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第1课 数据计算》
章 节
第一单元 第1课
课 题
数据计算
编 号
课 型
新 授
主备人
课时
1
教学
目标
;
重点
难点
常用函数的使用方法
步骤
过 程
目的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观看《压岁钱》视频
2、今年春节你收到压岁钱了吗?说一说你的压岁钱都怎么花了?……小华今年收到了300元压岁钱,买了数和磁带等,只花了88元,剩下的钱让妈妈存了起来。而同班的小强收到了500元压岁钱,到开学时已经花得精光,却不知都花到哪里去了,你能帮他分析一下原因吗?引入新课:数据计算
(5分钟)
联系学生实际情况,激发学生兴趣,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1、导出本课的学习目标
①知识目标
②技能目标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带着目标去学习,2分钟)
2、了解本课的学习任务
①计算:压岁钱花费统计表各项数据
②帮小强分析压岁钱不知道花到哪里去的原因
采用任务驱动,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师生互动、学习与探究
任务一:计算压岁钱总的花费情况(8分钟)
学生自学教材并实践用两种方法计算压岁钱总的花费,比较哪种方法更有效快捷。
1、在F3单元格中输入:=B3+C3+D3+E3求和。
2、使用求和函数SUM( )求和。
①教师巡视观察,解决个别问题
②实践完成后,请学生回答哪种方法更快捷、方便
③得出结论,讲解函数的作用
④讨论、讲解函数的格式和种类
拓展练习:计算压岁钱各类花费的合计值、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
①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练习
②教师巡视观察,解决个别问题
③请同学报告各组数据计算结果
④同性问题,教师请学生演示并做适当指导
任务二:分析每个同学的饮食习惯(10分钟)
1、用IF()函数,根据“食品饮料”类的花费判断每个同学的饮食习惯是否良好。
2、用COUNTIF( )函数,统计饮食习惯“好”的同学的人数。
①学生自学实践,教师巡视观察,解决个别问题
②请学生展示“饮食习惯”统计结果
③根据学生操作情况,请学生演示并做适当指导
④讲解条件函数的功能、格式、比较运算
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平台,使学生获得成功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兴趣。
实践与创新
1、大显身手(10分钟)
计算出“压岁钱花费统计表”中每位同学的各类花费占总花费额的百分比,并求出各类花费占总花费的平均百分比。以百分比为条件,创设“学习习惯”、“娱乐消费习惯”、“饮食习惯”三个评价项目,利用IF( )函数,分析小强花钱多却不知花到哪里去了的原因,帮他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2、评价(5分钟)
①自我评价
②小组评价
1、学生分组合作、自主拓展研究
2、通过评价找出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归纳
总结
1、函数的定义;2、常用函数的用法
通过讨论,归纳总结
教学
反思
本节是关于excel2003中函数应用方面的知识,难度不大,学生通过自学教材内容就可以掌握,其中需要准备好大量的素材供学生练习使用,尤其是数据填充方面的训练题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