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3章 第4节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1 浙教版-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自然科学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916197 上传时间:2025-01-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3章 第4节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1 浙教版-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自然科学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3章 第4节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1 浙教版-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自然科学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玻璃杯、硬纸板、硬币。   教学器材:斜面一块、毛巾一条、纸板一块、玻璃一块、小车一辆(共26组)、惯性定律演示器、铁架台、细线下端悬挂有轻小物体、蜡烛、火柴。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激趣设疑:新课引入。 2.实验:静止的书本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状态。 3.实验探究:运动的小车在水平面上为什么会停下? 4.牛顿第一定律 5.惯性概念 6.惯性现象的解释 7.小结 8.布置作业 P78T1\T2. 1.思考。 2.思考并回答,然后观察、分析、得出结论:原来是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时,仍保持静止。 3.思考后: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体验实验探究过程。 4.大胆推理。体会科学的发展过程是共同努力的结果。 5.思考,理解惯性的概念,小组讨论:明确惯性与牛顿第一定律的区别。 6.仔细观察:思考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明确如何解释惯性现象? 7.自己归纳。 8.明确作业要求。 1.设问:亚洲第一飞人柯受良为什么能飞越黄河? 2.设问: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力时,运动状态会改变吗? 引导分析:原来是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时,仍保持静止。 3.再设问: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会怎样呢?——实验探究:斜面小车实验 4.引导推理。简介:牛顿第一定律得出的历史过程。⑴伽利略——⑵笛卡儿——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 5.再设问:为什么物体不受力作用时,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呢?归纳出惯性概念;强调: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讨论:惯性与牛顿第一定律的区别: 6.实验: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 实验:静止的物体也有惯性 实验:气体也有惯性 惯性现象的解释,归纳一般步骤。 7.引导学生归纳。 8.要善于运用惯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引入   激趣设疑:   你知道亚洲第一飞人柯受良是怎样飞越黄河的吗?柯受良驾车飞越黄河,飞越宽度达55米,飞跃时间达11.58秒。如果柯受良腾空飞出后所受的一切力都突然消失,他和他的车将会怎样运动呢?我们今天通过实验探究来研究这个问题。   新课教学   设问:   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力时,运动状态会改变吗?   一个静止的物体,如果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的状态。   实验:   静止的书本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状态。   引导分析:   原来是静止的物体,不再受到新的力,运动状态就不会改变,所以仍然保持静止状态。   运动物体不受力时,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再设问:   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会怎样呢?是继续运动?还是立即停止?还是运动一段距离再停止?   讲解:   因为我们很难为运动的物体创造一个“不受到力的作用”的实验条件。因此只能采用实验加推测的方法。用从斜面上滑下的小车作为运动的物体。让小车在不同材料上运动,看它运动的距离大小与受到的摩察阻力有什么关系?   实验探究:   运动的小车在水平面上为什么会停下?   提出问题:   运动小车为什么会在水平面上停下?   建立假设:   运动物体速度变小的快慢跟什么因素有关?   ⑴跟材料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⑵跟受到的阻力大小有关,阻力越大,小车运动速减小的越快。   ⑶跟小车开始运动的速度有关,开始速度越达减小的越慢。   ⑷ ……   设计实验:   小组讨论:应用所给的实验器材,如何制定实验方案检验你的假说是否正确?——比较水平面上铺不同的材料时,小车通过距离的长短;实验时需要记录哪些信息?——水平面铺设的材料;小车在水平面上所能通过的距离。在笔记本上设计一个记录表格,如下所示。应如何控制实验的条件?——每一次小车都要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 材料种类 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 (填:大、较小、最小) 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填:短、较长、最长) 毛巾     棉布     玻璃       实验探究、收集实验数据 :   将实验表格补充完整,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实验,并作好必要记录。注意:玻璃板易损坏,铺的材料应该铺平。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大,运动时间越长,速度减小的越慢。   引导推理:   假设小车在运动中不受任何阻力,情况又如何?(发挥同学的丰富的想象力)——小车将永远运动下去,运动的速度将保持不变。   牛顿第一定律:   教师简介:   牛顿第一定律得出的历史过程。   ⑴伽利略: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到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   ⑵笛卡儿补充了伽利略的认识,指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到任何力的作用,它不会向左、右方向偏,将永远沿原来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得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其它表述方法: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   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   它告述我们“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就是说: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将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纠正了人们的错误认识:以前人们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有力作用于物体,物体才会运动,没有力作用于物体,物体就不会运动。   设问:   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过程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由此表明了什么?有何感想?科学往往是众多科学家智慧和劳动的结晶!科学也是一个不断探究、不断发展的过程。   再设问:   为什么物体不受力作用时,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呢?   惯性:   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不变的性质。   强调:   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无论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无论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有惯性。   讨论:   惯性与牛顿第一定律的区别:惯性描述的是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牛顿第一定律反映的是: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正因为物体有惯性,才能使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物体仍然具有惯性,但它却不能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惯性现象:   实验:   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向右拉动小车,当小车受阻碍而停止运动时,车上的小木块向右倾倒。   学生观察: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思考:为什么?   引导分析:   开始小车和木块一起是运动的,小车受阻而停止时,车上的木块的下部由于和小车之间有摩擦也随着停止下来,木块的上部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就会倒向右方。   实验:静止的物体也有惯性——用手指弹击卡片,卡片上的硬币落在杯子的水中。   学生观察: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思考并回答。   实验:   气体也有惯性——用开有洞的纸板箱,让洞对着点燃的蜡烛,用力拍箱子时蜡烛熄灭。   学生观察:看到什么现象?如何解释?   学生实验:将橡皮块压在一小纸条上,用力迅速拉出小纸条,又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惯性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如何解释呢?   惯性现象解释的一般步骤:   确定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原来做什么运动;   发生了什么变化;   由于惯性,研究对象有怎样的表现。   学生应用:读图P74图2—68、2—69,并解释图中现象?   像所有的事物一样,惯性也是有利有弊的,这是难以避免的,学生讨论生活中惯性利弊现象,知道在实际中要注意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要注意防止有害的惯性现象可能造成的危害,利用有益的惯性现象为我们服务。   板书设计: 第 七节 牛顿第一定律(第一课时)   亚洲第一飞人柯受良是怎样飞越黄河?   1.一个静止的物体,如果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的状态。   2.运动物体不受力时,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实验探究:运动的小车实验   提出问题:   建立假设:   设计实验:   实验探究、收集数据: 材料种类 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 (填:大、较小、最小) 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 (填:短、较长、最长) 毛巾     棉布     玻璃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大,运动时间越长,速度减小的越慢。   引导推理:小车在运动中不受任何阻力,小车将永远运动下去,运动的速度将保持不变。   3.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意义:它告诉我们“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第七节 牛顿第一定律(第2课时)   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不变的性质。   强调: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无论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无论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有惯性。   惯性与牛顿第一定律的区别:惯性描述的是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牛顿第一定律反映的是: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惯性现象   实验: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   引导分析:   实验:静止的物体也有惯性   实验:气体也有惯性   惯性现象解释的一般步骤:   确定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原来做什么运动;   发生了什么变化;   由于惯性,研究对象有怎样的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综合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