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桡动脉穿刺术儿科 赵丹学习内容学习内容:1、桡动脉如何定位 2、桡动脉的穿刺方法 1、桡动脉:位于腕前区桡侧,腕横纹上12cm,虽然桡动脉管腔细小,搏动相对较弱,但是它非常表浅易触及,操作方便、安全,易暴露,不受体位和操作地点的限制,大致和一般静脉穿刺相仿,且不易造成误入静脉和深层神经,单人可执行,是采血最常使用的部位。缺点:脉管较细,较疼痛。方法:十字定位法十字定位法:患儿取仰卧位,手心向上,定位,从桡骨茎突向前臂内侧中线(可见一浅沟)作一水平线,再以此水平线的中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即成一“十字”,于十字的交叉点,往远端(即掌根部)移0.5 cm,于第一腕横纹处或第一至第二腕横纹之间为进针点,
2、同时可结合左手食、中指触摸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为穿刺点;术者左手掌托住患儿穿刺侧手背,拇指置于其掌心,将手掌轻轻拉向手背约40,患儿的手掌背伸能使桡动脉固定而不易滑动,常规消毒皮肤及术者左手食、中指;右手持针翼以2030 进针。进针部位在触摸到的动脉搏动以下约5mm。采血完成后,观察穿刺部位采血完成后,观察穿刺部位2分钟,看有无血肿形成迹象。分钟,看有无血肿形成迹象。桡动脉的改进穿刺法桡动脉的改进穿刺法:穿刺前用左手大拇指在新生儿腕横纹处垂直向下按压,按压的力度以局部皮肤变苍白,按压的时间为2 s,如此反复2-3次.由于通过拇指指腹对桡动脉的加温加压,将血管周围的组织向周边推开,加之新生儿腕部的
3、皮下组织薄,桡动脉就会逐渐充盈显露,呈现出一条笔直、接近皮肤颜色的血管,显露时间为10-15 s。若患儿四肢循环差,体温不升,桡动脉显露困难,可将患儿放在新生儿辐射式保暖台上保暖,温度调至33或将操作者的双掌对搓至掌心发热后对穿刺部位进行局部热敷3-5 min,使血管充盈扩张.2、肱动脉肱动脉:位于肘窝肱二头肌肌腱内侧,在肘窝的内上方可触摸其搏动,为测量血压的听诊部位。位置也比较表浅,搏动较强,也是动脉采血常用部位。优点:脉管粗,易触及,成功率高。疼痛较轻,病人不可见,易配合。缺点:不易压迫,易形成血肿,易错抽静脉血。提示:肱动脉穿刺时,进针避免过深,过深易碰到臂丛神经下行的分支。提示:肱动脉
4、穿刺时,进针避免过深,过深易碰到臂丛神经下行的分支。血气分析的目的血气分析的目的:动脉血气分析能客观反映呼吸衰竭的性质和程度,是判断有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最可靠方法,已愈来愈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检测之中,而其标本的采集技术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密切相关,正确认识标本采集过程中的干扰因素及尽量减少某些因素的影响,对保证检验质量起着重要作用,下面介绍一些实际工作中对于血气分析标本的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穿刺部位的选择选择表浅易触及、穿刺方便的部位,临床上常选用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选择穿刺部位皮肤应无破溃和硬结,不要在循环不良和输液的部位采血。3、股动脉:位于腹股沟中点处,虽然血管粗大搏动强,但
5、是位置深,操作不方便,一般不作为常用穿刺部位,但对于休克患者、儿童等桡、股动脉穿刺困难者可选用股动脉。临床操作中可两种方法相结合,对于刚出生或刚入院的患儿,桡动脉没被破坏过,手指按压易看到充盈的桡动脉,宜采用改良法并结合十字定位法穿刺;但对于反复穿刺过、有淤瘢的患儿,宜采用十字定位法。提示:针头进入动脉后会引起血管收缩,往往不提示:针头进入动脉后会引起血管收缩,往往不能马上见到回血,需稍等片刻可见血液涌出,因能马上见到回血,需稍等片刻可见血液涌出,因此,穿刺后未见回血,不可急于进退针头,以免此,穿刺后未见回血,不可急于进退针头,以免造成穿刺失误。造成穿刺失误。.桡动脉穿刺时,应注意袖口是否适当松开,以免过紧致搏动不明显。.穿刺后要压迫3-5分钟,不要揉。如穿刺不顺利,病人有血液病、DIC等应延长压迫时间。.动脉血抽出后应尽快送检,一般放置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若不能立即送检,应放置冰箱冷藏,以降低血细胞的代谢,最长不超过2小时。方法:常规法:自肱动脉处搏动最明显处,为测量血压的听诊部位穿刺。肱动脉位置与绷紧皮肤的方法有密切关系,穿刺前应先绷紧皮肤,后触摸搏动,结合解剖位置,提高穿刺成功率。课后习题:桡动脉穿刺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