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年级物理下册《7.2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教案1 (新版)粤教沪版-(新版)粤教沪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908347 上传时间:2025-01-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下册《7.2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教案1 (新版)粤教沪版-(新版)粤教沪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7.2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教案1 (新版)粤教沪版-(新版)粤教沪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2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学生分析】 学生对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较多的生活体验和认识,在小学数学中也有计算,但只习惯于运动时间相同时,比较路程来判断物体运动快慢或运动路程相同时,比较时间来判断物体运动快慢,但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时,就存在困难,很容易让学生困惑,无从下手。【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以生活中机械运动为例,从简单到复杂,通过对物体运动快慢的分析比较,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和初步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授课时间】1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2) 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3) 理解速度公式,能用速度进行简单的运算; (4)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 实例分析、对比、讨论; (2) 初步体会双元相关物理量建立的一般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结合刘翔获得奥运会冠军的事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熟练的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难点:探究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由特殊方法上升到普适方法。 【教学过程】 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分析教材P43活动一中的图片,并提问: a图中,此时谁游的最快?是怎么比较出来的? b图中,此时谁游的最快?是怎么比较出来的? 学生讨论,可以得出比较快慢方法:①相同时间比路程 ②相同路程比时间 教师引导概括: 在相同的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就运动得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越短,它就运动得越快。 接下来将已板书好例题的小黑板拿出,并提问,谁能马上判断出谁快谁慢? 第一组:鹰捕鱼时0.1秒就能飞出5m,箭鱼能在0.1秒内游出2.8m; 第二组:蜗牛1h只爬出5.4m,树獭爬5.4m竟要用27 s; 第三组:汽车在120s行驶3600m,飞机在2s飞行1000m。 学生回答: 比较鹰和箭鱼时,是看它们在0.1s里运动的距离,鹰在0.1s内飞出了5m,比箭鱼的 2.8m快; 比较蜗牛和树獭是看它们爬出5.4m用多少时间,蜗牛用了1h,而树獭用了27s,所以树獭快; 学生在比较汽车和飞机快慢时遇到了困难。可能有的说汽车跑得快,因为它走了3600m,有的说飞机跑得快,因为他只用了2s。也有同学在发现不同时间和不同路程,而无从下手。 教师:还能用上述的两种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不能,因为它们在不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也不同。 教师:可是在生活中常常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怎么来比较运动的快慢呢? 学生一时回答不出问题 老师提示:那么它们在一分钟内谁走得远呢? 学生计算得出:汽车一分钟行使1800m ,飞机一分钟行驶30000m,1800小于30000,所以,飞机行驶的快! 老师得出结论总结:对于不同时间内通过的不相同路程的运动,我们是不是都可以用 每一分钟或者每一秒钟,甚至每一小时他们通过的路程来比较他们的快慢呢? 这里比较快慢所用方法类似前面所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即“单位时间比路程” 学生明白了可以这样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可是到底该怎么叙述还是有困难。 二、速度及其计算公式 物理学中就引进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物理量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就是通过的路程除以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这样就可以比较它们的快慢了。 用物理语言应该这样来描述速度: 物理学中,把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 用s表示物体运动所经过的路程,t表示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用v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就有 速度=(路程)/(时间) v=s/t 引导学生说出其物理意义、数值和单位。 速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国际单位中,路程的单位是米(m)。 时间的单位是秒(s),所以,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例如汽车在1s通过了10m记作“10m/s”,飞机1s通过500m记作“500m/s”。 教师:生活中还有哪些速度单位呢?比如汽车的速度单位是什么呢?和米每秒有什么关系? 学生;有千米每小时或者公里每小时。可表示为km/h,也就是一小时行驶了多少千米。 教师提示:1km/h=1000m÷3600s=5/18m/s;1m/s=(1/1000)km÷(1/3600)h=3.6km/h 教师:现在你们能用我们刚学的速度公式把小黑板上的六个物体运动速度计算出来吗? 学生计算出来: 鹰捕鱼是50m/s,箭鱼是28m/s; 蜗牛是5m/h,树獭是0.2m/s; 汽车是30m/s,飞机500m/s 在比较蜗牛和树獭快慢,不同单位的速度大小时遇到了困难。 提示单位不同时,没有办法比较大小,是否可以化成一个单位呢,比如国际单位。 学生经过统一单位,得出蜗牛的是0.0015m/s,单位都保持一致,可判断谁最快,最慢。 再让学生看到教材P47信息浏览,物体运动的大致速度,不要求学生都记住,让学生在脑海里有一个各种物体运动速度的数量级的印象。 同时结合运动员的速度通过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夺金,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再让学生看到教材P45例题,让学生自己分析并灵活运用速度公式,进一步加深对速度的理解。 教师提示:题目问的是什么问题?求的是哪一个物理量? 若要求这个物理量,必须要知道其它哪些物理量? 能从题干中找出这些要知道的物理量吗? 教师:你们能自己分析回答出来吗?(鼓励学生多思考) 学生:能,第一问要求客机1min飞行的路程s,要求出路程s必须要知道客机飞行的速度v和时间t,这些物理量都可以从题目中直接找到,将其代入速度推导公式: s=vt=990km/h×1min=990km/h×(1/60)h=16.5km 注意:(1)v、s、t必须对应;(2)单位必须统一; (3)符合计算题解题格式——已知、求、解、答四步必须明确。 三、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路线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在直线运动中,按照速度是否发生改变,又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两种直线运动。 让学生仔细观察活动二中小车在各小段路程、时间,并计算出对应的速度。相互讨论,算出的速度值有什么特点。 请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物理学中把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四、课堂小结 同桌两位同学相互提问: 1、生活中我们是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2、物理学中是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又是怎么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 3、速度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单位是什么? 4、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有什么特点? 【课后作业】 自我评价与作业:第2、4题 【教学反思】 教学活动要有组织,有启发性,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所以教学过程应当是精心设计一系列典型而容易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得出速度的概念、公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对比常见物体运动速度,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行观察,在观察中学习并思考。 【板书】 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 二、速度 三,匀速直线运动 ①相同时间比路程 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 ②相同路程比时间 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v=s/t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