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蒲柳人家 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1下列各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蝼蚁 淤滩 吹毛求疵 呱呱坠地B坯芽 熏陶 咬文嚼字 束手无策C簇新 戏谑 威风禀禀 如坐针毡D慰籍 隐匿 断壁残垣 一气呵成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皮肤cng w n gu(),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2)你这宇宙中最x l()的剑呀!(3)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xi d ()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4)他本是个整天跑野马的孩子,从早到晚关在家里,难受得屁股下r zu zhn zhn( ),身上像芒刺在背。二、(2014山东泰安)阅读下面的
2、文字,完成后面小题。壶口的黄河肖铁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九寨淘的水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太湖的水又有点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装饰物。也许,中国的水应该是黄色的,和我们中国人的皮肤一样;而黄河也只有到了这儿,才成了真正的黄河!车行山谷中,远远便听见阵阵低沉的轰鸣,在左右山壁间碰撞,心也随之律动,未见其影,先闻其声,知道壶口到了。天渐渐成了黄色,水汽丰富得似乎凭空能捏出一把汗来。等真正站在她的旁边,昕有的人都惊呆了。地竞陷下一层,天也高了一尺,山谷形似壶嘴,水若浊酒,倾泻而下,一仰难尽的气势,充溢胸口,跳得能蹦出来。耳朵渐渐聋了,只能看见对方开口,却听不
3、见声音;眼也花了,弥漫着的皆是黄色的漩涡,像是从河里蒸腾地上升,又像是奋不顾身地下降。河底升起硝烟一样的股股黄雾,天宇间充涨着黄色带水的颗粒,碰撞在脸上,散发在天上。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敢想,只看着山被水层层劈开,天也被这股黄流斩断。水从天而降,拍打在谷底,响遏在云里。想黄河从巴颜喀拉山流下的时候,水也该是清的吧?毕竟是雪水的汇集,是上天的洗礼;下游也会清些,因为地势渐平,流速渐缓,黄沙也会慢慢沉在河底。可你看看现在的黄河,刚刚从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流过,厚重得带着大地的表皮,圣水也染上了中国的颜色,水里一定还有与大地摩擦而生的余热,当然还有陕北的信天游溶在里面,歌曲带着水旋转。黄河在这里最
4、黄,金黄得如同太阳也落在里面。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果说往前往后的黄河都是平面的话,到了壶口,黄河一下子像愤怒像高昂像要直抒胸臆地站了起来。这时的黄河是立体的黄河了,像猴子站立起来是人进化的重要标志,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跃,就像个硕天立地的人活了。活了便要说话,那浪涛卷起雷鸣般的吼声,便是她第一声啼哭,第一声就不同凡响。注视着从上而下的水,第一次看到自然里的生命在毫无羁绊的状志下的兴奋和放纵。那啪啪的水击之声便是欢笑,真正的快感,真正的淋漓尽致。看久了,也会溶进那飞溅的黄色水流里。抬起头,极目四望,北方,阳光打过去,一片白色,水和天连在一起,汪洋恣睢在那里;下游,水会渐渐宽阔,毕竟快到海了,快到
5、生命的终结抑或是升华的地方了,便也心平气和。只有在这里,给予黄河的天地竞仅仅小到一个壶口,考验也就在这里了。过去了,黄河便拐了一个直角,再往后便没有什么能挡住她的了,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还。看看空中的水汽,听听大地的回音,便会知道黄河的自信和决心。跃过去,一跃就是五千年,或七十万年,或是一百七十万年,肯定还要久远。司马迁会不会从这里受到了鼓舞,而将那汉代的竹简写尽写穿?易水该是黄河的分支吧,要不荆轲怎么会有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气概和性格?这才是中国的河。西南就是周文王的岐山,就是周武王的丰镐,就是大秦的成阳,就是盛唐的长安。半坡人该是在这儿舀过水吧?秦赢政该是从这里出过兵饮过马吧?有这样的水,还
6、有什么可怕的呢?还有什么不可征服的呢?路德雏希为尼罗河作传,也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选自散文选刊,有改动)【注】埃米尔路德维希(18811948)德国著名传记作家,著有地中海传尼罗河传等。【小题1】第段写九寨沟的水和太湖的水,有什么用意?【小题2】第段描写了壶口黄河的景色,语言特点是什么?作简要分析。【小题3】第段的写作顺序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小题4】第段“这才是中国的河”有什么含义?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答案解析1、【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修改词语的错别字,关键在于了解词语的意思。如:“威风凛凛”中的“凛”是“严肃、可敬、可畏”的意思,不能写成读“ln”的
7、一些同音字。B胚芽。C威风凛凛。D慰藉。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2、【答案】藏污纳垢;犀利;亵渎;如坐针毡【解析】试题分析:注意“藏污纳垢”“犀利”“亵渎”“如坐针毡”的写法。特别是“藏污纳垢”的“垢”,“犀利”的“犀”,“亵渎”的“亵”,“如坐针毡”的“毡”,很多考生容易写错,“如坐针毡”经常会用来考试,考生须在平时的学习过程当中,要特别注意。因此提醒考生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做字形题,要积累词语,注意书写。特别是同音异形字在应用时非常容易混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记扎实。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8、A。【答案】【小题1】(1)用九寨沟的水和太湖的水来衬托黄河的水。(2)中国水的颜色就应该是黄河的颜色,黄河水才能真正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小题2】(1)用词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2)句式整齐,写出了黄河的气势。(3)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面对黄河的主观感受。【小题3】(1)顺序: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由现实到历史。(2)好处:营造了一个宽广的时空,增加了内容的厚度。【小题4】(l)壶口的黄河弥漫着黄色的漩涡,带有中国人的肤色。(2)壶口的黄河激流澎湃,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精神。(3)壶口的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是2014年
9、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语文试题的阅读理解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方法:要求学生从衬托的角度分析,然后引出自己的话题。黄河水才能真正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2】试题分析:本题是2014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语文试题的阅读理解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的赏析能力。方法:要求学生从修辞的角度分析,运用了排比,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其作用写出了黄河的气势,也写出了我面对黄河的主观感受。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3】试题分析:本题是2014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语文试题的阅读理解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的分析
10、能力方法: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该段,然后分层次分析。由远及近:抬起头,极目四望,北方,阳光打过去,一片白色,水和天连在一起,汪洋恣睢在那里;下游,水会渐渐宽阔,毕竟快到海了,快到生命的终结抑或是升华的地方了,便也心平气和。只有在这里,给予黄河的天地竞仅仅小到一个壶口,考验也就在这里了。由近及远:过去了,黄河便拐了一个直角,再往后便没有什么能挡住她的了,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还。看看空中的水汽,听听大地的回音,便会知道黄河的自信和决心。由现实到历史:看看空中的水汽,听听大地的回音,便会知道黄河的自信和决心。跃过去,一跃就是五千年,或七十万年,或是一百七十万年,肯定还要久远。司马迁会不会从这里受到了鼓舞,而将那汉代的竹简写尽写穿?易水该是黄河的分支吧,要不荆轲怎么会有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气概和性格?考点:分析记叙的顺序。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小题4】试题分析:本题是2014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语文试题的阅读理解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的理解赏析能力。方法:要求学生对从整体上把握全文思想,筛选出黄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或象征意义。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