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二、重力 力的示意图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由实验感知重力的方向并能运用这一结论对实际问题做出分析。
2.知道用示意图表示力的方法,并能正确画出力的示意图。
3.知道力的三要素。
4.通过观察,知道被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
【预习过程】
1、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比一比:重力与质量的主要区别是重力既有 又有 ,而质量只有 没有 。
2、力的三要素为 、 和 。
3、力的表示方法有 和 两种。
4、被举高的物体具有 能。
5、家庭活动:将手放在靠近门轴的不同位置,然后用力关门,体会用力的大小。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活动一:判断重力的方向
1、猜一猜:重力的方向是 的。
2、试一试:利用手边的物品向空中抛出会看到的现象是
演示课本图8-18实验,
小组讨论总结:
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 的,重力的方向是与水平面 ,与斜面不 。
日常生活中重力方向的特征来检验 ,检验
。
像瓦工用的 工具就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是 的特征制成的。
3、比一比:重力与质量的主要区别是重力既有 又有 ,而质量只有 没有 。
活动二:力的三要素
实验一:用大小不同、方向不同的力分别作用在你刻度尺的不同部位,观察刻度尺的形变有何区别
实验二:用大小不同、方向不同的力分别去推你桌上铅笔的不同部位,观察铅笔滚动的情形有何区别
小组讨论总结:力是一个特殊的物理量,它不但有 还有 而且作用在物体的不同部位,产生的效果也不同。我们把力的 、 、
叫做力的三要素。
活动三:力的示意图
物理学中常用一条 线段来表示力,线段的起点表示
力的 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 在箭头的旁标注力的 。
信息补充: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
重心可以看成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作用的集中一点,质量均匀、形状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几何中心,质量不均匀、形状补规则物体的重心可以通过悬挂法找。
注意:物体的重心可以在受力物体上,也可以不在受力物体上。如质地均匀的圆环,其重心就在圆心,而不在圆环上——即不在受力物体上。
【例1】如图所示,放在斜面上的物体质量为5千克,请作出该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方法]力的示意图的画法:通常用“三定”“两标”法
“三定”:即①定作用点:在受力物体上画出力的作用点;②定方向:根据题意,正确的画出力的方向;③定长度:在同一个示意图上,若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的长度应越长。
“两标”:即①标箭头:在力的末端表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②标力的数值和单位:在箭头旁标上表示力的字母及力的数值和单位。
练习:水平冰面上有一重为300N的雪橇,受到的拉力为35N,方向与水平面成30°角。请在图中画出雪橇所受到拉力的示意图。
活动四:重力势能
被举高的物体具有能量,称之为 。
常见的两种势能为: 和 。
你知道的具有重力势能的物体有: 。
【当堂反馈】
利用力的示意图画出下列物体所受的重力。
【收获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