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题
8.3摩擦力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知道什么是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2. 通过研究,了解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3. 知道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4.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具体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难点: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
教学方法
1. 通过实验能发现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
2. 通过探究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有初步的收集信息的能力。
3.研究自行车上的摩擦认识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
教师:一杯米、筷子、水
学生:木块、弹簧测力计、毛巾等。
教 学 程 序 设 计
二次备课
一
引
入
课
题
二
教
学
过
程
二
教
学
过
程
二
教
学
过
程
观察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现象的图片,思考以下问题:
①手为什么能拿住物体?
②粉笔能在黑板上写字、黑板擦能擦黑板都是因为什么?
③扑克牌为什么能立起来?
④传送带为什么能运送货物?
上述事例都与什么现象有关?(摩擦现象)
一、摩擦力
生活中还有那些常见的摩擦现象?
(活动1)用手拉静止在桌面上的木块(或铅笔盒等)
①物体受力而没有被拉动
②物体被拉动后仍需要继续用力
上述现象说明什么?
(活动2)体验摩擦力的存在
①用手按在桌面上并向前用力
(相对于桌面静止)
②用手按在桌面上并向前用力
(相对于桌面运动)
在上述活动中,手相同的感觉是什么?两次体验的不
同之处在哪里?这两种情况中手受到的摩擦力分别叫做
什么摩擦力?
1. 静摩擦力:
物体在将要运动时,接触面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做
静摩擦力。
2. 滑动摩擦力:
物体在滑动过程中,接触面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做
滑动摩擦力。
3. 产生条件:物体将要运动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
观察图片,猜想摩擦力产生的原因。
想一想:
①摩擦力有没有大小?(举例说明)
②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 想:
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因素有关。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
需要解决的问题:
①怎样改变压力的大小?
②如何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③怎样测量摩擦力的大小?(见课本P49“信息快递”)
实验器材:木板、木块、弹簧测力计、砝码、毛巾等
(活动3)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表格:
次数
接触面材料
压力(N)
摩擦力(N)
1
木板与木板
4
0.8
2
木板与木板
6
1.2
3
木板与毛巾
6
2.5
结论:
①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②比较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
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 压力大小
2.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想一想:
①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中存在摩擦?
②这些摩擦现象中哪些是有害的,哪些是有益的?
③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有哪些?
三、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1.增大摩擦:
(1)增大压力
(2)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减小摩擦:
(1)减小压力
(2)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接触面的光滑程度)
(3)变滑动为滚动摩擦
(活动4)探究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的大小
现象: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
分析:可见,利润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这就是所有的车辆都安上轮子的道理,机器的转动部分安装滚动轴承,轴承内圈和外圈之间装有很多光滑的钢球或钢柱(展示轴承),这样,转动时的滚动摩擦非常小。
(4)使互相接触的摩擦面彼此离开
加润滑油可以在摩擦面间形成一层油膜,运动部件只在油膜上滑动,减小了摩擦,利用压缩气体在摩擦面之间形成一层气垫,使摩擦面脱离接触,可以使摩擦变得更小。气体轴承、气垫船就是利用气垫来减小摩擦的。
研究自行车上的摩擦:
(1)那些部位存在摩擦?
(2)那些摩擦是有益的?
(3)那些摩擦是有害的?
(4)如何增大和减小摩擦?
想象:如果没有摩擦会怎样?
课堂练习:
1、请指出下列各事件中分别是为了增大摩擦还是减小摩
擦?各用了什么方法?
(1)在北方雪后的马路上撒灰渣
(2)自行车轴要装滚珠轴承
(3)自行车轴要注入润滑油
(4)收录机的旋钮上刻有花纹
(5)体操运动员在上器械前,常在手上涂些镁粉,防止手从器械上滑落
(6)在传送带传动中,要把皮带张紧
2、假如没有摩擦,下列哪种现象是不可能发生的?( )
A、 地面上滚动的球很难
B、 手拿不住笔写字
C、 人可以在地面上行走如飞
D、用吹灰之力就可以将火车沿铁轨推动
三、思考与作业
补充练习
四
教
学
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