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比例的概念形成过程,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并能正确的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知道比和比例的区别。2通过自主探索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能运用比例的性质进行判断。3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二教学重点重点: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2.应用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1媒体出示国旗
2、画面。(天安门升国旗仪式 校园升旗仪式 教室场景 签约仪式)这四幅图上都有什么呀?师:五星红旗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骄傲,每当国旗冉冉升起的时候,一种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国家还专门制订了国旗法,同学们知道吗?老师从国旗法中摘录了一些和数学有关的内容,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出示数据)国旗通用尺寸定为如下五种:甲:长288 cm,宽192 cm。乙:长240 cm,宽160 cm。丙:长192 cm,宽128 cm。丁:长144 cm,宽96 cm。戊:长 96 cm,宽64 cm。2.看到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想说的?或者有什么疑问吗?3.前一阶段,我们刚刚学习了比的知识,下面我们就从比的角度来研究长和宽的
3、关系,可以吗?二、自主探究新知(一)比例的意义出示长和宽的五个比要求:1.组内交流先确定研究方向,写在第一个格中。2.组长分工,合作完成表格,并说说你的发现。长和宽的比 288 : 192 240 : 160 192 : 128 144 : 96 96 :64 1. 这是这五面国旗长和宽的比,下面咱们就在小组中进行研究。注意看好要求。1.小组讨论先确定研究方向,写在第一个格中。2.组长分工合作完成表格,并交流你们的发现。(小组讨论交流)2. 我看到很多同学都有发现了是不是?哪个组愿意先来给大家汇报?(学生汇报:1.这些比的比值都相等 2. 这些比化简后都是3:2)师:大家从求比值和化简比这两个
4、角度都有所发现,实际上你们的发现都是对的。在国旗法中明文规定了每一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必须是3:2,也就是比值是1.5。既然这五个比都是相等的,那同学们能不能任意选择两个比,组成一个等式?(学生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学生板书在黑板上。)3. 实际上如果我们时间再多点还能继续写,观察这些算式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1. 都是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的 2. 都是等式)3. 刚才同学们的观察是对的,我把这两个比写下来:240:160=192:128(板书)4. 像这样的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我们叫它比例。谁来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比例呀?5. 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我们看看课本是怎么定义的。(课件出示比例的意义:表示两
5、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列,学生齐读)6. 我先来说一个比:2:1,谁来说一个比跟他配成一个比例?(板书出来)7. 谁再来说一个比,让大家来配成比例(板书出来)8. 我们已经学习了比列,想想跟以前学习的比有什么不同?(将比和比例的区别展示给学生:1.意义上的区别 2.构成上的区别)(二)生活中比例的应用1. 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什么是比例,其实生活当中比例的应用非常广泛,谁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比例的知识?(学生列举生活中的比例:1.模型的制作 2. 国旗长与宽的规定3.电脑上图片的放大与缩小)2.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例子,大家来看一看1.人体中的比例:一般来说人的臂展与身高的比是1:1 2. 黄金
6、比: 0.618:1,和黄金比成比例的事物往往最具美感。如果我们人体下半身与身高的比,越接近黄金比就越给人美感。(三)比例的基本性质1. 在我们生活中这样的比例还非常多,这说明比例和我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的密切。咱们有必要再深入的学习和比例有关的知识和内容。请大家自学下面的这一块。课件出示: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向。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比例各部分名称(以黑板上一个比例为例子),再让学生说出其他比例各部分的名称。2. 比例是两个比相等的式子,除此之外,比例里还藏着哪些奥秘呢?仔细观察,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小组交流)(学生反馈)3. 从
7、这里,咱们就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啊?生:内项两个数乘积和外项两个数的乘积一样。4. 同学们的发现真是特别的有价值。这里边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课件出示比例的基本性质)三、巩固练习 学到现在,咱们这节课已经认识了比例的意义,还学习了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下面我要检验同学们的学习情况了,你敢接受挑战吗?1. 选择合适的方法判断下面的比例是否成立 (1)6:10=9:15 ( ) (2)20:5=1:4 ( ) (3) ( ) (4) 6:2=2.4:0. 8 ( ) 师:判断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有什么方法? (比例的意义 比例的基本性质)2. 试一试 0.52=( )( ) =( )( ) 8 : 25 = 40 : 125 ( )( )= ( )( )3. 用下面的四个数组成比例,比一比谁写得又对又多。(限时1分钟) 2、3、4和64.柯南在案发现场看到一个脚印是25cm,并由此推断出这个人的身高大约是175cm,你能联系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解释出柯南是怎么推断出来的吗?四、课堂小结师:咱们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回想一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或者有什么启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