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十三课时 冬夏季节大气活动中心
2011.8.15
【限时训练】
1.1月份,被亚洲高压切断的气压带是 ( )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赤道低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11.关于亚洲季风和季风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形成季风的原因有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B.我国的季风都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
C.各类季风气候的特点都是雨热同季,四季分明
D.西南季风的强弱和进退的迟早是造成东亚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
2.由“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差异”两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3.读北半球三圈环流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纬度为0°、30°、60°、90°的点依次是__、__、 __、__。
(2)A处的降水类型常年以___雨为主,B处是___风带,它是___环流的组成部分。
(3)C气压带被与大陆相反的气压中心切断时,太平洋海平面的等压面向___凸出,亚欧大陆的等温线向___凸出。
(4)D所在的风带若在南半球,吹_____风;终年在D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在____洲分布最广。
(5)在极地上空观察F风带,其风向呈__时针方向运动。
(6)C处的气流运动形式叫___;气压是___。
(7)若有一架飞机从赤道飞往北极地区,飞行高度始终距地表15000米,则此飞机先是在___(大气层)中飞行,而后在___中飞行,至北纬300附近,已知近地面气温为30℃,问飞机所在的高度气温约为___。
【主干知识】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形成原因 2、三种季风气候(《创新方案》P30 考点二)
气候
分布规律
分布地区
主要特点
形成原因
自然带
热带季风气候
10°N至20°N之间的大陆东岸
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海南岛等
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在西南季风控制下为雨季,在东北季风控制下为旱季
热带季雨林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大致在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
亚洲东部、澳大利亚、南北美洲均有分布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冬夏季风控制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季风气候
北纬35°-50°的大陆东岸
亚洲东部沿海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温带落叶阔
林带
【随堂巩固】
1.决定世界各地降水状况的是 ( )
A.下垫面 B.人类活动 C.大气环流 D.太阳辐射
右图为北半球大气活动中心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3题。
2.若图中甲为高气压中心,则
A.甲为亚洲高压 B.乙为印度低压
C.丙为亚洲高压 D.丁为夏威夷高压
3.若图中甲为低气压中心且位于北纬30°附近时,则
A.南极科考最佳时间 B.东北平原上农民正在播种小麦
C.澳大利亚的西南部多阴雨天气D.密西西比河进入枯水期
下图是沿30°N的气压分布状况图,读图回答4--6题。
4.图示季节,①地南部盛行 (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5.图示②地附近有一气压系统为 ( )
A.亚洲高压 B.夏威夷高压
C.亚速尔高压 D.阿留申高压
6.图示季节说法正确的是 ( )
A.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方向自东向西 B.南极考察的最好时期
C.我国东南沿海台风的频发时期 D.圣地亚哥正值高温多雨时期
读右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8题。
7.甲地此时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8.关于图中气压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M地附近空气冷却下沉形成低压
B.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高压
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
D.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冷高压切断
9.下图为亚洲某月季风风向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该图表示的是 (1或7)月季风风向。A处的气压中心称作 。(2分)
(2)图中C地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而D地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2分)
(3)B附近海域的洋流是 ;北印度洋海域洋流此时呈 时针方向流动。(2分)
(4)某游客去印度旅游,在日记中写到:“当地稻田广布,水利设施齐全……”。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可信,并说明理由。(4分)
10.读北半球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该图所示的气压状况出现在亚欧大陆东部和西太平洋地区,那么,A气压中心应叫做_____低压,B气压中心应该叫做_____高压。
(2)图中C地风向为_____风,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出来。
(3)此时,北半球为__季。我国长江流域如被B气压控制,将会出现____天气。
(4)此时,南亚盛行___(风向)风,它带来____的暖湿空气。
11.读下图 “沿600N纬线所作的某月平均气温和气压水平分布变化示意”,回答以下问题:
⑴两图表示的是600N纬线 月平均气温和气压的变化。
(2)由图可知,经度 附近气温最高,这是因为受 的影响;气温最低处的经度约为 (东、西经),这里低温的原因是
。
(3)a点的气温 (高、低)于两侧的同纬度地区,表明该区域是 ;b地所在的气压中心称 ,受它影响,此时印度半岛吹 季风。
(4)图中两条曲线的相关性为 。
12.读季风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图中为1月份的是 图,判定理由是 。
(2)东亚季风:其成因是 ,该地冬季受 高压控制,盛行 季风,受其影响形成 气候特点;夏季盛行 季风,受其影响形成 的气候特点。
(3)南亚季风:冬季盛行 季风;夏季盛行 季风,其成因既与 有关,也与 有关。
【限时训练】
1、-- 2、D
3、(1)A C E G (2)对流 东北信风 低纬 (3)高空 高纬(北)(4)西北 欧 (5)顺 (6)反气旋 高压 (7)对流层 平流层 -60℃ 9.(1)副热带高气压带 印度低压 (2)炎热干燥 ②④ (3)a c
【随堂巩固】
1—5 C -- -- D B 6—8 C A C
9.(1)7(1分) 亚洲低压(印度低压)(1分) (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南半球东南信风夏季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1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分) (3)日本暖流(1分)顺(1分) (4)可信。(2分) 该地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区,水旱灾害频繁。(2分)
10、
11. (1)一 (2)0 海洋(北大西洋暖流) 1200E 处在寒冷大陆的内部,是冷空气的源地,且海拔较高 (2分) (3)高 海洋 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东北
(4)气温越低,气压越高(呈负相关)
12.(1)甲 甲图中亚欧大陆为高压 (2)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亚洲 西北 寒冷干燥 东南 高温多雨 (3)东北 西南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