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加法结合律》教案
汕头市端然学校 陈惠容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8页例2(加法结合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掌握加法结合律.
2、能够应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对加法结合律的理解、掌握和应用.
【教学难点】
加法结合律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 )里填上恰当的数
20+34=( )+( )
36+( )=64+( )
A+100=( )+( )
2、看谁算得对又快。(分组比赛,要求按运算顺序算)
(1)(24+35)+76 (1)35+(24+76)
(2) 47+2+8 (2)47+(2+8)
(3) 64+(36+27) (3)(64+36)+27
(4) 125+237+75 (4) 125+75+237
小结: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得数相同。
3谈话引入
咱们班谁会骑车,请举手!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瞧,这就有位李叔叔正在进行骑车运动呢!(出示情境图)
二、讲授加法结合律:
1、从这幅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生答)出示例2
你能列式解答李叔叔的问题吗?
(1)全班试做。
(2)指名板演。并说一说你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师:有没有不同的算法?(指名板演,并说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师:观察这两个列式,他们的结果怎么样?
由两种算法的结果相同,可以看出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怎样表示?(同桌相互说一说,然后指名回答)
教师板书如下:
(88+104)+96=88+(104+96)
2、出示两组算式,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关系?(投影出示)
(69+172)+28 69+(172+28)
155+(145+207) (155+145)+207
3、你能试着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生举例,师板书)
[说明:通过编题解答,使学生初步感知加法结合律,为后面归纳概括打下基础。]
4.归纳概括加法结合律。
(1)从黑板和投影上的算式同学们发现了什么规律?(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
(2)指名回答发现了什么规律。
(3)教师口述规律,然后出示加法结合律内容: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我们把这样的规律叫做加法结合律。(揭示并板书课题:加法结合律)
(4)全班整体感知加法结合律。(齐读)
[说明:由小组到个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发散学生的思雄,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5.学习加法结合律字母公式。
谁能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小组讨论用你喜欢的字母表示)
三、巩固练习
1、口答
15+12+5=15+(12+ )
243+146+54=243+( +54)
4037+(25+44)=4037+25+
a+(b+c)=a+ +c
让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2、在符合加法结合律的等式后面画“√”。请同学们用手势摆出。老师总结
(1)A+(30+5)=(A+30)+5 ( )
(2)△+(□+○)=( △+□ ) +○ ( )
(3)(10+20)+30+40=(10+40)+(20+30) ( )
(4)A+B+E= A+(B+C) ( )
3、计算下面各题,怎么简便就怎样计算。
168+ 75+25 273+352+648
64+36+81+19 67+25+33+75
425+14+186 245+180+20+155
学生独立完成,并让同学到黑板上做。最后集体评讲。
4、看图列式计算。(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让学生感知数学在日常生活重要性。)
5..应用加法运算定律,你能很快算出下面两个算式的和吗?
1+3+5+7+……+17+19=
2+4+6+8+……+18+20=
[说明: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创造性以及较高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布置作业】
完成课本练习五第4—6题。
【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