手架计算
本工程人行道上有高压线,高,从东到西约150米长,距工程围墙2 米。有80M的范围会受到施工塔吊的影响,高压线距施工塔吊28m,为了确保安全起见,决定在围墙里从东到西搭设安全防护架50m。为预防塔吊吊物时碰到高压线,造成伤害事故及周边居民停电事故,需搭设高压线防护架。为使这防护架的搭设安全使用,特编制了本《防护搭设预案》供搭设及使用时遵守执行。
本安全防护架覆盖工程。以下称为“本防护架”。拟搭设的防护架长80m,宽4.0米。
1.3 在防护架搭设之前,塔吊进行限位控制,在塔吊25m臂处进行限位,使塔吊水平距离不能超出25m.确保高压线的安全.
2. 安全隐患
①在拟建楼的北面有一架空高压线走过 ,高压线与J轴几乎平行,在其北面离J轴15~20米,离地10米左右。在J轴与高压线之间我们需要安装三台3×5015K自升式塔吊进行水平与垂直运输,高压线与塔吊的距离仅8米左右。②在靠近OA列与B2-1轴相交处的西南侧附近,有一段接入现场施工用电315KVA变压器的高压线,因其在四号施工塔吊覆盖范围内,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施工塔吊按北京市有关规定,确保施工生产及高压线的线路输电安全,需对高压线路进行隔离防护,消除安全隐患。
三、安全生产目标
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和机械事故的发生,死亡率为零,负伤率不大于1.5‰。
×××工程占地面积32000㎡,地下车库一层,地上12层,建筑物高度约36m,,北区建筑物相邻交通干道北侧、东侧有10KV高压架空线路,长度480 m,高压线路距建筑物最近处仅4 m。 受施工场限地条件限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四台塔吊(塔吊1、塔吊2、塔吊4、塔吊7)只好安装靠10KV高压线路(南北、东西走向)附近。塔址确定后,经测量,塔身中心距高压线25m左右,塔吊臂长52m。塔机安装能满足国标(GB5144-85)规范的规定要求,但尚不能满足部颁《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第3.1.2条最小安全操作距离8m的要求。
第一节、外电防护
1.编制依据:
1.北京***商场施工组织设计
2.《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
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2.工程概况:
2.1 施工现场与周围环境
2.1.1 通道和高压线位置及搭设前提条件
北京****商场临时道路位于施工现场东侧,路宽8m。路边缘离槽边上口距离在2~3m之间,临时道路和现场由2m 高围墙隔开,高压线紧邻东部围墙从南到北贯穿整个工地,总长度225m,电压为10KV。后经甲方与相关单位协商后,拆除部分线杆,所以实际防护长度80m,在我项目二部塔吊回转半径的覆盖范围之内,且在1#楼南侧有变压器一台。高压线杆高度约为10m。线杆距离槽上口1.5~2m。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第一部分 高压线防护要求如下:在建工程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必须保持安全操作距离。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应不小于4~6m。第3.1.4 规定,旋转臂架式起重机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边缘与10KV 以下的架空线路边线最小水平距离不得小于2m。由于现场东侧的三个塔吊的塔臂回转半径均覆盖高压线,且达不到《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第3.1.2 条和第3.1.4 条规定的最小距离,《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第5.2.5 条之规定。为确保正常供电和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编制专项防护方案。
2.1.2 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及建议
我们考虑搭设双排杉槁脚手架,里排紧邻槽边,外排立在围墙外。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建议在基础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楼东侧边坡空地不得作为散料和半成品周转区,这样可以人为减少安全隐患。由于建筑物高度62.2m,外墙距围墙6m。所以安全防护用架要等到工程竣工才能拆除。
3.施工安排
3.1 工期安排
为确保行人和塔吊吊卸时高压线的安全,高压线防护架子应及时搭设。
3.1.1 搭设日期:2003 年11 月20 日至2003 年11 月26 日
3.1.2 防护日期:2003 年11 月26 日至2004 年12 月25 日
3.1.3 拆除时间:2004 年12 月26 日至2006 年12 月31 日
3.2 施工组织及任务划分:
由项目部生产经理主管,项目部安全员组织四川架子组搭设防护架子。在架设防护设施时,项目部临时用电电工、安全员及架子组长必须在现场旁站监督施工。
3.3 高压线防护脚手架形式选择
根据防护架子搭设的目的及安全生产的施工要求,靠近高压线一侧的防护须采用绝缘材料并保证一定的安全距离。所以里排脚手架顶端高过高压线1.5m。架体安全网距高压线应不小于1m。(因为围墙、槽边和高压线走向有变化,所以距离有所变动),其防护架子详见附图所示
4.施工准备
4.1 材料准备
① 木杆选用剥皮的杉篙,小头直径不小于80mm,大头直径为120mm。腐朽、折裂、枯节的木杆,一律禁止使用。
② 材料计划表
搭设高压线防护架主要材料,见下列材料计划: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混凝土 C20 m3 5
彩色串灯 m 80
杉槁 6~8m 根 1500
安全网 m2 2400
铅丝 8# Kg 500
彩旗 若干
4.2 技术准备
4.2.1 了解项目施工的具体情况及施工步骤。
4.2.2 熟悉防护架搭设的安全技术规程。
4.2.3 要向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4.3 人员准备
4.3.1 防护架施工设专业架子工长负责,对其安装、拆除、检查和围护设安全监督检查人员,确保桥架的搭设和使用符合设计要求。
4.3.2 配备体检合格并经《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管理规则》考核和安全教育培训合格的架子工持证上岗进行施工。
4.3.3 劳动力准备:
搭设高压线防护架劳动力计划,见下列搭设外电防护架劳动力计划:
工种 架子工 电工
人数 12 人 2 人
4.4 现场准备
①现场临时电缆沟回填、夯实平整,排水畅通,场地杂物清除干净。
②靠槽边一侧应悬挑安全网或采取其它安全措施。
③定位放线并破碎围墙外立杆基础占用的路面。
5.施工方法
5.1 搭设作业程序
场地清理→定位放线→支立杆→调直→扫地杆→搭大横杆→用8#铅丝绑大横杆→搭小横杆→用8#铅丝绑小横杆→接立杆并绑扎→加斜撑并加固→支设戗杆→搭马梁→支设顶层横杆→挂安全网→挂彩色串灯→挂彩旗→验收
5.2 一般构造
5.2.1 围墙外侧杉槁立杆的底端要埋入地下,宽度400×400mm,深度600mm,并用C20 细石混凝土浇筑密实,相应的立杆用100×100mm 木方或粗杉槁连接牢固。
5.2.2 在脚手架立杆底端之上200mm 处设纵向和横向扫地杆,并与立杆连接牢固。
5.2.3 杉篙搭接接头长度为1.5m,铅丝绑扎不少于3 道,间距不小于0.6m。交叉节点处铅丝要绑十字扣。
5.2.4 脚手架左右相邻立杆和上下相邻横杆的接头应相互错开一个跨,并置于不同的构架框格内。
5.2.5 斜撑与水平面的交角在45。~60。之间,水平投影宽度应不小于2 跨或4m 和不大于6 跨或8m。斜撑应与脚手架基本构架杆件加以可靠连接。斜杆与水平面的交角也在45°~60°之间,其间距不大于6m。如钢筋贴斜撑杉篙底将斜撑两端的大横杆拉接牢固。
5.3 搭设
5.3.1 木杆运到现场,应先选择分类,宜把头大粗壮者做立杆,直径均匀,杆身顺直者做横杆,稍有弯曲者做斜杆。然后按构造要求的规定架设杆件,并力求做到横平竖直错开接头位置。
5.3.2 立杆中心间距1.8m,外排立杆距围墙300mm,最上端大头向上,最下端大头向下,相邻立杆竖向接头中心间距错开不小于1.5m,外排硬化地面上的立杆埋入路面下0.6m 并浇灌混凝土(埋入地下部分的做防腐处理)。里排立杆直接立在硬化后的混凝土面层上。
5.3.3 封顶架子立杆应绑双扣。立杆不得露出杆头。接杆在封顶处的一根必须大头向上,上下垂直,保持重心平衡。
5.3.4 大横杆一般应绑在立杆里侧,力求做到平直,两杆接头应置于立杆处,并使小头压在大头上,6m 以下其间距为1.8m,6m 以上其间距为1.5m。
5.3.5 小横杆绑在大横杆上,靠立杆的小横杆则宜绑在立杆上,小横杆伸出立杆部分不应小于300mm,小横杆的间距为1.8m。
5.3.6 杉槁防护架搭设完毕,应由技术负责人、安全员、工长、架子工等有关人员对防护架各部分,进行全面的检查验收。
6.外电防护架的计算
木脚手架的稳定承载力按单肢杆件计算,即直接验算立杆受压时的稳定性,因为脚手架底面是危险截面,所以按底面单肢杆件计算,当荷载效应≤结构抗力时,该杆件稳定性符合要求。以下计算公式及数据选自《建筑施工手册》、《建筑施工脚手架使用手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手册》
当组合风载时,0.9(N/ΦA+Mw/W)≤fct/rt,,式中有关参数选自《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
fct—木材抗压设计值,按表5-25 选用
rt,—木材抗力的附加分项系数,根据满足可靠指标要求确定
N—木立杆轴心设计值
组合风载时,N=1.2(NGK1+NGK2+NQK)
MW—风荷载对脚手架的风线荷载标准值
M=0.85×1.4qwkhw2/10=0.12 qwkhw2
qwk—作用于脚手架的风线荷载标准值
hw—连墙点竖向间距
W—木立杆的毛截面抵抗矩
ф—木受压的稳定系数,按表5-26 确定。
6.1 计算参数
立杆截面积A=πD2/4=3.14×802/4=5024mm2
立杆的截面抵抗矩W=πD3/32=3.14×803/32mm2=50240mm3
挡风系数Φ=0.5
风荷载体形系数us=1.3Φ=0.65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uz=0.6
6.2 荷载计算
6.2.1 恒载:
杉篙自重4KN/m3 ,查《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第101 页表1-104。
q=πD2/4×4KN/m=3.14×0.082/4×4kN/m=0.02KN/m
6.2.2 施工荷载:q=1KN/m2
6.2.3 风荷载标准值:
wk=0.7 us uzw0=0.7×0.6×0.65×0.35=0.0956KN/m2
6.3 脚手架单肢杆件稳定性验算
6.3.1 确定木材抗压设计值
fct=10n/mm2
6.3.2 确定木材抗力的附加分项系数
rt,=1.17
6.3.3 计算轴心力计算值N
Ngk1=0.02×(8×2+2×8+6×4.5)=1.18KN
Nqk=1×2×5.7/2=5.7KN
N=1.2(Ngk1 + Nqk)=KN=8256N
6.3.4 计算风荷载弯矩
MW = 0.12 qwkhw2=0.12×0.0956×2×2KN.M=0.0459KN.M
6.3.5 确定稳定系数Φ
(1)回转半径i=D/4=0.08/4=0.02 查《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第173 页表2-6
(2)长细比λ=ι0/i=2/0.02=100
(3)稳定系数Φ=2800/λ2= 2800/1002=0.28 查《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第477 页表5-26
6.3.6 验算稳定
0.9(N/ΦA+Mw/W)≤fct/rt,
因为:左边=0.9(N/ΦA+Mw/W)
=0.9(8256/(0.28×5024)+45900/50240)N/mm2
=0.9(5.87+0.914)N/mm2
=6.105N/mm2
右边= fct/rt,=10 N/mm2/1.17=8.54 N/mm2
综上所述,该木制防护架稳定性符合要求。
7.注意事项:
7.1 施工人员开始操作前,必须进行技术安全交底,明确施工方法及措施,并对施工环境及所需防护用具做全面、认真的检查,必须消除隐患。
7.2 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凡有高血压、心脏病、晕高症等不适合高处工作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层架子作业;非架子工不许从事架子作业。
7.3 架子工在高处(距地2m 以上)作业时,必须佩带安全带,安全带应高挂低用。所用的工具应放在工具袋内,钎子、棍扳子应用2m 钎子绳栓在身上。
7.4 操作时架子工应戴好安全帽,穿防滑鞋。
7.5 严格按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架子的搭设工作,架设材料应随用随上,每次收工前,架上的材料应使用完毕,不要存留在作业面上。已搭设的架子应形成稳定的结构,不稳定的应进行临时加固。
7.6 架子工作业时,应精神集中,禁止打闹,不得酒后操作。
7.7 气候恶劣时(五级以上大风、高温天气)应停止高空作业。在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过后,施工人员要全面检查防护架的稳定情况,保证安全使用。
7.8 任何人不得任意拆改防护架的基本构件,以免影响架体的稳定,因作业需要不得不拆除某些杆件时,应征得施工负责人的同意,并采取可靠的弥补加固措施。
7.9 架子拆除时应以“后搭的先拆,先搭的后拆”为原则由上而下按层按部的拆除,平稳落地,不准随意扔下。拆下的杉槁运到指定地点,码放整齐,交材料部门验收保管。
7.10 拆除防护架时,应有专人看护,禁止非操作人员进入危险区,并在危险区外搭设围栏,禁止人员入内。
7.11 施工进度至地上三层后,要高度注意高空坠物,防护架继续上搭,顶部满铺5cm 厚脚手板。
这是本人做的施工方案(高压线下施工)
编辑评价(上海某高压线安全防护架搭设方案)
下面为附送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不需要的可以编辑删除!谢谢!
毕业论文致谢词
我的毕业论文是在韦xx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他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给了我深深的启迪,论文凝聚着他的血汗,他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深深的感染了我对我的工作学习产生了深渊的影响,在此我向他表示衷心的谢意
这三年来感谢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的老师对我专业思维及专业技能的培养,他们在学业上的心细指导为我工作和继续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里我要像诸位老师深深的鞠上一躬!特别是我的班主任吴廷川老师,虽然他不是我的专业老师,但是在这三年来,在思想以及生活上给予我鼓舞与关怀让我走出了很多失落的时候,“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对吴老师的感激之情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在此向吴老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诚的谢意!
感谢这三年来我的朋友以及汽修0932班的四十多位同学对我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支持和关心。三年来我们真心相待,和睦共处,不是兄弟胜是兄弟!正是一路上有你们我的求学生涯才不会感到孤独,马上就要各奔前程了,希望(,请保留此标记。)你们有好的前途,失败不要灰心,你的背后还有汽修0932班这个大家庭!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你们生我养我,纵有三世也无法回报你们,要离开你们出去工作了,我在心里默默的祝福你们平安健康,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会好好工作回报社会的。
致谢词2
在本次论文设计过程中,感谢我的学校,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在学习中,老师从选题指导、论文框架到细节修改,都给予了细致的指导,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老师以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风和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对我产生重要影响。他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这篇论文是在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才完成的
感谢所有授我以业的老师,没有这些年知识的积淀,我没有这么大的动力和信心完成这篇论文。感恩之余,诚恳地请各位老师对我的论文多加批评指正,使我及时完善论文的不足之处。
谨以此致谢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开学自我介绍范文:首先,我想说“荣幸”,因为茫茫人海由不相识到相识实在是人生一大幸事,更希望能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能够与大家成为好同学,好朋友。其次我要说“幸运”,因为在短暂的私下接触我感觉我们班的同学都很优秀,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很多,我相信我们班一定将是团结、向上、努力请保留此标记。)的班集体。最后我要说“加油”衷心地祝愿我们班的同学也包括我在内通过三年的努力学习最后都能够考入我们自己理想中的大学,为老师争光、为家长争光,更是为了我们自己未来美好生活和个人价值,加油。哦,对了,我的名字叫“***”,希望大家能记住我,因为被别人记住是一件幸福的事!!
)查看更多与本文《高中生开学自我介绍》相关的文章。
精品word文档可以编辑(本页是封面)
【最新资料 Word版 可自由编辑!!】
精品word文档可以编辑(本页是封面)
【最新资料 Word版 可自由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