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角形的内角和说课稿中州实验学校 马校龙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第四课时三角形的内角和。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板书设计七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一、教材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学生在学习了“角的度量与分类”“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及“三角形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学好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学习多边形内角和的基础。二、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
2、掌握了三角形的一些基础知识,会用工具量角、画角,具备了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与技能基础。、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我在课前了解到,已经有不少学生知道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但却不知道怎样才能得出这个结论,因此在这节课上的主要目标是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3、四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各自的知识、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策略也具有多样性。这样也对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很好了研讨环境。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及学情的分析,我从三个方面拟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通过量一量,算一算,拼一拼,折一折的小组活动的方法,探索发现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并能应用这一知识解决一
3、些简单问题.2.通过把三角形的内角和转化为平角进行探究实验,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3.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究发现并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用不同方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四、说教法,学法基于对教材及学情的分析,在教学时本节课我准备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猜想验证、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谈话激疑,引导探究;组织讨论,适时地启发帮助。使教法和学法和谐统一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教育目标之中。五、教学过程整节课我预设了四个大的教学环节
4、,让学生主要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数学的思考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一)、创设情境、提出猜想(预设用时1分钟)通过三个形状不同三角形兄弟的一番争论,让学生去猜测究竟谁的内角和大?从而点出题目,引入新课。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好奇心,激发探究欲望。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预设用时20分钟)在此我通过三个步骤来完成这一环节的教学过程。首先让学生自学课本85页教材:然后按照以下要求进行合作学习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用什么样的方法来验证。(2)利用手中的学具从以上讨论的方法中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法来进行验证。把内容填写在下表内。 三角形内角和类别探究方式内角和锐角
5、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结 论【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四年级学生经过第一学段以及本单元前面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分类,比较熟悉平角等有关知识;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能力,他们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我重点引导学生从猜测-验证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这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方式.】(3)动口说一说 全班汇报交流a、量一量汇报交流 同学们汇报测量求和的结果。分析原因 (误差的存在)为什么有的正好是180度,有的是在180度左右,这是什么原因呢?(让学
6、生说一说)b、拼一拼让一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把一个三角形拼组成一个平角的过程。刚才这个同学为我们展示了这个三角形撕下来拼组的过程,不同的三角形进行这样的操作也会有同样的结果吗?(让更多的学生来展示)最后教师再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三角形撕下来拼组的过程。c、折一折 (这种方法书本上 没有介绍,有一定的难度)教师用课件给学生展示各种三角形通过折叠三个角凑成一个平角的过程 ,再次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建构不是教师传授的结果,而是通过亲身经历,通过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用量一量的方法来验证三角形内角和需要进行测量和计算两个过程,略显麻烦又存在误差;采用折一折的方法对于
7、有些同学操作起来又有一定的难度,而拼一拼的方法操作起来既简单又没有误差,还与我们刚刚尝过的平角联系紧密,是全体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方法。(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本环节预设用时15分钟)1.基础练习 (1):书本85页的做一做,(2)看图求未知角的度数。基础练习是将三角形内角和知识与三角形平面图形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直接运用内角和知识看图求三角形内角的度数.2.变式练习:练习十四88页第九题 ,第十题。变式练习是将三角形内角和知识与三角形的分类知识结合起来根据不同三角形的特点,引导学生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来求未知角的度数, 较好地沟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3.深化练习:课本练习十四89页第十六题深化
8、练习这道题是对三角形内角和知识的进一步拓展, 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中, 学生能把这些多边形分成几个三角形, 将多边形内角和与三角形内角和联系起来,并逐步发现多边形内角和的规律, 以此促进学生对多边形内角和知识的整体构建. 【设计意图】习题是沟通知识联系的有效手段.在本节课的四个层次的练习中, 能充分注意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和纵横联系,逐步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知, 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从而发展思维, 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梳理知识、全课小结(本环节预设用时2分钟)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关于三角形你还想知道什么?
9、 (让学生自己总结重点知识。)六、课堂评价(本环节预设用时2分钟)评价包括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从评价内容来看,本节课主要围绕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三个方面来评价。评价方法多元化,主要从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自我评价几个角度来评价。针对四年级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我专门设计了一张综合评价量表。表现很好(奖励五颗星)、表现不错(奖励四颗星)、还需加油(奖励三颗星),以此来激励学生的学习。课堂评价表格,由小组长负责做好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记录。学生课堂学习评价表学生姓名 表现很好(五颗星)表现不错(四颗星)表现一般(三颗星七、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内角和方法 : 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结论 :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样的板书设计,简单明了,直观易懂。不仅突出教学重点,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概念。整个设计重点突出,一目了然,画龙点睛。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简单说明,最后让我们在一段优美动听的旋律中结束我今天的说课,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