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造和谐教学环境,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新北江小学 叶汉明摘要:和谐的学习环境是对学生情知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条件。创造体育课堂外在与内在的和谐教学环境来激发学生兴趣,无疑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关键词: 和谐教学环境、体育和谐的学习环境是体育课堂对学生情知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条件。“情知”教学是要把情(情感和性格)和知(知识和智慧)两个客观过程有机地统一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这就要求教师依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年龄特点和教材等因素,创造形象生动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多感官全方位地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情知交融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把学习变为自身的要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一、创造和谐的外在教学环境和谐的体育课堂教学外在环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硬环境操场的布置,器械的摆放,场地的安排与画法,使学生一到操场指定地点站队,对课堂的环境有个新鲜的感觉,看到事先摆放好的各种器械和画好的场地,跃跃欲试,这样他们学习起来便会思维敏捷,效率提高。2、软环境融洽的师生关系。小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是建立在安全感的心理背景下的,因而教师要融洽与学生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鼓励少斥责,多一些直观演示和生动的启示,少一些空洞的说教和机械的填鸭。教师还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多与他们进行接触交流,注意研究他们的心理变化,沟通情感,缩短与他们之间的距离,使小学生在友爱愉悦的氛围中成
3、长,在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学会知识,进行锻炼。二、创造和谐的内在教学环境和谐的体育课堂教学环境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积极参与创造出的教学过程,这样的教学过程需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1、学生多感官全方位地参与。只有经常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他们建立起鲜明、清晰、正确的表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尽量让学生在“动”中理解动作要领,掌握学习方法。如四年级肩肘倒立教材,把动作要领编成儿歌“团身滚动直腿坐,上体前倾胸靠腿,举腿后倒脚触地,托肩夹肘立得稳,翻臀收腿半倒立,伸髋挺腹向上蹬”。在学动作前先让学生把儿歌背熟,看谁背得快,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
4、还利于概括知识,揭示规律,简化思维过程。这时教师再做完整漂亮的示范,要求学生看教师示范的同时与儿歌对号入座,这样学生既认真观看,又努力动脑,学习热情十分高涨。2、教师主动、主导地参与。小学生爱和教师在一起玩,因此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积极参与,同样也会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他们在做各种练习时,教师的参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在肩肘倒立教学中,分组练习时,教师提出要求,看哪两个同学互教互学练习效果最好,动作做得漂亮,并可提出和老师比赛,叫同学们做评委给评分,一个小小的要求培养了孩子们的竞争意识,他们都想和老师比一比,练习积极性很高,练习次数增加了,质量也提高了。做老鹰捉小鸡游戏时,教师
5、主动当鸡妈妈,学生们都会跑到老师这一组来与老师一起玩。跳长绳练习时,教师与学生一起跳,有为难情绪不太会跳的同学也会跟在老师后边学跳。教师多用语言鼓励,又在与他们玩的过程中反复做示范,所以他们学得非常快。只要成功一次,他们小脸上喜悦的表情就会马上呈现出来。万事开头难,只要有成功的开始,他们学起来就更加专心用脑,会变被动为主动地学。成功的欢乐是一种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在一节篮球课比赛时,老师加入到第一小队中,同学们打得兴致非常高。一个漂亮的传球,教师投篮得分,当第一小队高呼二比零时,二小队同学竟然气哭了,而且嘴里还不停地说,这个球是老师投进去的,有什么了不起的。两个小队竟然吵起
6、来。我一时生气说:“别闹了,下次再打球,我不参加了。”万万没有想到二小队同学异口同声地说:“不行,下次老师和我们小队打。”一小队也说“行!老师一个小队轮一次。”可见学生们多么喜欢老师的参加呀!我曾经做过一个试验,两个班同样内容的一节课,一个班学生练习时教师积极参与,另一个班学生练习时教师巡回指导。结果表明教师只辅导的班练习时投入不够,兴趣不高;而教师积极参与练习的班,学生练习非常投入。正如学生下课时说的:“这节课玩得太美了,太痛快了,每节课都这样就太好了。”因为教师的参与能以一种特殊的情感来带动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内在的动力,从而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总之,积极参与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变厌学为乐学,全面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