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二节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熔化是吸热过程。学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学会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物理图像的方法。能分析图线的物理意义。
2、认识汽化是吸热过程,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3、理解升华是吸热过程。
4、能利用熔化、汽化、升华吸热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5、能用分子动理论初步解释熔化、汽化、升华的吸热过程。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对海波和石蜡熔化过程的实验探究,掌握熔化、汽化、升华三个物态变化过程吸热。
难点:用分子动理论对物态变化过程进行初步解释。
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 教师用: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锥形瓶、玻璃片、碘
学生两人一组,每组:海波、石蜡、试管(2支)、烧杯(2个)、热水、温度计(2支)、酒精、棉花、细线
教学设计
引入新课
炎热的夏天,有的同学为了凉快就在地上洒些水;有的同学喜欢吃冰棍来解热;也有的同学用扇扇子来解热;还有的同学用水洗脸来解热。这里面有什么科学道理呢?
进行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一、熔化与吸热
讲述:固态、液态、气态统称为物态
通常把固态、液态、气态下的物质分别称
为固体、液体和气体。在一定条件下,物
质的这三种状态是会转化的。
问:从前面探究冰的熔点可知,当晶
体熔化时,温度不变;但若停止加热,熔
化过程就会停止,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
们仔细观看课本图10-15及课本上的解释
后作出回答。
教师总结补充。
讲述:下面我们通过实验对这个问题
进行探究与验证。
讲述:取两只较大的玻璃试管,分别盛
装粉末状海波及石蜡,将试管放在热水杯中,
逐渐补充温度较高的开水来作热源。然后仔
细观察、记录(从海波、石蜡熔化时开始),
作出图线。
巡回指导
问:所作曲线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教师补充
讲述:停止加入热水,石蜡和海波的熔化
过程会怎样?
问:实验结论是什么?
二、汽化与吸热
问:沸腾是同学们最常见的汽化现象,你
能用分子动理论作出解释吗?请阅读课本图
10-18后,作出解释。
教师补充、完善。
问: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请你
结合生活实例予以说明。
教师补充、完善
问:课本图10-19中包含了哪些科学道理?
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知道沸腾的过程需
要吸热,那么蒸发需不需要吸热呢?
请同学们举出生活中的实例予以说明。
请同学们完成图10—21实验,实验的结论
说明了什么?
问蒸发和沸腾有哪些相同点?哪些不同点?
教师补充完善。
三、升华与吸热
请同学们阅读第一自然段后,回答什么是
升华。
讲述:自然现象中有许多是升华现象,
同学们能够列举三例升华现象吗?
讲述:同学们从上面的实验可以看出,
演示图10-23所示的实验。
升华需要热量,这个特点在生活和生产中有
着广泛的应用,图10-24就形象地描述了这
一点,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小结
组织学生进行小结
作业
课本p12页 1
学生听讲
学生看书、思考后
回答问题
听讲、记忆、思考
组装仪器,进行实验
学生回答
学生实验
学生回答
学生阅读、思考、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发现
回答问题
思考、回答
学生完成实验,归纳实验结论
学生回答
学生看书,回答
学生思考、回答
观看现象、解释现象
学生思考、回答
小结本节内容
培养学生分析问
题的能力
由学生完成实验,
可以培养学生的
实验能力
理解物理模型的
意义
培养学生归纳问
题的能力
理论与生活密切
联系
培养学生发现问
题的能力
通过比较,加深理解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一、熔化与吸热
熔化为吸热过程,晶体熔化,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停止加热,熔化停止
二、汽化与吸热
汽化 沸腾
蒸发
影响蒸发的因素 液体温度
液体表面积
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
蒸发与沸腾 相同点 都属于蒸发现象
都吸热
不同点 发生的温度
发生的部位
有无气泡
三、升华与吸热
升华吸热:人工降雨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