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5 机械效率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第1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及它们之间的联系;2、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计算公式,知道机械效率的物理意义;3、知道机械效率与功率无关。重点机械效率的概念和有关计算难点机械效率的概念和有关计算教学过程复备一、新课导入1提出问题:小明利用动滑轮把木料拉上四楼时,手拉绳做的功与动滑轮对木料做的功相等吗?2怎样探究这个问题?二、活动:再探动滑轮1设计实验方案:用手通过一只弹簧测力计拉一个动滑轮,沿竖直方向匀速缓慢提起重为G的钩码。2为了探究上述问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手对绳的拉力F、手移动的距离s、钩码的重力、钩码上升的高度h。3改变钩码的数量
2、,重复上述测量。4设计表格,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实验次数手的拉力F/N手移动距离s/m钩码重G/N钩码上升高度h/m1235分析实验数据:手拉绳所做的功与动滑轮拉钩码所做的功是否相等?哪一个做的功多一些?你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三、关于机械效率的概念1几个基本概念:有用功W有用_将重物提升一定高度所做的功额外功W额外_克服摩擦力和克服动滑轮重力所做的功总功W总_手的拉力对动滑轮做的功分析: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_是有用功,_是额外功;如果桶掉到井里,捞上的桶里带了一些水,_是有用功,_是额外功2三者之间的关系:3机械效率的概念:物理学中,将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即: 计算
3、公式: 4注意:对于实际机械,由于总是有额外功存在,1。四、例题与练习1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效率可以提高到100% B、机械效率总小于1C、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高 D、机械效率越高,有用功就越多2如图,动滑轮重为G动,物重为G,利用动滑轮将物体匀速提升h,提起物体所做的功Gh叫做 ,提起动滑轮所做的功G动h叫做 ,拉力F做的功Fs叫做 ,定滑轮的机械效率表达式= = 3起重机在20s内把重物匀速提到楼顶,起重机所做的总功是4104J,额外功是1.6104J,则起重机的总功率是_W,机械效率是_。4某人用右图所示的两种方法分别将同一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摩擦和绳重,他所做的有用功W甲 W乙,额外功W甲 W乙,两种装置的机械效率甲 乙。(选填“” “=”或“”)板书设计五、机械效率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2、机械效率的定义3、机械效率的公式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