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1.4《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按照《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让学生常识性了解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本节课的意图在于让学生认识到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生活方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学生学习,了解科技为人类带来的变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关心科学发展前沿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培养振兴中华、用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常识性了解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
过程与方法:以大量的图片视频介绍本节所讲的各种通信方式的优点、缺点、改进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现代通信知识,了解科技为人类带来的便利,提高学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教学重点是以大量的图片视频介绍本节所讲的各种通信方式的优点、缺点、改进方法。
难点:结合学生日常生活接触到的信息,加深对信息之路越来越宽的理解。
四、教学手段
从网上下载影片后编辑,插入课件,让学生更形象的了解各种通信方式。
五、板书设计
1.电磁波频率越高,相同时间内传输的信息就越多。通信频率越来越高,信息之路越来越宽。
2. 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
六、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 明
引入
新课
播放文字《通讯史》和影片《通讯史》。
总结:作为载体的电磁波,频率越高,相同时间内传输的信息就越多。
学生阅读和观看。
学生比较。
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通讯史,并比较那种方式印象深刻,记住的更多!直观的把信息量大小表示出来。
知识
建构
一、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
播放影片《微波通信是怎么回事》
提出问题:微波的波长、频率在什么范围?微波通信有什么优点和缺点?为什么?
人类现在发射了卫星,用同步卫星做微波的中继站,解决了微波通信的缺陷。
二、 光纤通信
播放影片《光纤通信》
找出光纤通信的原理、优势。
教师演示实验。
通过演示实验提出,分析光纤通信的优势和缺陷提出解决办法。
演示光沿水传播。
演示光的全反射实验。
三、 网络通信
引导学生讨论网络通信的优势和特点。
学生观看。
学生讨论,总结。
学生回忆影片内容。
学生根据看到的影片分析、总结归纳。
学生根据看到的实验分析、总结归纳。
学生讨论如何利用互联网相互交流。QQ、微信等现代通讯软件。
培养学生的提取信息、分析问题能力。(可以以小组为单位。)
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总结归纳问题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总结归纳能力。
观察生活、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课堂
训练
1.关于微波,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微波是指频率很高、波长很短的无线电波
B.微波大都沿地球表面绕射,所以可以实现全球通信
C.卫星通信就是用通信卫星作为微波的中继站
D.微波大致沿直线传播,需要每隔50 km左右建一个中继站
答案:B
2.CD机对光盘内信息是通过激光来读取的,这是利用激光的( )
A.单色性 B.方向性 C.高能量 D.频率高
解析:激光具有极强的单色性、方向性和亮度。用激光来读取光盘内的信息是利用了激光的方向性好,基本上只沿发射的方向传播,能集中于一点的特点。
答案:B
3.关于电子邮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送电子邮件必须要输入对方的信箱地址
B.电子信箱是某用户计算机上的空间
C.对方的计算机没开机,邮件就没法发送
D.发送电子邮件必须要输入自己的信箱地址
解析:发送电子邮件,需要先进入自己的信箱,然后把邮件发送到对方的服务器上,无论对方的计算机是否开机,都可以收到电子邮件。因为电子信箱占有的是网络服务器上的空间,所以只要对方开机后,就可以从服务器上收到邮件。
答案:A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思考回答。
让学生常识性了解微波通信。
让学生常识性了解光纤通信。
让学生常识性了解网络通信。
课堂
小结
学生小结。
学生讨论小结。
检查学习效果。
让学生小结,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归纳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