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种子植物种子的结构说课稿一、说教材1.1 教材内容分析种子植物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内容 “种子的结构”包含了观察和认识种子的结构,根据种子的结构区分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异同以及种子与孢子的适应性比较等内容,种子是种子植物繁殖后代的器官,“种子的结构”这部分知识是学生接下来学习种子的萌发的基础,可见这一部分知识的重要性。1.2 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为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接触生物学约半个学期,具备了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技能,并已经了解了绿色植物中的孢子植物,但他们集中精神的时间较短,观察、分析、归纳能力较弱,动手能力一般。1.3 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和学生情况,我制定了以
2、下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能说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2)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3)能说出种子比孢子更适应环境的原因。2. 能力目标能识别种子的结构和通过子叶辨别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种子的多样性,从认识种子中得到快乐。1.4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解剖和观察种子;(2)识别种子的结构;2教学难点种子的解剖和观察。1.5 教法、学法为了落实本节课的重点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我采用了“问题驱动” 导学,通过“温故知新”、“自主实验”、“视频教学”、“演示实验”、 “设计表格”、“辩论会”等环节完成教学。我对教材中观察种子的实验步骤和讨
3、论环节的问题都进行了改进和延伸,学生操作起来更容易上手,经过修改的问题也更能反映教学效果。二、说教学过程2.1 课前准备1. 准备好菜豆、绿豆和花生若干,并把菜豆和绿豆泡软。2. 对教材的实验步骤和问题进行改进;2.2 “温故知新”拉回课堂,认识种子激发兴趣。通过完成孢子植物各类群结构特点的表格这一“温故知新“环节,把学生从课间的兴奋中拉回到课堂上来,接着教师出示多种开花植物,并提出问题:这些植物的相同点在哪里?待学生回答它们都可以开花结果产生种子后,教师简单解释“种子植物”的概念,并带领学生认识几种常见的种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提出问题,这些种子都有些什么结构呢?从而引入新课。2.3
4、新课探究1. 环节一:自主实验认识菜豆的种子结构。本环节学生通过自主实验认识种子的结构,为了让学生操作起来更容易上手,我对教材上的实验步骤进行了如下改进:(1)观察它的外形。(2)把剥去种子最外面的一层薄皮种皮,分开合拢着的两片子叶改为剥去外皮,分开种子。(3)对照课本81页观察不同结构的形状和位置。(4)利用白纸画一幅菜豆种子结构示意图。对于实验中的讨论题,我进行了如下改进,把问题设计为两部分,在认识菜豆种子的结构中,学生回答:(1)菜豆种子的最外层是什么结构?你认为它的作用是?(2)菜豆种子中除了种皮还有什么结构?(3)菜豆种子的子叶有多少片?在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后,师生一起根据结构图总结菜
5、豆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子叶、胚根、胚芽、胚轴。这时教师适时地点拨:我们把子叶、胚根、胚芽和胚轴四部分统称为胚,菜豆种子的结构就包括种皮和胚。接着教师再提出问题,其他种子的结构是否也和菜豆种子的结构一样呢?学生继续解剖绿豆种子和花生种子,认识它们的结构并得出结构相同的结果。在认识了三种种子的结构后,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结构的发育情况: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子叶则提供营养。这时教师适时点拨:由于胚各部分发育组合起来就是一棵植物,所以我们把胚称为新植物的幼体。接着教师提问:我们已经解剖了三种植物的种子,发现它们的结构都是一样的,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种子结构都一样的
6、呢?由此引出“玉米种子的结构”教学内容。2. 环节二:视频教学,教师演示,认识玉米种子的结构学生在本环节学习中,首先观看“解剖玉米种子”的视频,在初步了解玉米种子的结构后再结合课本插图回答第二部分问题:(1)玉米种子的最外面结构是什么?一粒玉米是种子还是果实?(2)玉米种子中子叶有多少(3)玉米种子特有的结构是什么? 接着师生一起总结出玉米种子的结构,并明白子叶一片,有特有的结构胚乳。随后让学生猜想视频里给切开后的玉米种子滴碘液的意图,由此引出演示实验“淀粉遇碘变蓝”。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明确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接着提示学生玉米种子滴加碘液后胚乳部分变蓝说明什么问题?你觉得胚乳的作用是什么?由此
7、引出玉米种子各部分的作用。3. 环节三:设计表格区别异同。学生在认识了两种种子结构后,教师适时地引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接着让学生“设计一个表格,说明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将课本的填写表格变为设计表格能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4. 环节四:辩论会种子和孢子的适应能力比较在完成表格,明确区别后,教师创设情境“一天,阳光明媚,森林里孢子家族和种子家族的代表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会,主题是谁更适应在地球扎根。”请学生分别代表孢子和种子进行辩论,最后得出种子更能适应环境的结论。2.5、课堂小结以及板书设计在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我通过问题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来对本节课的知识要点进行梳理,理清楚单、
8、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与功能以及他们之间的异同点。板书设计:一、菜豆种子结构:二、玉米种子的结构:三、种子更适应环境。2.6巩固练习1、有一个描述植物果实的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这种植物果实是 ,红帐子指是 ,白胖子是指 。2、种子共有的结构是( )A 、种皮、胚芽和子叶 B 、种皮、胚乳和子叶C 、种皮、胚 D 、种皮、胚芽、胚3、下列植物的种子胚中有两片子叶的是( )A 、玉米 B 、水稻 C、 小麦 D 、花生4、种子结构中( )是新植物体;大米是水稻种子的( )A 、胚 B 、种皮 C 、胚乳 D 、子叶5、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主要区别是( )A 、胚的位置不同 B
9、、外形不同 C 、种皮不同 D 、胚中所含子叶数目不同,贮藏营养物质部位不同6、请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主要区别。三、教学后记通过对这节课的精心设计并上完这节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新课标明确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我对这节课的准备也是以体现学生为主体而设计的。在本节课中,始终以一个个问题带动学习,整节课学生都在以各种方式学习中:动手操作实验、动脑思考问题、动笔完成练习,取得学习效果是水到渠成的。在实验的过程中,我改进了实验的步骤,修改了实验中的讨论题,学生操作起来更容易,问题也更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这是本课成功的原因之一。在认识玉米种子结构的活动中,我增加了视频直观教学和教师演示淀粉遇碘变蓝的实验,让学生更具体地认识玉米种子结构的不同,通过自己动手设计表格区别异同,更能锻炼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而辩论会的环节则把学生又一次地拉到情景中回答问题,使本来枯燥乏味的知识点成为了故事的一部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学到了知识。总之,本课通过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优化课堂结构,通过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以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现了新课标提出的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目标,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