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及答案.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961405 上传时间:2025-01-2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级别A级(基础)171314B级(能力)8121516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据参考消息报道,有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未来的石油”的观点。假如硅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新型能源被开发利用,关于其有利因素的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硅便于运输、贮存,从安全角度考虑,硅是最佳的燃料B自然界中存在大量单质硅C硅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且燃烧产物对环境污染程度低,容易有效控制D自然界中硅的贮量丰富2水泥路门窗玻璃水晶镜片石英钟表玛瑙手镯硅太阳能电池光导纤维计算机芯片所用材料为SiO2或要用到SiO2的

2、是()A BC D全部3对于A族元素,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SiO2和CO2中,Si和O,C和O之间都是共价键BC、Si和Ge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4,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CCO2和SiO2都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和氧化钙反应D该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是4和24现有下列五个转化,其中不可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SiO2Na2SiO3CuSO4CuCl2SiO2H2SiO3CuOCu(OH)2Na2O2NaOHA B C D5不能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强的是 ()A甲烷比硅化氢稳定 B硅酸钠溶液的碱性比碳酸钠溶液的碱性强C碳酸与硅酸钠溶液反应生成原硅酸 D高温下SiO2和Na2CO3

3、反应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Si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均可与NaOH溶液反应BSiO2不能与任何酸发生反应 CSiO2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与CaO发生反应DSiO2不溶于水,而CO2可与水反应,生成H2CO37用4种溶液进行实验,下表中“操作及现象”与“溶液”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操作及现象溶液A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升温至65以上,溶液变澄清C6H5ONa溶液B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Na2SiO3溶液C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Ca(ClO)2溶液D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再加入足量

4、NaOH溶液,又变浑浊Ca(OH)2溶液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将CO2通入溶有足量氨的BaCl2溶液中,无白色沉淀生成将盐酸、KSCN溶液和Fe(NO3)2溶液三种溶液混合,混合溶液显红色向某溶液中滴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SO将两小块质量相等的金属钠,一块直接投入水中,另一块用铝箔包住,在铝箔上刺些小孔,然后按入水中,两者放出的氢气质量相等A只有 B C D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往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O2OH=HCOB单质Si与氢氟酸反应:Si4HF=H2SiF4C石英砂与烧碱反应制水玻璃:SiO22OH=SiOH2OD往水玻璃

5、中通入二氧化碳:Na2SiO3H2OCO2=H2SiO32NaCO10金属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MgO和C。将一定量金属镁在含二氧化碳、氧气的混合气体中燃烧后得到的固体,加入足量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然后隔绝空气灼烧,得到的固体成分可能是 ()AMgO和Mg(OH)2 BMgO CMgCl2和C DMg(OH)211酸根RO所含电子数比硝酸根NO的电子数多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和N为同族元素BRO中R的化合价与NO中的N的化合价相等CRO既能被氧化又能被还原DR原子的电子层数比N的电子层数多112(2009安徽理综,7)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结构示意图

6、如右图所示),可由石墨剥离而成,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烯与石墨互为同位素B0.12 g石墨烯中含6.021022个碳原子C石墨烯是一种有机物D石墨烯中碳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大题,共52分)13(13分)已知AI有如图所示转换关系:已知:单质E可作为半导体材料;化合物F是不能生成盐的氧化物;化合物I能溶于水呈酸性,它能够跟氧化物A起反应。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1)化合物F是_。(2)化合物I是_。(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5)写出的水溶液与A反应的方程式:_。14(13分)硅单质及其化合物应用范围很广。请回答下列

7、问题:(1)制备硅半导体材料必须先得到高纯硅。三氯甲硅烷(SiHCl3)还原法是当前制备高纯硅的主要方法,生产过程示意图如下:写出由纯SiHCl3制备高纯硅的化学方程式_。整个制备过程必须严格控制无水无氧。SiHCl3遇水剧烈反应生成H2SiO3、HCl和另一种物质,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_;H2还原SiHCl3过程中若混入O2,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2)下列有关硅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碳化硅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生产耐高温水泥B氮化硅硬度大、熔点高,可用于制作高温陶瓷和轴承C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高性能通讯材料光导纤维D普通玻璃是由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砂制成的,其熔点很高E盐酸可以与硅反应

8、,故采用盐酸为抛光液抛光单晶硅(3)硅酸钠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取少量硅酸钠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饱和氯化铵溶液,振荡。写出实验现象并给予解释_。15(13分)(2009全国理综,29)已知周期表中,元素Q、R、W、Y与元素X相邻。Y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回答下列问题:(1)W与Q可以形成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材料。W的氯化物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W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是_;(2)Q的具有相同化合价且可以相互转变的氧化物是_;(3)R和Y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R呈现最高化合价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4)这5种元素的氢化物分子中,立体结构类型相同的氢化物的沸点从高到低排列次序是(填化学式)_,其原因

9、是_;电子总数相同的氢化物的化学式和立体结构分别是_;(5)W和Q所形成的结构陶瓷材料的一种合成方法如下:W的氯化物与Q的氢化物加热反应,生成化合物W(QH2)4和HCl气体;W(QH2)4在高温下分解生成Q的氢化物和该陶瓷材料。上述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是_。16(13分)(2011合肥模拟)已知SiO2、S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化学性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Mg和Na的化学性质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用如上图所示装置进行Mg和SO2的实验,其中A是制备SO2的发生装置。(1)选择制取SO2的合适试剂_(填序号)。10%的H2SO4溶液80%的H2SO4溶液Na2SO3固

10、体CaSO4固体(2)写出装置B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装置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3)请在图中画出制备SO2的发生装置并注明主要仪器的名称,固定仪器省略不画_。(4)你认为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实验室制Si”的研究,他们以课本为基础,查阅资料得到以下可供参考的信息:工业上在高温时用C还原SiO2可制得SiMg在点燃的条件下即可与SiO2反应金属硅化物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盐与SiH4Si和SiO2均不与稀H2SO4反应SiH4在空气中自燃他们在研究报告中记载着:“选用合适的物质在适宜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再用足量稀硫酸溶解固体产物;然后过滤、洗涤、

11、干燥,最后称量在用稀硫酸溶解固体产物时,发现有爆鸣声和火花,其产率也只有预期值的63%左右。”(5)该小组“实验室制Si”的化学方程式是_。(6)你估计“用稀硫酸溶解固体产物时,发现有爆鸣声和火花”的原因是_。 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级别A级(基础)171314B级(能力)8121516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漂白粉在空气中放置易失效的主要原因是 ()ACa(ClO)2不稳定,易分解 BCa(ClO)2易吸收水分而潮解CCa(ClO)2跟空气中的水和CO2反应 DCa(ClO)2跟空气中的CO2反应2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

12、是 ()A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B通常状况下,干燥的氯气能和Fe反应C纯净的H2在Cl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集气瓶口呈现雾状;光照H2和Cl2的混合气体时,因迅速化合而爆炸D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HClO和HCl,久置氯水最终变为稀盐酸3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I、NH、Cu2、SO,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溶液呈无色,则下列关于溶液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肯定不含I肯定不含Cu2肯定含有SO可能含有IA B C D4向NaBr、NaI、Na2SO3混合液中,通入过量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固体剩余物质的组成是()ANaClNaBrNa2SO4 BNaClNa2

13、SO4CNaClNa2SO4I2 DNaClNaINa2SO45某化学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装置图中至少存在两处明显错误 B该实验中收集氯气的方法不正确C为了防止氯气污染空气,必须进行尾气处理D在集气瓶的导管口处放一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可以证明是否有氯气逸出6下列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浓H2SO4,后注入蒸馏水B为测定硫酸铜晶体的结晶水含量,先称取一定量的晶体,后放入坩埚中C为检验酸性溶液中的Cl和SO,先加AgNO3溶液,滤去沉淀后加硝酸钡溶液D在制取干燥纯净的Cl2时,先使氯气通过水(或饱和食盐水),后通

14、过浓硫酸7将0.03 mol Cl2缓缓通入含0.02 mol H2SO3和0.02 mol HBr的混合溶液中,在此过程中,溶液的c(H)与Cl2用量(物质的量n)的关系示意图是下图中的(溶液体积视为不变) ()8ClO2是一种广谱型的消毒剂,根据世界环保联盟的要求,ClO2将逐渐取代Cl2成为自来水的消毒剂。工业上ClO2常用NaClO3和Na2SO3溶液混合并加H2SO4酸化后反应制得,在以上反应中NaClO3和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21 C12 D239向100 mL FeBr2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Cl2 3.36 L,Cl2全部被还原,最终测得溶液中c(Br)

15、c(Cl ),则原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0.75 molL1 B1.5 molL1 C2 molL1 D3 molL110将一定量的Cl2通入一定浓度的苛性钾溶液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已知反应过程放热),生成物中有三种含氯元素的离子,其中ClO和ClO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变化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苛性钾溶液中KOH的质量是16.8 gB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21 molC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有两种DClO的生成是由于浓度减小引起的11(2011黄冈模拟)某学生做如下实验:第一步,在淀粉KI溶液中,滴入少量NaClO溶液,并加入少量稀硫

16、酸,溶液立即变蓝;第二步,在上述蓝色溶液中,滴加足量的Na2SO3溶液,蓝色逐渐消失。下列叙述中该同学对实验原理的解释和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A氧化性:ClOI2SOB蓝色消失的原因是Na2SO3溶液具有漂白性C淀粉KI溶液变蓝是因为I被ClO氧化为I2,I2遇淀粉变蓝D若将Na2SO3溶液加入氯水中,氯水褪色12将0.2 mol MnO2和50 mL 12 mol/L盐酸混合后缓缓加热,反应完全后向留下的溶液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生成AgCl沉淀物质的量为(不考虑盐酸的挥发) ()A等于0.3 mol B小于0.3 mol C大于0.3 mol D以上结论都不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

17、个大题,共52分)13(13分)用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慢慢滴入含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试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保存饱和氯水的方法是_。(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用简要文字说明)是由于_;是由于_。简述怎样用实验证明红色褪去的原因是或者是:_。14(13分)如下图所示是一个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原料进行特定反应的装置,多余的氯气可以贮存在b瓶中,其中各试剂瓶中所装试剂为:B(氢硫酸)、C(碘化钾淀粉溶液)、D(水)、F(紫色石蕊试液)。(1)若A中烧瓶中的固体为MnO2,液体为浓盐酸,则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G中b瓶内宜加入的液体是_,怎样检

18、验装置G的气密性:_。(3)实验开始后B中的现象是_,C中的现象是_。(4)E装置中硬质玻璃管内盛有炭粉,若E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氯化氢,写出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5)在F中,紫色石蕊试液的颜色由紫色变为红色,再变为无色,其原因是_。15(13分)根据下列反应框图填空,已知反应是工业上生产化合物D的反应,反应是实验室鉴定化合物E的反应。(1)单质L是_。化合物A是_。(2)图中除反应以外,还有两个用于工业生产的反应,是_和_(填代号)。它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_和_。(3)E和K、J混合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此反应的发生说明了_。(4)把K、B混合固体分别放入少量

19、浓盐酸FeCl2溶液中,则其反应的现象分别是_、_,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16(13分)为了研究氯水能否和碳酸钙发生化学反应,某学生设计如下实验:实验一:向盛有饱和氯水的锥形瓶中加入大理石,并充分振荡,观察到氯水的黄绿色褪去并同时产生少量气体。实验二:取上述实验一后锥形瓶中清液,进行如下实验:(1)该清液滴在有色布条上有极强的漂白作用。(2)该清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3)该清液中滴加盐酸可产生大量气体。(4)该清液加热后变浑浊并产生大量气体。实验三:该学生设想用下列装置收集实验二中产生的气体作进一步检验。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验二中,清液滴在有色布条上有极强的漂白作用说明该清液

20、中含有_(写化学式);清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该清液中含有_离子;清液中滴加盐酸产生的气体是_;清液加热后产生浑浊的原因是因为生成了_(用化学式表示)。(2)实验三中,洗气装置内的洗涤液一般用_溶液。(3)该学生通过上述实验,写出了氯水和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第三节 硫及其化合物级别A级(基础)171314B级(能力)8121516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且褪色原理基本相同的是 ()活性炭氯水二氧化硫臭氧过氧化钠 双氧水A B C D2(2011原创)要检验某无色溶液是否含有SO,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A加入Ba(NO3)2溶液后再

21、加稀HNO3酸化 B加入BaCl2溶液后再加盐酸酸化C加入稀HNO3(酸化)后再加Ba(NO3)2溶液 D加入盐酸酸化后再加BaCl2溶液3(2009福建理综,7)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A硅 B硫 C铜 D铁4(2011安徽名校联考)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B氯水和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C漂白粉和水玻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D乙炔和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5下列制取硫酸铜的实验设计中,能体现“经济、高效、环保”精神的最佳方案是 ()A铜与浓硫酸共热B用铜片为阳极,石墨为阴极,电解稀硫酸C先灼烧废铜屑生成氧化铜

22、,然后再用浓硫酸溶解D适当温度下,使铜片在持续通入空气的稀硫酸中溶解6下列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实验记录A无色无色无现象无色沉淀B红色无色白色沉淀白色沉淀C红色无色无色溶液白色沉淀D无色无色无色溶液无色沉淀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SO2能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迅速褪色 B可以用BaCl2溶液鉴别SO2和CO2C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SO3 D少量SO2通过浓CaCl2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8(2009山东理综,13)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明矾KAl(SO4)212H2O在水中能形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B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不可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23、C浓H2SO4有强氧化性,不能与Cu发生剧烈反应D将SO2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后加热恢复原色;将SO2通入溴水,溴水褪色后加热也能恢复原色9单质X与浓H2SO4共热,反应中X与H2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X元素在生成物中的化合价可能为()1234A B C D10(2011改编)将一定量的锌与100 mL 18.5 molL1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A 16.8 L(标准状况)。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到1 L,测得溶液的pH0,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气体A为SO2和H2的混合物 B气体A中SO2和H2的体积比为41C反应中共消耗锌95.5 g D反应中共转移电子1.5

24、 mol11硒(Se)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其单质可用于制光敏电阻、复印机的硒鼓等等。工业上提取硒的方法之一是用硫酸和硝酸钠处理含硒的工业废料,得到亚硒酸(H2SeO3)和少量硒酸(H2SeO4),富集后再将它们与盐酸共热,将H2SeO4转化为H2SeO3,主要反应为2HClH2SeO4=H2SeO3H2OCl2,然后向溶液中通入SO2将硒元素还原为单质硒沉淀。据此正确的判断为()AH2SeO4的氧化性比Cl2弱 BSeO2的氧化性比SO2弱CH2SeO4的氧化性比H2SeO3强 D浓H2SeO4的氧化性比HNO3强12短周期元素E的氯化物ECln的熔点为78,沸点为59;若0.2 mol

25、 ECln与足量的AgNO3溶液完全反应后可以得到57.4 g的AgCl沉淀。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E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B在ECln中E与Cl之间形成共价键CE的一种氧化物为EO2 DE位于元素周期表的A族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大题,共52分)13(13分)甲、乙二位同学各设计一个实验来检验SO离子,且都认为自己的试样中含有SO离子,其方案如下:甲:白色沉淀乙:回答以下问题:(1)你认为甲、乙两位同学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否严谨,甲_;乙_(填“严谨”或“不严谨”),并说明理由:_。(2)如果你认为甲、乙方案均不严谨,请你设计一个合理的实验方_。14(13分)学生为了测定部分变质的Na2SO3

26、样品的纯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装置中玻璃仪器的名称:酒精灯、_。(2)实验开始后,写出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C中的现象是_,E装置的作用是_。(4)按右图所示称取一定量的Na2SO3样品放入A装置的烧瓶中,滴入足量的H2SO4完全反应。然后将B中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与足量的BaCl2溶液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白色沉淀23.3 g,则原样品中Na2SO3的纯度为_。15(13分)小刚同学探究二氧化硫分别与BaCl2溶液、Ba(OH)2溶液反应的实验。(1)少量SO2通入到Ba(OH)2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过量的SO2通入到Ba(OH)2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方

27、程式为_。(2)请回答有关问题。小刚同学将SO2通入到BaCl2溶液中,出现了异常现象,看到了明显的白色沉淀,为探究该白色沉淀的成分,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则操作的名称为_,试剂A的化学式为_。(3)实验表明,小刚加入试剂A后,白色沉淀未见溶解,则该白色沉淀的成分是_(填化学式),产生该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16(13分)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情况。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取12.8 g铜片和20 mL 18 mol/L的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至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同时根据所学的知识同学们认为还有较多的硫酸剩余。(1)为什么较多的余酸不再与

28、铜片继续反应?简述理由:_。可以证明有余酸的实验方案是_(填字母)。a再加入铁粉 b再滴入BaCl2溶液 c再加入银 d再滴入Na2CO3溶液(2)甲同学设计求余酸浓度的实验方案是测定产生气体的量。其方法有多种,请问下列方案中不可行的是_(填字母)。a将产生的气体缓缓通过预先称量的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结束反应后再次称量b将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c用排水法测定其产生气体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d用排饱和NaHSO3溶液的方法测出其产生气体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3)乙同学设计测定余酸浓度的实验方案是:测定反应后的混合液中Cu2的

29、量。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蒸馏水稀释至100 mL,加入足量Na2S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请写出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_。(4)根据甲、乙两同学的实验方案,除测算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或反应掉的铜的物质的量外,尚缺少的测量数据是_。(5)丙同学提出甲、乙两同学的实验方案较复杂,为此他设计了下列较为简易的实验方案:取出反应后的铜片,进行洗涤、干燥、称量。若称得剩余铜片的质量为W g,测得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为V mL,请计算剩余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_mol/L(用含W、V的代数式表示)。 第四节 氮及其化合物级别A级(基础)171314B级(能力)8121516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

30、,共48分)1(2011吉林长春调研)下列关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都用铜容器贮存 B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质量都减轻C 常温下都能与铜较快反应 D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浓度都降低2从绿色化学的理念出发,下列实验不宜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的是 ()A不同浓度的硝酸与铜反应 B稀硫酸与纯碱或小苏打反应C铝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 DH2O2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分解3烧瓶中放入铜片和稀硝酸,来制取较纯净的一氧化氮,反应开始后发现烧瓶中充满红棕色气体,这时的操作应是 ()A立即接上收集容器,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待烧瓶中红棕色气体消失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待烧瓶中红棕色气体消

31、失后,用排水法收集D立即用排水法收集4锌与很稀的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锌、硝酸铵和水。当生成1 mol 硝酸锌时,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A2 mol B1 mol C0.5 mol D0.25 mol5如右图所示为装有活塞的密闭容器,内盛22.4 mL一氧化氮。若通入11.2 mL氧气(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则容器内的气体密度是 ()A等于1.369 gL1 B等于2.054 gL1C在1.369 gL1和2.054 gL1之间 D大于2.054 gL16(北师大附中)NO、NO2均可与NH3反应转化为无害的N2和H2O,现有3.0 L NO、NO2的混合气体,当

32、耗用3.0 L NH3时,可全部转化为N2和H2O,则NO与NO2的体积之比为(体积均为同温同压下测定) ()A11 B12 C13 D任意比7(2011江苏启东模拟)只用一种试剂,将NH4Cl、(NH4)2SO4、NaCl、Na2SO4四种溶液分开,这种试剂是 ()ANaOH溶液 BAgNO3溶液 CBaCl2溶液 DBa(OH)2溶液8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还原产物是 ()ANO2 BNO CN2O DN29(原创)密度为0.91 gcm3的氨水,质量分数为25%,若将此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

33、的质量分数为 ()A大于12.5% B小于12.5% C等于12.5% D无法确定10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9.6 g。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 ()A原混合酸中NO物质的量为0.1 molB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 BC段产生氢气C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 DH2SO4浓度为2.5 molL111从某些性质看:NH3和H2O,NH和H3O,NH和OH,N3和O2两两相似,据此判断下列反应:2

34、Na2NH3=2NaNH2H2 CaO2NH4Cl=CaCl22NH3H2O3Mg(NH2)2Mg3N24NH3NH4ClNaNH2NaCl2NH3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12为了除去NO、NO2、N2O4对大气的污染,常采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吸收处理(反应方程式:3NO22NaOH=NaNO3NaNO2H2O;NO2NO2NaOH=2NaNO2H2O)。现有由a mol NO、b mol NO2、c mol N2O4组成的混合气体恰好被V L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无气体剩余),则此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小为()A. molL1 B. molL1 C. molL1 D. molL1二、

35、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大题,共52分)13(13分)已知A、B、C、D为气体,E、F为固体,G是氯化钙,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图所示:(1)D的化学式(分子式)是_,E的化学式(分子式)是_。(2)A和B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是_。(3)E和F反应生成D、H和G的化学方程式是_。14(13分)(改编)铁与HNO3作用时,还原产物除与HNO3的浓度有关外,还与温度有关。已知在与冷的稀HNO3反应时,主要还原产物为NO气体;在与热的稀HNO3作用时,主要还原产物为N2O气体;当HNO3浓度更小时,其主要还原产物是NH。现有铁与稀HNO3的作用图所示,据此回答有关问题。假设曲线的各段内只有一种还原产物。(1)O点到a点的还原产物是_。(2)a点到b点的还原产物是_,其原因是_。(3)b点到c点的还原产物是_。(4)反应过程中,到达_点时HNO3已完全反应。15(13分)(2009全国理综,28)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如下示意图中的装置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