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背景
本章内容主要是电学的两个基本概念—电压和电阻,是电学的基础知识,同时为下一章欧姆定律的学习作好概念上的准备。
电压的概念历来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难点,这是因为,在初中物理学习的知识体系中我们还无法讲清楚“电压”是什么,而只能通过学生生活中的感知直接给出“电压”一词。电阻的概念,就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说,不像电压那样直接,但可以通过设计演示实验和联系生活实际定性加以认识。
本章设有三个重要实验,一是探究串联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二是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三是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在实验中强调要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注意利用学生对原有知识的认知,使其与新知识之间进行比较从而达到实验的设计初衷。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知道电压、电流和电阻,会使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探究串联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以及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教学目标:
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知道电压、电流和电阻。
3.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会连接简单的串联和并联电路。说出生产和生活中采用简单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实例。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特点。
4.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内容
章节
课程内容
课时
提示
电压
电阻
第1节 电压
1
注重电压表的使用
第2节探究串联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
1
注重实验的概括推理
第3节 电阻
1
运用控制变量法
第4节 变阻器
1
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
●实施
1.课程资源
(1)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物理》。(2)网络资源:科学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信息。推荐网站:“人民教育出版社官网”(
2.实施策略
(1)教学方式:利用班班通资源,结合教材,进行启发式教学,通过教师的点拨和师生互动交流,讲练结合,合作式学习,利用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相结合, 进行物理教学。
(2)学习方式:利用导学案进行自主式学习,通过观察和分析,进行小组交流,班级展示通 过运用操作、课堂问题回答和课堂练习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3)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喜欢物理;注意提优、补差,同时促进中等同学的进步;坚持“阶段清” ,及时反馈教学情况,及时改进教学。
(4)课堂教学中注重思路教学,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领悟和学会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
(5)注重探究题的训练
●评价
(一)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1、利用课堂提问、课堂练习进行评价。
评价依据:是否能积极回答问题,课堂练习是否顺利完成。
评定等级:优、良、合格、不合格。
2、利用家庭作业反馈学习情况,建立错题集。
评价依据:是否及时上交,是否独立完成,是否干净工整。
评定等级:优、良、合格、不合格。
(二)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
1、课堂提问检验基础知识。
2、演板和提问检验基本技能。
3、书面作业和卷面测试反馈教学效果。
评价依据:是否积极参与活动,是否能设计实验步骤、正确记录实验数据;是否能结合数据分析实验现象、对实验结论进行评估。
评定等级:优、良、合格、不合格。
(三)教师教学行为评价
1、通过课堂效果评价教师行为。
2、通过学生作业评价教师行为。
3、通过学生和家长意见评价教师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