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文本目录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 城市发展目标与发展策略.3第一节 城市发展目标与发展总体战略.3第二节 社会发展目标与策略.3第三节 经济发展目标与策略.4第四节 文化发展目标与策略.5第五节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与策略.5第六节 资源保护利用目标与策略.6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8第一节城乡统筹发展战略.8第二节市域空间经济区划.10第三节 市域空间管制.10第四节市域城镇规模等级结构.12第五节市域城镇职能结构.13第六节市域城镇空间布局与发展引导.13第七节市域综合交通规划.16第八节 市域旅游规划.20第九节市域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21第十节市域生
2、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23第十一节市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26第十二节市域重要社会服务设施规划.27第十三节市域公共安全设施建设.30第十四节 城乡居民点建设指导.32第四章 城市性质和规模.35第五章中心城区总体布局.36第一节 空间区划及管制.36第二节 中心城区总体布局.38第三节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41第六章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44第一节 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目标.44第二节 城市公共中心规划.44第三节行政办公设施用地规划.45第四节 商业金融业设施用地规划.46第五节文化娱乐用地规划.47第六节 体育用地规划.48第七节医疗卫生用地规划.49第八节 教育科研设计用地规
3、划.50第九节 社会福利设施用地规划.51第七章中心城区居住用地与住房发展规划.52I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文本第八章中心城区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55第一节 工业用地规划.55第二节 仓储用地规划.56第九章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57第一节 中心城区交通发展策略.57第二节 中心城区对外交通.58第三节中心城区道路交通.59第四节城市公共交通.62第五节 交通枢纽.63第六节 步行与自行车交通.66第七节 道路交通设施.66第十章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68第十一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72第一节保护原则.72第二节 中心城区城市总体格局的保护.72第三节历史城区整体风貌的
4、保护.74第四节 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风貌控制区的保护.78第五节 文物古迹的保护.80第六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81第十二章 中心城区景观规划.82第十三章中心城区旧区更新规划.87第十四章 中心城区城乡协调发展规划.91第十五章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利用规划.94第十六章中心城区环境保护规划.96第十七章中心城区重大基础设施规划.97第一节 供水工程规划.97第二节 排水工程规划.98第三节 供电工程规划.100第四节电信工程规划.102第五节燃气工程规划.103第六节供热工程规划.104第七节环境卫生规划.104第十八章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107第十九章中心城区远景发展构想与规划实施.11
5、0第一节远景发展构想.no第二节规划实施策略.no第二十章附则.113附表.114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文本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目标和依据为贯彻“中部崛起”战略,落实湖北省提出的将襄阳建设成 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新定位,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 谐社会的精神,促进襄阳市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国家相 关法律、法规和规范,在襄樊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 年)的基础上,结合襄阳市实际情况制订本规划。第2条规划指导思想1.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加快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扩
6、 大建设规模和提高整体素质的关系、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 关系,努力实现城市的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 发展,构建和谐社会。2.以建设“两个中心、四个襄阳”为总纲,加强区域中心 城市职能的建设,提升区域地位,积极落实中部崛起战略。3.坚持可持续发展,强化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 展和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4.加强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关注弱势群体利益,充分听 取部门、地方和各阶层人士对城市建设的要求与意见。5.针对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在现行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1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文本抓住
7、重点进行修编,并充分吸收各类相关规划对襄阳经济、社会、环境的研究成果,提高规划的综合性与科学性。第3条城市规划区范围划定襄阳市区为城市规划区,规划区面积为3673平方公里。其中以二广高速公路、福银高速公路和规划的襄阳东外环围 合的范围加上隆中风景区、普陀堰风景区作为中心城区规划 范围,总面积759.5平方公里。第4条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第5条强制性内容的规定本次规划的强制性内容(本文本中标注有下划线的部分)是 对城市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包括规划区范 围、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水源地和水系、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环境保护、自然与历 史
8、文化遗产保护以及防灾减灾等内容。本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和管理要求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执行。第6条 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是指导襄阳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 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依据。本规划经批准后,在规划区内进行城市建设活动,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 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同时应当遵守土地管理、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的规定。2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文本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与发展策略第一节 城市发展目标与发展总体战略第7条 城市发展目标1.协调发展的区域中心2.安全生态的宜居家园3.活力高效的工业新城4.
9、开拓创新的文化名城第8条城市发展总体战略1.整合市场资源、整合产业发展空间、整合优化城市空间。2.提升汽车产业水平、提升城市区域地位。3.协调经济与环境、协调区域发展和城乡关系。4.发展城乡经济、创建和谐社会。第二节社会发展目标与策略第9条 社会发展目标稳步推进城镇化进程,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健全社会保 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增强人口身体素质。(量化指标见 附表一)第10条社会发展策略1.推进城市化战略,加强中心城市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2.改善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社会 3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文本保障覆盖面,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民权利,实现社会和谐
10、 发展。3.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形成比较 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和健全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第三节经济发展目标与策略第11条 经济发展目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调整三次 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 力。(量化指标见附表一)第12条经济发展策略1.走多元化、综合化之路,加快工业发展步伐,着力构建 以汽车产业为主导和龙头,农产品加工、新能源汽车、新能 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医药化工等六大产业为支 柱,建材、冶金、化工等原材料工业以及地方特色工业全面 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2.完善和提升中心城市的服务职能,巩固优势服务业,积 极发展
11、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信息、咨询等新兴服务 业和现代服务业,逐步推动传统服务业体系向现代服务业体 系的过渡,打造现代服务业中心。3.限制污染行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4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文本第四节文化发展目标与策略第13条 文化发展目标以历史文化和现代气息的融合为襄阳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人 口文化素质和城市品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文化之都、汽车之城。(量化指标见附表一)第14条文化发展策略1.充分挖掘其历史和文化价值,展现城市的文化底蕴;保 护自然山水景观,充分利用良好的自然环境本底,塑造山青、水秀、城美的滨江城市空间形象。2.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完善基础
12、教育、职业教 育和高等教育体系,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创新人才,创建学 习型社会,发展现代文化。3.增加科研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创新在产 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加快创新型城市的建设。4.积极培育汽车文化。第五节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与策略第15条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增 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确保实现襄 阳市的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两项主要污染物指标减排目 标。(量化指标见附表一)5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文本第16条生态环境保护策略1.发展循环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工业。调整市 域的产业发展方向,促进产业
13、适度集中,合理布局产业发展 基地;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加强环境保护立法和执法力度,加强对环境保护执法的 监督检查,完善执法程序。3.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加快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完善 配套管网,提高污水处理率。限制高耗水、高污染产业发展。4.调整能源结构,鼓励和支持使用清洁能源。5.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和城市绿地的保护力度,提高绿化覆 盖率。第六节资源保护利用目标与策略第17条资源保护利用目标优化资源利用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发展与资 源环境相协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量化指标见附表一)第18条资源保护利用策略1.节约集约使用土地,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严格保护 耕地特别是基
14、本农田。2.强化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区域统一管理,建立一体化的资 源利用和调控系统;发展节水产业,提倡一水多用和污水处 理回用。6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文本3.建立以电力为核心的多元能源供应结构,适度发展管道 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发电、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7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文本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第一节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第19条总体战略1.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构建充满活力的市域城 镇体系。2.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3.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20条城镇发展策略和技术政策1.大力发展中心城市,提升中心城区功能。2.积极培育小城镇,
15、特别是重点镇。3.引导城镇密集地区发展,提高区域综合实力。4.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5.以产业聚集带动城镇发展,以产业化促进城镇化。6.统筹城乡劳动力结构和优化人口布局,促进城乡劳动就 业一体化。第21条乡村发展策略和技术政策1.开展乡村建设规划,加强村庄环境整治,推进中心村和 农村新社区建设。2.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 生产能力。3.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8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文本和整体面貌。4.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 的投入力度。5.统筹城乡公共财政和社会管理体系,促进城乡
16、经济社会 体制一体化。第22条区域协调发展策略1.与十堰:深化产业间的协调与合作,重点发展相互配套 的汽车配件业,及休闲旅游等产业;加强快速交通廊道建设;共同保护汉江水资源;共建“福银高速公路暨汉渝铁路湖北 段城镇复合发展轴”。2.与随州:加强快速交通廊道建设;深化产业间的协调与 合作,重点发展相配套的汽车配件业;共建“福银高速公路 暨汉渝铁路湖北段城镇复合发展轴”。3.与南阳:加强快速交通廊道建设;提升产业间的协调与 合作,鼓励发展与汽车产业基地配套的汽车配件业,积极链 接休闲旅游等产业;重点保护汉江水资源。4.与荆门:重点保护汉江水源地;提升产业间的协调与合 作,鼓励发展与襄阳汽车产业基地
17、配套的汽车配件业,积极 链接食品、建材等产业;加强快速交通廊道建设;共建“二 广高速公路暨焦柳铁路湖北段城镇复合发展轴”。9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文本第二节市域空间经济区划第23条经济区划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构筑中心城区、平原丘陵区和西南山区 三大区域经济板块。1.中心城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建设主业突出、配套性好、辐射力强、功能完备的新型工业化基地。2.平原丘陵区(枣阳、老河口、宜城、谷城):充分发挥现 有的工业基础优势,壮大汽车工业,形成汽车工业配套产业 带;鄂北岗地、襄枣宜结合部、蛮河灌区等区域形成以粮经 作物生产加工、畜牧业养
18、殖加工、林果生产加工为主的现代 农业基地。3.西南山区(南漳、保康、谷城):充分利用林、果、茶等 特色农产品资源、自然旅游资源和水能资源,大力发展农林 产品加工业、生态农业、特色旅游业。第三节市域空间管制第24条空间管制将市域范围区划分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三类区域,实 行分区管制。1.禁建区范围:市域范围内有重大自然和人文价值的场所与空间、区10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文本域性重大基础设施通道以及如进行建设可能对人民生命财 产造成危害的地区。包括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风景区核心 景区、森林公园、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饮用水地下水源一 级保护区、主要行洪通道及湖泊、等级以上航
19、道和具有历史 价值的水系河流、山体保护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各 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重点矿产采掘生态修复区等。管制措施:对区内生态环境或历史文化遗产实施严格保护,禁止一切与保护无关的开发性建设。2.限建区范围:包括规划建设用地之外的基本农田、自然保护区缓冲 区、二级水源保护区、沙洲和滩涂、城市片区间的生态隔离 绿地、地下文物埋藏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蓄滞洪区、机场净空要求的限制建设范围以及工程地质条件 较差的三类用地。管制措施:以保护为主,限制城镇开发。其中二级水源保护 区严格控制建设规模,禁止建设任何对水体水质有污染的生 产项目和设施;生态隔离绿地内严禁非农建设(高压
20、线塔基、地下管线、通讯基站以及不宜在居民点、工矿区内配置的基 础设施建设项目除外);蓄滞洪区内限制永久性项目建设,控 制蓄滞洪区人口增长,对居住在蓄滞洪区的居民,应视实际 情况组织外迁或采取其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机场60米端 净空线和45米侧净空线范围内的区域应严格限制建筑高度,11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文本严格控制村镇建设的发展;地下文物埋藏区内禁止损害历史 文物的一切建设活动,城市建设前需进行地下文物勘测。各 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应严格控制各类建设活动,严格限制新建建筑的高度、体量、形式和色调等,工程设计 方案应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经相应的文物保护部门同
21、 意后,报城乡规划建设部门批准。3.适建区范围:除已建区外的其它工程地质条件良好、地势相对平坦 的规划建设区。管制措施:依据法定规划对建设行为进行管理。第四节市域城镇规模等级结构第25条人口规模2020年全市总人口控制在615万人以内,城镇化水平59%,城镇人口控制在361万人以内。第26条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规划形成1个特大城市即襄阳中心城区,人口 170万人;3 个中等城市即老河口、宜城、枣阳城区,人口在2050万 人;3个小城市即谷城、南漳、保康城区,人口在1020 万人;以及15个210万人的城镇和51个人口小于2万人 的城镇。(见附表二)12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文
22、本第五节市域城镇职能结构第27条城镇职能结构1.各级中心城市主要承担区域服务职能,发展现代服务业和 先进制造业,形成产业化基地。(见附表三)2.次中心城市以汽车配件、农副产品加工和纺织、机械等传 统工业为主,服务地方。(见附表三)3.重点镇主要承担专业化职能和跨镇域的服务职能,发展专 业化生产和农业产业化基地。(见附表三)4.一般镇为商贸和农产品集散地,主要承担本镇域和邻近乡 集镇的农副产品加工职能和商贸职能。(见附表三)第六节市域城镇空间布局与发展引导第28条城镇空间布局规划以特大城市襄阳中心城区为中心,以老河口、宜城、枣 阳三个中等城市为支点,以“两轴”即福银高速公路暨汉渝 铁路襄阳段城镇
23、发展主轴、二广高速公路暨焦柳铁路襄阳段 城镇发展次轴为纽带,形成“一心两轴三支点”的城镇空间 结构。第29条县级市和县城城区空间发展引导通过以点促轴、以轴带区,加快襄阳都市区的发育和完善,形成城镇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襄阳都市区,支撑与推动 全市乃至鄂西北区域社会经济发展。13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文本1.枣阳市城区:“西进东扩,北优南联”,近期向西拓展用地,向东填充高压走廊外迁后现有用地;中远期东西并进,过境 交通东移,修建东二环路,南部用地轴向延伸,与北部相连。2.宜城市城区:“南扩西移”,近期向襄沙路以南扩展,并优 化完善老城区,远期向鲤鱼桥水库两侧的西部地区发展。
24、3.老河口市城区:主城区南北双向发展,以南为主;洪山咀 组团南北两片相向发展;江山组团向内发展。4.谷城县城区:近期重点向西、向北发展,远期向北发展,积极发展三岔路和过山口分片组团。5.保康县城区:城区以向南发展为主,适当向北发展,局部 地段沿河发展,形成带状组团的结构形式。6.南漳县城区:近期以北城区和东城区为建设的重点,远期 向城北、城东以及城东南、城西北方向发展。第30条重点镇空间发展引导1.樊城区太平店:强化旧区职能,整治环境,完善设施;新区则集中在中部发展,是镇区未来工业中心。2.樊城区牛首:镇区依托316国道,以316国道与汉江间 用地发展为主。3.襄州区黄集:依托老镇区向西、西南
25、发展,与老镇区形 成一体,集中紧凑,便于生产、生活、管理。4.襄州区双沟:镇区依托老区向东、南、西三个方向发展,北部不跨唐河。限制沿建设大道(316国道)两侧向西无限 14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文本制发展,沿建设大道两侧的建设向纵深发展。5.襄城区欧庙:城镇建设发展方向应依托旧城主要向西发 展靠近207国道,但控制向207国道以西发展,适当向南、向北发展。6.襄州区黄龙:镇区建设依托老镇区,重点向西南方向发 展,适当向东发展。7.老河口仙人渡:主要是依托现状建成区向西为主,远期 以向南发展为主。8.老河口孟楼:主要依托现状建成区向东南为主,远期以 向西发展为主。9.枣阳太
26、平:作为边界口子镇,镇区沿寺沙公路往南发展。10.枣阳市吴店:城镇发展主要依托吴店工业园,沿省道往 北发展。11.宜城小河:主要依托过境道路沿道路两侧发展,加大镇 区往东西发展的纵深。12.谷城石花:依托老镇区往南跨北河发展,往东向谷城城 区方向发展。13.南漳武安:镇区主要向东西延伸发展,适当向南发展,控制往北发展。14.保康马桥:镇区发展主要依托老镇区沿省道两侧往东和 南两个方向发展,控制往西延伸,往北不跨南河发展。15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文本第七节市域综合交通规划第31条规划目标强化城市交通枢纽地位,提升市域交通设施规模和水平,实 现区域交通相互转换和交通建设一体
27、化和信息化管理,建立 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货流通中心,增强区域综合竞争能力。第32条发展策略以襄阳编组站为核心联系区域货运铁路网,结合国家干线规 戈U,积极发展铁路集装箱运输。积极争取高速铁路和城际铁 路建设,缩短与武汉及周边省会城市联系的时间距离。加强 航空港建设,争取尽早确立鄂西北几省交会地区中心机场的 地位。加快市域内公路干线及乡村公路的建设,带动区域经 济发展。建设便捷的公路、铁路、水运、空运的转换通道,提高襄阳交通枢纽的效能。第33条规划布局L公路以二广、福银两条高速公路和316、207两条国道为骨架,提高市域内省、县级公路的等级水平,提升城市公路交通枢 纽地位。枣阳、宜城、老河口等市
28、域平原地区的县乡之间联 系公路均应达到二级及以上标准;谷城、南漳、保康等山区 县联系乡镇的公路应达到三级以上标准。规划市域内省道和大部分县道应达到二级及以上标准,连接 乡镇和主要中心村的非省、县道的公路应达到三级以上标16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文本准。村村通等级公路。2.铁路对洛张铁路进行电气化改造;预留马棚集装箱办理站和综合 性货场站用地,预留襄阳北编组站发展用地。3.港口建设樊城、襄城、襄州、鱼梁洲四个港区。对市域各港口陆 域、水域进行保护。4.航空加强市域内航空机场与区域机场的联合与资源共享,实现互 补与协调。逐步对刘集机场改造升级,使襄阳刘集机场成为 名副其实的国
29、内重要客、货运支线机场。争取将老河口机场 军民合用列入民航发展计划,适时启动相关工作。5.物流中心建设襄阳:建设综合性的为区域外向型经济服务的物流中心基 地,包括以汽车为主的汽车运输物流中心和襄阳综合性物流 中心。枣阳:规划建设面向市域外以农产品加工和汽车零配件工业 产品运输为主的物流中心。宜城:规划建设面向市域外以食品加工、汽车零配件和化工 工业产品运输为主的物流中心。谷城:规划建设以生产外销型新型建材工业和汽车零配件运 输为主的物流中心。17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文本6.旅游交通加快具有旅游通道功能的公路交通建设,充分利用高等级公 路以及国家干线铁路,将市域人文、自然
30、景观景区串联起来,并通过交通干网与周边武当山、神农架、三峡、河南南阳等 省内外的旅游景区相衔接。通过合理的旅游线路组织和交通 转换设施建设,形成较便捷通畅的旅游交通体系。7.各交通方式和设施之间的综合与衔接整合市域交通资源,加强交通设施建设,完善市域内、外交 通衔接。市域对外货运交通:铁路部分主要由襄阳站、襄阳东站、马 棚站、襄阳南站、陈家湖站、枣阳站、谷城站、宜城站完成,空运由襄阳刘集机场完成。市域对外客运交通:长途公路客运由二广、福银两条高速公 路以及两高速联络线形成环线完成客运转换;铁路由襄阳铁 路枢纽站、枣阳站、谷城站、宜城站完成,襄阳刘集机场完 成航空对外客运。市域内货运交通利用国家
31、干线交通,以及与地方交通所形成 网络组成货物联运系统。市域内高速公路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重要城镇连接的出 口公路之间的交通应通过互通立交实现衔接与转换;与区域 性的公路客、货运枢纽站,铁路客、货运枢纽站,航空港,大型客、货运港之间联系交通应有一级公路或高速公路。18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文本8.市域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与布局襄阳中心城区为地域的综合交通枢纽,谷城、宜城为区域公、铁、水路联运枢纽,枣阳为区域的公、铁路联运枢纽。襄阳中心城区:建设客、货运各不少于两个一级主枢纽站场;形成襄阳和肖湾两个一级铁路站场;在城区汉江下游布局综 合性的货运港口码头,其大部分可靠泊千吨级船
32、舶,规划一 处集客运、旅游一体的二级及以上的客运港。谷城:建设客、货运各一个一级主枢纽站场;规划将谷城现 状铁路客、货运提升为三级站;通过港口设施共建共享方式,建设综合性的可靠泊千吨级船舶货运港和集客运、旅游一体 客运港。宜城:建设客、货运各一个一级主枢纽站场;规划将谷城现 状铁路客、货运提升为三级站;在城区汉江下游布局综合性 的货运港口码头,其大部分码头可靠泊千吨级船舶,在中心 城区段规划一处集客运、旅游一体的二级及以上的客运港。枣阳:建设客、货运各一个一级主枢纽站场;规划将谷城现 状铁路客、货运提升为三级站;上述四个枢纽城市各交通枢纽之间应建设便捷的衔接通道。19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
33、1-2020年).文本第八节市域旅游规划第34条发展目标以三国文化旅游为龙头,以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康体娱乐、会议会展为主要发展方向,将襄阳建设成为富有魅力的文化 生态型旅游目的地和鄂西北地区最大的旅游集散中心。第35条发展布局1.深入发掘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借助三峡、武当山、神 农架等周边著名旅游线路,全力拓展襄阳市旅游客源市场。2.确定襄阳中心城区为一级旅游中心城市,老河口城区、枣阳城区、谷城城区、宜城城区为二级旅游中心城镇,襄州 张集镇、南漳县城关镇、保康县城关镇为三级旅游中心城镇。3.襄阳市旅游空间发展结构为一心、二环、三带、四区。“一心”:主要由江、城、河、街构成的城市景观集中区域,
34、包括襄阳中心城区内的汉江两岸及江洲(月亮湾一鱼梁洲)、襄阳古城、护城河、滨江大道、老北街、陈老巷、会馆及城 市综合服务中心区。“二环”:襄阳市区近郊游憩带组成内环;由老河口、枣阳、宜城、南漳、保康、谷城等旅游中心城镇组成外环。“三带”:三国文化旅游带、大荆山生态旅游带、汉江风光 旅游带。“四区”:指以襄阳古城、米公祠、襄阳王府绿影壁和城区 文化旅游产品为主要吸引物的襄阳都市文化休闲旅游区;古 20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文本隆中、水镜庄为龙头的三国文化旅游区;以谷城段山度假区、南河风景区,保康县汤池峡温泉、五道峡风景区、九路寨景 区、南漳县香水河风景区为主要支撑的大荆山生态
35、旅游区;以汉江江滩、鱼梁洲为龙头的汉江风光旅游区。第九节市域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第36条土地资源实施土地用途管制,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控制城 镇建设规模;城镇要集约、紧凑发展;加强闲置废弃地的生 态恢复及未开发利用土地的整理复垦。第37条水资源全面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取水许可制度。重点行 业和高耗水行业采取总量和定额双控制。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全民节水意识。实行水资源总量控制 与定额管理制度。加强对三道河、引丹、大岗坡、石台寺四个大型灌区及十个 中小型灌区进行节水改造。积极利用工业节水新技术,推广 清洁生产理念,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加大对城市供水设施,特别是老城区供水管网的改造以
36、及户表改造的力度,大力发 展区域供水,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跑冒滴漏等浪费水现象。加强水资源供给工程建设。加强鄂北岗地和山区水资源的开 发和利用,进一步完善枣阳城区供水体系建设,引丹入樊工 21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文本程延伸至枣阳,确保枣阳城区供水安全。汉江流域分为饮用水源区、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和排污 控制区。其中,汉江白家湾以上河段为饮用水源区,白家湾 至水利枢纽工程河段为工业用水区和排污控制区,水利枢纽 工程以下河段为农业用水区。唐白河全河段为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和排污控制区。划定并建立水源保护区,保证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达到国家 地面水环境II类水质标准,二级保
37、护区达到III类水质标准,流经城市河段达到ni-w类水质标准。第38条林业资源加强林地监管,严格林地征、占用审批,杜绝乱征滥占林地 现象。第39条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L自然风景名胜资源对市域范围内的7处森林公园按照林业部门的相关规定进行 保护和管理。8处3A级级以上旅游景区应尽快编制景区的保 护和控制规划,划定重点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制定相 应的保护条例和保护措施。对3处风景名胜区,应保护区内 的文物古迹及其风景区的历史环境风貌,控制文物古迹周边 的建设活动。(见附表四)2、历史文化资源对已公布的607处文物保护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 22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38、.文本保护法的要求予以保护,制定保护措施。同时继续文物普 查和各级文物申报、公布工作。对市域范围的6处历史文化街区、7处历史风貌控制区和2 处历史村镇应划定保护范围,保护民居建筑的本体、街巷格 局和传统城市肌理。(见附表四)第40条建设重要的生态工程加强中心城区内部及周边大环境的绿化建设;建设国道、省 道、高速公路两侧的绿化和沿线观光生态林带工程;建设农 田林网化工程,实施农田保护生态屏障工程。第十节市域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第41条 生态建设目标建设自然保护区1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比 达到6.38%;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城市绿化覆盖率平 均达40%以上,城市绿地率平均达3
39、5%以上,市域城市人均 公共绿地平均达到9平方米以上。第42条环境保护目标工业污染得到全面控制,城市和农村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 理,全市大部分地区环境质量良好,汉江及其主要支流水环 境质量明显改善。第43条污染控制目标1.主要水库、湖泊水质和汉江干支流水质按环境功能区达 23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文本标。城市建成区满足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城市各类声功 能区昼、夜间声级达到国家声环境质量控制标准。2.城市居民燃气普及率平均达到95%以上,机动车尾气达标 率平均达到70%以上,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平均达到80%以 上,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以上,危险废物(含医疗废 物)无
40、害化处置率100%。第44条能源供应与节约目标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限制发展高能耗工业。加大工业节能、建筑节能和交通节能力度。提高清洁能源比例,创建多元化 的能源供应体系。第45条生态体系建设以大中城市为生态轴心,以汉江干支流为生态廊道,以三北 岗地平原、西部荆山山脉,东部低山丘陵为生态屏障,构筑 生态和谐、环境优良、景观优美、开放互动、良性循环的襄 阳市域生态结构体系。第46条环境保护1.实施城市污水治理工程、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工程、城 市垃圾及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工程以及环境保护工程等建设 项目。2.污染控制主要措施实行总量控制、源头控制,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以重点工业污染源为防治重点,
41、控制汉江沿岸化工、制药、24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文本造纸、纺织工业的发展规模。禁止新建污染严重的企业,坚 决关闭污染严重又治理无望的企业。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及危险固体废弃物(含医疗废 物)处置等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建设、改造和管理,优化水源地布 局,开辟备用水源,建立饮用水安全监测和预警系统,保障 供水水质,提高城市供水的安全性。对唐白河重点采取污水截流、河道清淤、河岸整治等工程措 施,基本恢复景观和生态功能。加大对机动车排污监督管理的力度,加强城市机动车尾气防 治,严格限制高污染机动车,完成污染严重车辆的淘汰和治 理,提高汽车尾气达标率,
42、优先发展城市公交,鼓励推广清 洁能源,全面改善城区空气质量。3.重点区域的污染控制水体污染重点控制区:主要为“一江五河”即汉江、北河、南河(含支流清溪河)、小清河、唐白河(含支流滚河)、蛮河,以及老河口北部和枣阳北部水库群,引丹干渠沿线等。水体 污染重要控制点为襄阳、老河口、枣阳、宜城、谷城、汉江、老河口北部和枣阳北部水库群,引丹干渠沿线等属于 二级保护区,达到III类水质标准;北河、南河、小清河、唐 白河、蛮河等河段达到ni-w类水质标准。工业污染重点监控区:襄阳太平店纺织化纤工业区,襄阳中 25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文本心城区的化工工业区和制药工业区,老河口的纺织工业
43、区,宜城的化工工业区,谷城的纺织工业区,南漳的造纸工业区,襄阳欧庙的电力建材工业区,保康的化工工业区。南漳、保康(以上均指城区范围)。大气污染重要控制区:襄阳城区、保康城区。第47条水土保持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清洁小流域建设,到2020年完成 市域范围内水土流失面积的初步治理。加强水土保持监督执 法,各类生产项目要严格执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有 效控制建设工程中的地貌植被被破坏和可能造成的水土流 失,保护生态环境。第十一节市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第48条供水排水工业重复用水率平均达到60%以上,水资源较短缺的枣阳、保康应达到80%以上,进一步加强新集、雅口等综合水利枢 纽的前期论证,利用现“
44、引丹灌渠”,作为襄阳中心城区和 枣阳城区的战略储备水源。设市城市和建制镇全面建立污水处理设施,实现达标排放。第49条电力电信在襄阳电厂一、二期4X300兆瓦+2*60。兆瓦建成基础上,积极做好后续4X1000兆瓦扩建工程。优化220千伏电网结 26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文本构;对县城的供电要以110千伏网络为主,逐步淘汰35千 伏电压等级。保护与控制1000千伏电力线路走廊。完善和提高基础传输网功能,大力发展移动通信系统,加速 发展多媒体通信网。在中心城市构筑城市信息港,建设数字 化城市。第50条城镇燃气城镇气化率大城市达到98%以上,中等城市达到95%以上,小城市达到9
45、0%以上。在建设“西气东输”入襄工程基础上,进一步引向老河口、谷城及枣阳等城市。第51条环卫在余家湖建设区域性的城市垃圾综合利用厂。老河口与谷 城、太平店组团与牛首组团、欧庙组团与宜城小河镇及宜城,共同建设区域性的无害化垃圾处理场,枣阳城区建设的无害 化垃圾处理场应为周边城镇服务。第十二节市域重要社会服务设施规划第52条总体目标以襄阳中心城区为核心,分级配置,构建四级配置的开放型 社会服务体系。四级配置主要指:1.市域中心城市:建设博物馆、文化馆、研发中心,高等 教育(包括高等职业教育)、文体场馆和医疗设施应具有区 域服务功能,形成完备的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和社会福 27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46、2011-2020年).文本利体系。2.市域副中心城市(包括县城):拥有完善的文化、体育、医疗、基础教育和社会福利设施,形成完善的具有市(县)域服务能力的社会服务设施体系。3.重点镇:配置科技服务、文化活动、医疗保健、中小学 教育等社会服务设施,并对周边乡镇具有一定的服务功能。4.一般镇:配置文化站、卫生院、小学、防疫站等基本社 会服务设施,服务于本镇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第53条重要社会服务设施配置1.教育把湖北文理学院组建成学科门类齐全,并在全省乃至全国有 一定影响力的综合性院校。把襄阳职业技术学院、襄阳汽车技术学院、襄阳理工学院建 成多学科、多层次的地方高等职业院校;在市域副中心城市 和县城
47、建设中等职业教育中心和区域性实训基地,形成结构 合理、特色鲜明,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相互融通的专业布局。把襄阳电大建成襄阳成人学院,建立和完善以教育网、台为 载体,以广播电视大学为依托的远程教育网络,逐步完善适 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终身教育体系,使全市同龄人口接受 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40%以上。整合特殊教育资源,在中心城市创办一所为全市域服务的集 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为28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文本一体的现代化特殊教育学校。2.医疗卫生建立由各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医院和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及乡村卫生服务站共同形成的覆盖全市域 的医疗
48、网络体系。着力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成覆盖市 县镇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 系,高度重视地方病防控工作。调整各城市部分二级医院服务功能,使之逐步转变成为慢性 病医院、老年病医院、临终关怀医院、护理医院或康复等医 院。大力发展社区医院,逐步使各城市一级医院转型为社区 医院。重点镇建设中心卫生院,与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服务站形成 三级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网。3.文化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 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按级配套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大力发展 社区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等系 列群众文化,着力培育各
49、级文化市场,培育包括楚汉文化与 汽车文化在内的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加强文化信息资源 的共享,逐步形成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4.体育 29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文本将襄阳中心城区建设成能承办全国大型运动会和单项比赛 的大型综合体育活动中心;副中心城市建设成既可服务于本 市综合运动会,又可与中心城市配套承办省和国家大型运动 会的综合性体育中心;县域中心城市要建设包括“二场一馆 一池”的综合性体育场馆;重点镇和一般镇配套设置可为周 边区域服务的综合体育场;加强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体育设 施建设。5.社会福利设施在各级中心城市配设中心福利院及康复中心、老年公寓、老 年服务中
50、心等设施,重点镇设置福利院和老年之家。第十三节市域公共安全设施建设第54条防洪继续做好汉江堤防建设,全面达到防御100年一遇洪水的标 准,严格保障汉江行洪通道地理界线不受侵占,积极营建襄 阳中心城区防洪保护圈;襄阳中心城区达到防御100年一遇 洪水的标准,老河口、谷城、宜城和南漳、保康等城镇达到 防御50年一遇洪水的标准。加快中小河流治理步伐,唐白 河铁路桥以上河段达到防御20年一遇洪水的标准、铁路桥 以下河段达到汉江防御洪水的标准,汉江其他支流城区段达 到防御50-100年一遇洪水的标准,城镇段达到防御50年一 遇洪水的标准;山洪防治均达到防御20年一遇暴雨洪水的30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