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2 怎样用电才安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过载、短路和触电的原因及其危害2知道安全用电常识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测算和实验展示,知道过载的原因及其危害2通过观测实验,知道短路的原因及其危害3通过日常生活事例,知道触电的原因、危害和用电常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安全用电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探究电路过载的原因,安全用电常识【教学难点】短路现象的分析,触电原因的分析【课前准备】电路板、插头、自动空气开关、排插、电线、电灯、大功率电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导入新课问题引入:电的广泛使用为我们带来了便利,但安全用电问题也同样重要.情景引入:如果你家突然没
2、电了,而邻居家还有电,那会是什么原因呢?(学生进入情景)进行新课一、防止过载1.提出问题:“跳闸”是因为家庭电路中的电流过大,那么,电流过大的原因是什么?(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2.实验展示:按下图接好电路,在电路中接入宽度为23 mm、熔断电流为23 A的铝箔纸条;断开开关,在小灯泡的两端并联功率较大的灯泡,然后闭合开关,观察现象.(观察实验并思考)3.提出问题:(1)什么是过载?(2)电流与电功率有什么关系?(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得出:(1)过载是指用电器总功率过大,导致电路中电流过大的现象.(2)根据公式I可知,当电压U一定时,电功率P越大,电流I越大)二、切莫短路1.提出问题:什么是短路?
3、(学生看书后回答:短路是指火线未经用电器直接与零线相接触的现象)2.讨论哪些情况会造成家庭电路短路?学生讨论后归纳:火线与零线直接相通、用电器内部火线与零线相碰(如灯座、插座、插头等)、导线连接处绝缘皮老化导致火线与零线相碰等都会造成家庭电路短路3.演示活动:认识短路的危害.(学生观察实验)4.提出问题:(1)为什么短路时电路中电流很大?(2)家庭电路发生短路时用电器会不会烧坏?(学生思考、交流并回答:(1)由欧姆定律I可知,由于导线的电阻很小,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非常大,会产生大量的热,使导线的温度急剧升高,很容易造成火灾.(2)家庭电路发生短路时,用电器中几乎没有电流通过,所以不会烧坏用电器
4、)三、避免触电(一)触电的原因1.提出问题:(1)人为什么会触电呢?(2)所有的电流都会使人触电吗?(3)金属外壳的手电筒中,小灯泡的电阻约为8 ,接2节电池时产生的电流远超过300 mA,人为什么不会触电呢?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出低压触电是人直接或间接与火线接触,使电流通过人体造成的.(学生阅读教材并讨论交流)拓展:小鸟站在高压线上为什么不会发生触电事故?(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高压电对地的电压很高,但小鸟两脚间的电压很小)(二)触电方式1.阅读教材并讨论:(1)人体触电有哪些方式?(2)怎样避免触电的发生?2.交流生活中看到的有关高压线的现象(一般离地很高,远离建筑).3.总结:(学
5、生讨论后归纳)低压触电有两种方式:单线触电和双线触电.高压触电有两种方式:高压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 (三)触电急救观察下图,如果发生触电应怎么办?(学生讨论后归纳: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断开总开关或用干木棒等绝缘物将电线挑开,使人体与火线分开)(四)避免触电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点名学生回答有关触电现象和电器安装要求的问题,并找出避免触电的方法.(学生发言,指出教材图中说明的问题,并总结出安全用电的几项要求)2.提出问题:三脚插头中的三只脚一样长吗?为什么接地线的那只脚要长一些?(学生观察三脚插头,思考并回答问题:在三脚插头插入插座的过程中,接地线首先接通,将电器外壳的电导走,防止触电)总结
6、评估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能力方面的总结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同学交流,领会学习内容)课后作业教材第47页“自我评价与作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在观察实验现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同时,也要提醒学生与同伴交流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总结归纳的能力.让学生养成对所学的内容及时巩固、消化、梳理的习惯.教学小结【板书设计】第二节 怎样用电才安全一、防止过载二、切莫短路三、避免触电1触电原因:直接或间接触到火线2触电形式:单线触电、双线触电3触电急救:切断电源或挑开电线四、安全用电原则1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2电器安装符合国家规定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