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学作文教学的感悟.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920062 上传时间:2025-01-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作文教学的感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学作文教学的感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学作文教学的感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学生作文教师要“用心”教好内容提要:作文教学是初中学生的一道“坎”,教师要领学生迈过这道“坎”,必须做好学生的“导”师:引导学生学会积累,指导学生挖掘素材,明确立意,批改作文要主角和配角都做好。关键词:作文教学 积累 导向 面批 互批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河山。如何让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文质兼美,富有个性,有创意的文章,是中学作文教学的一道“坎”。如何迈过这道“坎”,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我认为关键在以下几点:首先,引导督促学生多积累。大多数学生害怕写作文,一提起作文课就头痛,回答很简单-“不会写”。作为教师听到这样的回答恐怕不大发雷霆,也会心存不满,认为这样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

2、我们细想一下,其实不然。学生为什么“不会写”?其实说白了就是“无话可写”。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呢?我认为关键在积累。一是积累好词佳句、诗文名篇等。二是积累素材。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积累要从平时的点滴做起。因此,习惯的养成尤为重要。中学生毕竟由于年龄,心理和学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其思维方式、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不强,自觉性不够等问题常常影响到其习惯的形成。教师必须及时引导、督促、定期评比,激发学生争强好胜观念,久而久之,习惯就会变成一种乐趣,让学生感到写作是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部分。要达到这种效果,教师必须交给学生积累的方法。比如第一种积累,我让学生在学习课文时随堂摘录书上的精

3、美词、句、段等,并用几个好词好句连写一段话表达一个简单的中心;课后推荐一些中外名著或好的书籍,或者让学生互相推荐自己看到的一些有意义的书籍阅读、摘录,闲时互相传阅。第二中积累,我告诉学生多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中的素材。我们身边处处发生着或喜或悲,或令人感动,或让人气愤,或发人深省的事,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有“心”去观察,即使看似一件普遍的小事,也会包容诸多知识道理,让我们情不自禁地想一吐为快。提倡学生写周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课余我找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搜索相关的成语、故事、典故、传说、谚语、对联等,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班上展示。这样,时间一长,学生们就喜欢上了积累。有句古语“巧妇难

4、为无米之炊”,有了涓涓不断地积累,自然有了取之不竭的原材料,才能写出好的作文。其次,教师要做好导向。作文是一种表达,一种交流,是学生精神生活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反映,是学生生活中点滴的一种提炼和表现,教师应正确理解这一点,不要在写作前把自认为很好的“写作原则”、“条条框框”及花哨的“写作技巧”灌输给学生,甚至找来报刊、杂志、作文书上的例文大加泛读分析。否则,刚步入中学的学生难免会遵循小学作文仿写的方法“照猫画虎”,唯恐脱离范文,写出的作文自然“千人一面、千面一孔”。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明确主题,让学生挖掘生活及记忆中的素材,把自己融入作品中,和作品的人物一起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这样,与写作有关的立意、

5、选材由学生决定,不束缚学生手脚,才不会使中学生在最具有想象力的年龄走不出仿写的圈子而失去写作兴趣和自信。我曾有过一次亲身体验。在七年级语文(上)“记一件事”的作文中,我给七年级两个班布置了同一篇自命题作文。在七(一)班作文课上,我费尽心思,先指导学生学了“课程标准对7-9年级写作的要求”,并强调了本次作文的写作注意要点,给学生讲应怎样开头、怎样立意、怎样选材。按理说应该到位了,可我转念一想,又恐怕学生跑题就找来一篇范文,范读分析。可谓煞费苦心,只等满意的结果。一天后,作文交上了,一本一本改过,我哭笑不得,过半的同学(而且还是学习挺不错的同学)作文像一个模子刻出的!你写一次生病被邻居送医院,我写

6、脚扭伤被老师送医院,你写坐公交车没买票被弟弟指出,我写乱扔垃圾被妹妹责怪失败的一塌糊涂!静下心仔细琢磨整个过程,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雷同??回想整个指导过程,我恍然大悟:是我给学生画了个圈,圈住了学生的思维。思考了一天,七二班的作文课,我狠下心决定让学生自己掌管,我简单的给学生交代了“课程标准对7-9年级写作的要求”,然后让学生自己品味本单元几篇课文,读本次作文要求,根据自身的学习生活经验写确实令自己记忆深刻、感动的故事。批改作文时,我发现学生可谓大显身手:有的同学写第一次捕麻雀,把自己心理活动、神态、动作写得惟妙惟肖;有的同学写自己火上加油,使两位同学大打出手,把自己懊悔的心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7、有的同学写上课偷看小说被老师叫起回答问题,把自己十分窘迫的神情刻画的活灵活现从这两节作文课上我深深体会到,作文教学教师的导向一定要有“度”,否则就会处处为学生设篱笆,禁锢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真心和灵感得不到释放,束缚住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结果事倍功半。第三,作文批改要有收有放。作文批改,教师“事必躬亲”看似好现象,其实不然。正如叶圣陶所说“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不计其数,有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因为教师批改作文,常会不由自主地按自己的思维定势来评学生作文,把成人的情感强加给学生。导致“官样文章”不少,有个性、有创意的文章却不多。我认为教师每学期应给学生留2-3篇作文,指导学生评改。

8、可让学生互改互评、分组改评,再集体评范文,教师抓住时机做必要的评价。这样,学生在互相批改中,可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好的范文经过学生自己的评议,会使他们确实看到同学作文的优点和自己作文的缺点,这比繁琐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作文批改教师不能大包大揽,也不能放任自流。应该抓好几次面批。尤其对于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教师的面批,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态度、方向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达到一个提升。在批改一些较差的作文时,应该做到沙里淘金,多找闪光点。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学生的闪光点可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哪怕作文中只有几处优美语句,也应多加表扬。只要激起其写作兴趣,就不怕作文写不好。记得一

9、次作文课,我让学生把木兰诗改写成故事。在讨论完诗歌与故事的区别后,让学生开始写作文。我发现大多数同学的改写,只停留在古今汉语的翻译上,说教已显得苍白无力。这时,我发现有一位同学着力写了木兰的儿女情长这一性格特点。其中想象力丰富,并且合情合理,语句生动、有趣。我立刻让该同学读了她的作文,并让全班同学点评。然后对照原文,让学生说改写成故事的亮点。学生们恍然大悟,知道了故事要着力抓住人物的某一特点重点刻画。再次改写出的作文各有千秋。总之,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和评价作文是,应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达到“我手写我心”写出文质兼美,富有创意的个性文章,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充分表现出来,让作文切实成为反应现实的一面镜子,培养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效果。中学生作文教师要“用心”教好姓名:于文香单位:泾源高级中学电话:13995345828邮箱:1075997842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心得体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