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文 我们的教育 -谈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田家镇中心校: 肖 艳 二0一一年六月我们的教育 -谈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苏赫姆林斯基 苏河姆林斯基,他强调的是个性和谐发展,他尊重孩子,他相信孩子,他用心灵去了解孩子,他探索教育三十多年,他也实践了三十多年,他还把他宝贵的思想留给了我们。中国的孔子给后来的教育教学者留下了无比珍贵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比如“因材施教”和“诲人不倦”等,再到后来的陶行知,身为教师的我们都不得不拜读。但当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理论后,有一种很深的感受,那就是,身为教师倘若你错
2、过了苏赫姆林斯基,一定是你一生的不幸。 读着读着,我仿佛觉得教育已经是自己的责任,我必需为教育而奉献。为什么会有这感觉,或许是看到帕夫雷什中学的成功,和我们现在教育的现状的差距。又联想到意大利德.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再想到前不久网上盛传的那篇一位中学生的告白书。让我深省:我们的教育现如今那血淋淋的现状,为何不能改变呢?教育是怎么了?或许,教育需要的不仅仅是一批又一批的教书匠吧! 曾看过韩寒的穿着棉袄洗澡,还有他的通稿2003。所以我选择了教育。既然自己以前享受不了真正的教育,就一定要后人接受更好的教育。 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我认为那是在完善我们的教师,在完善我们的教育。 再说说对差生的教育。他认为没有也不可能存在抽象的学生,只是接受知识有快慢的差异。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首先是让他们阅读书籍,增强理解力。他为学生选择了很多适合他们的书籍,学生也能在那些书里进步。我想说的是作为一个教育者的认真,那是对教育的信仰。面对学生的差异,他还提出针对性教学,也就是我们说的因材施教。他为所谓差生编写了一本习题集,带有很强的故事性。开始时孩子只是认为在读故事。时间久了,他们自己都能感受到是在学习知识。 我想催促苏霍姆林斯基前进的,一定是一股巨大的力量,而我们当前中国的教育需要的正是这种力量!那就是对教育的热忱和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