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进小学数学“主题图”的乐园论文-走进小学数学“主题图”的乐园论文 我镇小学数学现在使用的是北师大版教材,相比我们小学时代的书有了很大的变化。书中多了许多的图画。这些“主题图”的创设来源于现实生活,生活化的“主题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现实生活为主”的理念,一幅“主题图”隐含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在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忽视了主题图的存在,淡化了它的价值功能,为此我在“主题图”内涵的挖掘方面进行了探索。 小学数学的“主题图”顾名思义是所授知识点的“主题”所在,是将无形的数学模型渗透在现实的生活中,它可分为“单元主题图”和“课时主题图”。如北师大版数学第三册第六章“时、分、秒”,首先出现了“我
2、们赢了”这幅单元主题图,然后分别摘取图中的部分内容为教学素材进行研究导入新课,直观化地呈现问题,其主题图呈现方式主要有三种:自然情景、活动方式和对话形式,如何引导学生借图解题,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摸索。 一,看图知意。 首先激起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主题图中迷人的“风景点“就是学生数学中一个个神奇的王国,美丽的色彩很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夸张拟人的表现手法让人忍俊不禁。俗话说:行家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如何引导学生从图文变象找出数学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引导。其一,我从整体结构上指导学生看图,并提出相应问题:在什么地方,那些人,在干什么事等等,并强调按序观察,或前后之序,或左右之序,
3、或上下之序,或远近之序等等。如 北师大版第三册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 “东南西北”单元图其远近和左右之序很明显,教学楼、太阳、老师孩子们错落有致,这有助于学生对主题图的整体认识与理解;其二,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局部图,不仅有序观察,还要正确理解主题图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意义。如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第三章“加减(一)”的主题图小兔请客要让学生仔细观察小刺猬在两幅图中的不同表现,得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其三,要引导学生图文结合,理解题意,所谈的“文”都是对话框中所见所说之文。新教材改变过去成人化、规范化的语言,采用了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常用语,教师可借助主题图所给予的语言,充分了解主题图所包含的数学信息。 二,看图
4、列式。 “主题图”隐含着丰富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是 点燃学生思维的导火索,解决问题才是提升思维品质的关键。如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正确列式,我采取了“转化”策略。首先,把“主题图”转化成“示意图”,通过转化,是主题图所含的条件和问题初步呈现出来,将丰富多彩的生活化的画面题材转化成问题化的分式,呈现给学生,有助于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其次,把“示意图”转化成“线段图”,通过“线段图”的转化,使学生明确了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借此可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能力。“线段图”转化成“关系式”,线段图中包含着简单和复杂的关系式,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点,找出相关的关系或有了“线段图
5、”关系或更加直观明了,让学生走出了那机械而混淆的记忆,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看图明理。 所说之“理”指算理之外做人的道理,是学生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和精神观形成之理,简而言之,就是内涵丰富的思想教育。所有学科的思想教育均具有局限性,如何让学生塑造完美的人格,纯洁的灵魂,高尚的人生观,这就需要教师多管齐下,抓住教育的每一次契机。标准中强调思想教育是小学数学的教学任务之一,其渗透于数学的“一词一句、一题一例、一图一表”之中,如何让学生看图明理,我从主题图的画面内容、画面的表现形式和画面的数学三方面入手进行指导。首先,结合画面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从小树立爱国主义思想
6、,学会做人的道理。 如在教学“我们赢了”的主题图欣赏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祖国是体育大国,同时还让学生了解团队合作精神;其次,结合画面的表现形式,让学生养成对体育活动感兴趣,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 四,看图拓展。 “主题图”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的画面不仅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愉快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弹性设计可让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如果一个主题图情境展开后,学生感受不到数学问题的存在,或者无法挖掘出所学知识点时,那么它就无意义可言。如在北师大版数学第三册第六单元中“月球旅行”中的第三幅图中,图中给了相关条件,并提出了开放性的问题: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针对图中所提出的条件,提出了几道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并掌握了运算方法。 总之,主题图是学生数学中的神奇乐园,它蕴藏着许多素质教育知识点,这就需要教师潜心地去挖掘主题图的内涵,让学生借助“主题图”这座桥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顺利到达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