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分类二、羁旅乡思诗1、感情主旨。这类诗,多抒发漂泊无定的辛苦、行役的艰难,对家乡亲人、国都皇帝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以及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与向往。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2、常见意象。月。鸿雁传书。杜鹃啼血。3、常见关键字。情感类:孤、悲、无情、怜、空、独、故园、相思。节日类: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4、常用手法。借景抒情、直抒胸臆乐景衬哀情 侧面落笔、虚实结合。三、思妇闺情诗1、感情主旨。抒发别离苦情。
2、思念他乡爱人,关切其状况。 描写美人迟暮。对人物的外部动作与内心感受捕捉相当细腻,文字往往很精美,借以感叹自己虚掷韶光,青春易逝。怨恨兵役和战争的残酷,借思妇闺情寄寓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慨。宫怨诗则抒写孤寂善感、渴望爱情与自由。2、语言特点。华美绚丽、精美细腻、绮丽香艳、委婉含蓄四、山水田园诗1、思想内容。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田园,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夫等的劳动为题材。2、感情主旨。描写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表达对大自然和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宁静、平和、自由、归隐生活的向往,抒发闲适自得的心情。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表现自己
3、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意。反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的贫困。3、常用手法。描写角度如近景与远景、俯视与仰望等;描写顺序如从外到内、从近到远等;描写方法如正面与侧面、实景与虚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动静结合、白描、远近结合、点面结合、五觉结合、声色结合等。4、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清新淡远,简朴纯净、平淡口语化五、怀古咏史诗1、概念。“怀古”是指登临游览,触景生情,由于历史遗迹的诱发,而抒发感慨长于情景交融;“咏史”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特定的人和事,而陈述自己的独到见地。长于议论精辟。2、感情主旨。常运用今昔对
4、比的手法,怀古伤今,叹朝代兴亡变化,物是人非的惆怅,沧海桑田的感慨。借古抒怀,追慕前贤建功立业的雄心,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怆。借古讽今,劝谏批评当朝统治者。3、常用手法。怀古伤今、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以景衬情、正反对比、侧面烘托、卒章显志、抑扬。六、咏物言志诗1、概念。一类是以物喻人、形神兼似的咏物诗。另一类是描摹形象、只求形似的。咏物诗既可用来托物言志又可用来咏物明理。2、感情主旨。托物言志,表达诗人对某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从而借某物的品性来抒发自己的某种情怀。即景抒情,由某物的美好来反衬自己的悲伤。3、常用手法。托物言志、象征、比喻、拟人、对比、双关、借代、正面描写、侧面烘托。七、边
5、塞征战诗1、感情主旨。抒发报效国家、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赞颂边疆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奉献精神;写将士的乡愁、家中亲人的离恨。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控诉战争的残酷,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描摹塞上绝域的奇异风光,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注意矛盾心情:慷慨从戎与久戎思乡、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痛恨庸将与献身精神等的矛盾。2、常见意象从用品看: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箫笛从地名和民族名看:碛、西、轮台、龟兹、夜郎;胡、羌、羯、夷、楼兰、安西、单于从景物看: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马走3、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
6、、奇寒、辽阔、壮阔、广阔4、语言特点。豪迈奔放、雄健高昂、明朗潇洒、气势雄伟浩瀚、雄浑悲慨、悲壮苍凉八、生活杂感诗。1、概念。诗人在生活中因为某事、某景、某物而触发产生的感慨。2、感情主旨。告慰平生的喜悦(杜甫春夜喜雨、辛弃疾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生活哲理的阐释(朱熹观书有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青春易逝的伤感,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仕途失意的苦闷,多抒发才华不能施展,抱负不能实现,或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腐败,有爱国情怀却得不到重用等内容。九、民生疾苦诗主要表达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如杜甫的石壕吏、白居易的卖炭翁等。诗歌鉴赏的基本过程(1)看题目(点明时间、地点、事件、人物,提示内容)(2)看作者、时代(知人论世)(3)看注释和诗前小序(了解背景、典故、难解字词含义)(4)抓意象,通大意(描绘图景,叙述经历,营造氛围)(5)找关键词,悟主旨(找诗眼,明情感)(6)依景情 析手法(语言风格、修辞手法、描写方式、抒情方法、其它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