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语文 学科罗田县思源实验学校教案课题(项目)中国石拱桥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年 月 日,第 周,第节主备人:李海霞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雄伟、残损、古朴、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等词语,掌握读音和词义。 2了解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把握石拱桥的特征。 3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整体感知文意,培养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把握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理解作者对事物的思考方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2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聪明勤劳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教学方法1学生自读
2、和教师点拨相结合。2讨论法。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2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教学难点: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教学过程集体备课个人设计一、导入二、扫清阅读障碍1、作者介绍:茅以升,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2、字词注音或写字:弧形拱桥陡坡和谐饮涧桥墩匀称3、解释:巧妙绝伦惟妙惟肖匀称三、 整体感知,通读课文思考。1、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主要介绍了那几座桥?石拱桥为何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它的前景如何? 2、 根据上述问题给课文划分层次。四、
3、分析第一部分:1、 中国石拱桥有哪写特点?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分别说明的,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说明的? 2、 石拱桥形式优表现在何初处?3、 第2段中作者用“不但,而且”来说明桥的特点,能否删去或颠倒?为何? 4、 第3段在全文结构有何作用?五、抓重点,解难点,学习第二部分。1、 读第48自然段完成课后第一题2、 读第5自然段(1)划分层次(2)说明顺序是(3)对“赵州桥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一句中“可算”如何理解? (4)作者如何说明赵州桥特点的? (5)2、3句采用怎样的说明方法?分别说明了哪些方面?3、读69段回答(1)6段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作者主要抓住了该桥()()两个方面来写。它是一个()桥 (2)8、9段分别写了()()六、总结(板书)一、(1-2)总特点:形式优美打比方 结构坚固 历史悠久 二、(3-9)赵州桥特点历史结构外形、设计者整体-局部卢沟桥特点外形历史意义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首先其次再次 三、(10)桥梁事业的新发展 作业必做作业:请理清关于赵州桥、卢沟桥的文字的说明顺序。选做作业:根据课文内容和插图,画出赵州桥的示意图,标上相应的数据。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