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切实采取得力措施 留住农村优秀教师我国广大农村教师,承担着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肩负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将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的神圣使命。农村教育不仅仅是一条向城市现代化输送优质人才资源的流水线,更是农村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动力源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加速器。发展农村教育,关键是教师,希望在教师。我国农村教育长期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师资力量薄弱,优秀教师匮乏。古代大思想家荀子说过:“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重傅则法度存。”如果农村没有一支优秀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哪怕政府投入再大,经费拨得再多,房子做得再漂亮,教学设施配备得再先进,提高发展农村教育也是一句空话。近年来,农
2、村教师队伍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现在,最令人揪心的是,农村优秀骨干教师跳槽风愈演愈烈,许多学校教师象走马灯似的换了一荐又一荐。乡村孩子的体、音、美、英语、信息技术课没有教。好教师流失了,好学生转走了,留下来的师生普遍缺乏自信。农村优秀教师为啥人心思走?农村为什么引不进、留不住优秀教师?如何让优秀教师进得来、留得住、教的好、永不走,让优秀教师在农村有干头、有盼头、有甜头,让他们安心服务农村,我认为重要的是靠政策留住优秀教师,当然,政策涉及内容很多,需要细心研究制定。当前,农村教育最不能等待的事是,要想方设法留住优秀骨干教师。建议国家要为农村优秀教师创造制定富有吸引力的政策措施,靠政策来为农村娃娃留
3、住好老师。真心诚意地解决好优秀教师最需要、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此,笔者建议:对策之一:创新奖励新机制,吸引优秀教师投身农村教育事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的规定,积极探索职称评审向农村优秀教师倾斜的政策。对在农村连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满20年以上,且受到国家表彰(或被评为国家级骨干教师)的优秀教师,可直接认定为农村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凡在农村学校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特级教师者,聘任他们为终身农村老师。这样,既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长期在自然条件恶劣、工作条件艰苦的农村学校兢兢业业工作、默默无闻奉献,将自己的一生奉献于培养农村孩子的优秀教师所做贡献的社会价值首肯,也是对农村广大中青年教师的鼓舞,从而为激励他们终身为农村教育事业贡献聪明才智树立了榜样。对策之二:设立“忠诚奖”。对在岗教师在农村任教满30年以上,且受到国家表彰或被评为特级教师者,设立荣誉称号,由国家颁发“忠诚奖章”予以表彰奖励。其工资分别上浮一至二级档次。唤起教师对农村教育的热爱和崇尚,使农村优秀教师保持丰富的职业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