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研究性学习走进小学数学桃源县架桥镇中心小学:谌异鸣 【摘要】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形态和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已经在我国中小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阐明了数学的重要作用:“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当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又指出:“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
2、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我尝试着把“研究性学习”这一新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引入到初小学数学教学中。本文是对研究性学习过程的一个梳理。 【关键词】数学教学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学习方式。根据中小学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在中小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应该在课堂,应该融入学科教学中,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培养学生的研究习惯,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下面根据自己在小学数学尝试研究性教学的实践,分别从情景导入、仟务驱动、分组学习、成果评价四个方面做一些梳理。 一、情景导入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巧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
3、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巧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在享用佳肴的过程中不知觉地将巧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不出活力和美感。 教学情境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要素,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则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追求。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把情境创设当作点缀,还有一些教师则因为创设情境迷失了教学方向,创设出的情境形式化、假问题、缺乏真情、“猜谜式”情境,甚至完全是“电灌”情境。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应该体现以下几个特征:基于生活,注重形象性,体现学科特点,内涵问题,融入情感。 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激
4、发学生兴趣的材料,创设出特定的情境,向学生提出要研究的领域,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需要研究的问题。此环节的是为了导出“课题”。教师的仟务是尽可能多的提供与目标课题相关的信息的刺激,而学生的仟务是走出混沌状态,明晰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课题)。例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根据本课的实际内容,量体裁衣精心编制了小剪刀与平行四边形的教学故事,大家听得是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最后,“小剪刀究竟把平行四边形怎样了呢?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学具,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探索吧”,于是,一场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大行动热火朝天的开展起来了。再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利用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编出了
5、生动形象的小故事,并在课件中以flash动画的形式播放出来: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经过一片西瓜地,看到满地又大又圆的西瓜。这时正值四人口渴之际,于是八戒摘了一个大西瓜师徒四人分吃,八戒分得西瓜的四分之一,悟空分得西瓜的八分之二八戒一听立刻嚷嚷起来“不公平!不公平!哥哥分得多,师傅偏心”是不是不公平呢?通过这样的故事情境的创设,学生的学习情绪空前高涨,参与探索的过程 也尤为认真,课堂教学的效果不言而喻。二、任务驱动,明确方向 任务要素是研究性学习设计的关键环节。在数学研究性学习中,应给学生一个完整的任务,不能像过去那样拘泥于课堂上的45分钟,而是在一个单元的概念下设计学习活动,将割
6、裂的学习课时逐步融合为一个整体的学习过程单位,强调进行单元学习任务的整体设计和时间的整体安排。研究性学习中的各项任务并不是随意确定的,而应从课程的学习目标出发,指导学生自主选题,引导学生使用正面的研究方法。三、精心设计,分组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是研究性学习中,最常见最有效地形式。一般由四人组成。比如在“年、月、日”一课的学习中要求学生从年、月、日的来历,大月小月、平年闰年来研究日期。将同一任务的学生按4人左右的规模分成小组。小组确定后,教师指导学生确定本小组名称,组长研究内容、每个组员的任务等。如1组的同学选择的是“起源历史”可通过互联网搜集相关信息,可以是图片、动画、文字、音频、视频等。这个过程
7、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掌握学习方法的过程。最后将全组的内容汇总,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宝库。在这个过程中可引入过程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搜集信息的质量和数量,以及队员之间的分工与合作,进一步提醒督促学生。 四、成果展示,交流评价 研究性学习是重在过程的学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方法,学会合作、交流,每一阶段都要有成果、有评价,才能激励和鼓舞学生不断总结和反思,促进学生的进步。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投入其中,就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展不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并通过和同学的交流和自评、互评等方式,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同。结果展不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良好机会。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失败,形成良好的心态,有正确的
8、审美观,要让他们知道,探索真谛总是伴随着失败,而且可能是屡屡失败,只有反思为什么会失败才能从失败中获得成功的经验,只有把经验分享出来才能让更多的人少走弯路,大家才能一起进步。只要动脑了努力了,败也光荣。一味地鼓励成功,只会让人的思想变得浮夸、急功近利,甚至会为了获得成功而不择手段。通过教学中对研究性学习的尝试,我们惊喜地发现,教学方式的转变,无论是对老师的教还是对学生的学,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首先,研究性学习从根木上改变了过去那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变老师讲学生听为学生自己学、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其次,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掌握、运用、分析
9、信息材料的能力,同时学生开拓了眼界,学到了许多课木上没有的知识。当然,研究性学习给我们的教学方式及教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它让我们的学生大胆探索,充分发挥主体性、主动性。学生人多,思维不受限制,老师的引导如何发挥作用,这就给我们老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随着涉及的面越来越广,教师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数学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更广的学习空间和更加灵活的学习形式,使学生的“能力、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素质得到了发展。学生经过收集、处理和加工信息资料,综合运用理论和实践知识,使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学科素质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增强了自我学习的意识。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挥,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科学研究的志趣、态度和团体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主编:钟启泉、崔充、张华中小学数学教学参考2001年第9期第20页“研究性学习”研究综述 中小学教材教学2001、5(中学理科)第22页 教学管理论文集广州市教育学会、教学管理专业委员会编(2002年)第199页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作者 陈东桢 课程•教材8226;教法2000.11.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和课程定位霍益萍 张人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