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堂因开放而精彩语文课堂中耗散结构理论的实践与应用广州市红火炬小学 肖惠玲“耗散结构理论”是比利时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普里高津创立的理论。其理论的要旨是:只有保持系统的开放或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与信息,才能达到其内部各要素形成动态有序的结构。耗散结构理论虽然是谈物理学的,但是其理论意义远远超出了物理范畴。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果师生都能保持开放的状态,能接纳所有可以接纳的信息,或者不断地通过文本,与文本内容交换信息、情感,再或者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思维火花的碰撞就能够使阅读教学形成一种有序的动态结构,使课堂呈现无限生机。最近,我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实践与应用了这种理论。一、 课堂与传
2、统文化交融而开放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彩,远至古代神话、两晋文化、唐诗宋词、明清小说,近至散文小说、新诗漫画,几千年的历史沉淀,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现在我们小学使用的新课程语文实验教材更是精挑细选,都是精品美文。同时,与传统的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在课文与传统文化之间建立联系,让其得以交融。在讲述第六册课文寓言两则时,我向学生介绍了我国最早的寓言出现在墨子这本书里,距离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最多的寓言书本之一,而从全世界范围来说,最古老的寓言就要数古罗马的伊索寓言了,而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就是选自战国策的。我还用小孩能够接受的方式介绍了
3、战国策的写作背景,战国策里的故事大多是记录大臣们劝皇帝该干什么和不该干什么,但是跟皇帝说话要非常小心,假如说错话,那可是要砍头的!亡羊补牢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南辕北辙是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也就是“背道而驰”的意思,含有讽刺、批评的意味。知识是开放的,这一次的寓言教学,我给学生展示的是一种传统文化,提供的是一种可课后延伸的平台,而且,我把所推介的三本书,分别送给了古诗70首朗诵比赛的的冠亚季军。说不定我们班将来会有个研究战国策的专家。二、 课堂与生活实际联系而开放我相当推崇生活语文。学语文就是为了更好地听说读写,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更好地与人沟通交流。
4、生活之中处处是语文,在寓言两则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三个与生活联系的环节。首先,在生字学习中,我问学生:“这些生字,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学生的回答非常的生活化:“我在门牌号码上见过街字,有海月新街93号”;“我在看电视时看到字幕上有盘缠这个词,就是钱的意思”;“我在亲戚家见过寓字,他们一家住在XX公寓”从而我适时地总结:是啊,我们生活当中的汉字随处可见,希望同学们做有心人,记住更多的汉字。接着,在落实复述故事的环节,我创设了一个让学生说故事的生活情景:放学以后回到家,见到奶奶和爷爷,他们问你在学校学到些什么,你能够把这个故事告诉他们吗?从学生的反映可以看出,这样一个说的情景很吸引他们,把家庭生活重
5、现于课堂,取得较好的效果。最后,为了使寓意更加让学生明白,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亡羊补牢”后面通常跟着“未为晚矣”,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啊?学生畅所欲言,寓意得到了深化。也许让学生们能有所感悟,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三、课堂因学习形式而开放老师站讲台,学生一人一位的学习形式整齐而有序,但是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影响了学生的主动性,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形式也可以“开放式”。比如:小组合作学习,全班自由学习等。改变传统的单行单列,把学生座位摆成四人一组、五人一组、六人一组,摆成方形、圆形、花形,平时根据男女差异分成几个小组,在授课过程中,还可以根据需要让学生自由结组,结成“问题小组”,即研
6、究相同问题的同学一组;结成“伙伴小组”,即研究问题最为默契的同学一组。让学生在小组中与他人合作学习,说说自己的意见、观点,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观点,集他人之长补给之短。老师作为课堂学习中的重要一员,也参与到学生小组中去,与他们一起思考、讨论、交流。学习形式的开放,给学生创造了自由活动的空间,营造了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如学习颐和园一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颐和园各个地方的特点,我把颐和园的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石桥、小岛和十七孔桥分别写在小纸牌上,放在教室事先摆好的桌子上,每一处代表颐和园的一个地点,在学生充分读书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参观”,也就是学生自愿到任
7、何一个地方,与那里的同学交流参观的感受。这样一来,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极高,纷纷行动起来,走到教室各个角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宛如同学们真的来到了颐和园。这节课,学生在自主的意识下,在自由的形式下,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到了颐和园的美丽和神奇,感受到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创造力,感受到了北京人的自豪。“开放式”的学习形式使学生获得了自由,为学生营造了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真正的活起来、动起来,让语文课堂充满了青春活力。同时,增强了学生与人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了与人交往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性格。四、课堂因学习方法而开放课堂教学中假如只是让学生作为应答者,作为练习者,显然是把学
8、生放在了客体的位置上,不利于对人的培养。在教学中,老师灵活多变地运用教学手段,设置多样化的教学情境,采用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语文课文大多是精选一些文质兼美的名家名作,语言文字中所蕴涵的美可以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感悟理解。学生可以用读的方式体会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深刻内涵,可以用演的方式表现语言文字的神情意韵,可以动手实践,可以配乐演唱,可以着色画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学习语文,在特定的环境中学习语文,学生自然其乐融融。学习狐假虎威陶罐和铁罐时,让学生演一演,发挥学生的创新才能,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锻炼学生在众人面前表现自我的胆量。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海滨小城时,让学生根据所描绘的画面想一想、画一画,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习我爱故乡的杨梅时,让学生尝一尝杨梅的味道;学习给予是快乐的时,让学生辩一辩,是喜欢保罗的哥哥当你的哥哥还是喜欢男孩当你的哥哥?不同的课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或是老师指引,或是学生自己选择,都会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我觉得,开放的课堂是丰实的,学生获取的知识是无限的。这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与众不同的精彩。物理学上的“耗散结构理论”应用于语文教学更体现了知识的开放融合和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