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班级: 姓名: 第 小组 评价:【学习目标】1、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2、培养学生理解和思考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和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初步能力。3、初步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历史价值观。学习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1、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的 族,建立了 政权,定都 (今 ),439年,统一了 流域。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 已成为趋势。2、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 迁到 。迁都以后,进一步实行改革,主要的措施包括:在朝廷中必须使用 ,禁用 ;官员及家属必
2、须穿戴 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 姓氏,把皇族由姓 改为姓 ;鼓励 ;采用 ;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 , ,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3、思考: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孝文帝的迁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遇到的阻力也不小。孝文帝遇到了哪些阻力?他巧妙地采取了什么措施而达到了迁都的目的呢?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动脑筋”(第116页)“活动与探究”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二、合作探讨(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二)班内交流展示(师生、生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2、讨论解决“思考”2、讨论解决“思考”“思考”。三、扣标整合(围绕
3、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形成网络)北方民族大融合顺应 促趋 改革的背景 势 进 迁都洛阳 促进民族 、 北魏孝文帝改革 融合的措施 实行汉化政策 、 、 改革的作用 成功的原因 认识: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我们要维护民族团结。四、达标测评(我达标我快乐)1、439年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A曹魏 B西晋 C前秦 D.北魏2、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都到() A长安 B洛阳 C许 D.殷3、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改革是( )A商鞅变法 B管仲改革 C李悝变法 D. 北魏孝文帝改革 4、孝文帝改革主要是向哪个民族学习?( ) A氐族 B鲜卑 C汉族 D. 匈奴 5、下列不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是A在朝廷中禁用鲜卑语 B将鲜卑贵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C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D.禁止学习汉族的礼法6、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历史上的伟大改革家,他们变法和改革的共同作用是A促进了民族大融合B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C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D. 加速了封建化进程7、下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鲜卑姓汉姓拓跋元贺赖贺邱穆陵穆A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 B北魏采用汉族政治制度C北魏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D. 孝文帝迁都洛阳【学(教)后记】(记下自己成长的足迹,学到的知识、方法,愉悦的情感,也包括走过的弯路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