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中访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荫营联校 千亩坪小学 贾 夏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3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语,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构思,感受作者的心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教学难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章写景状物的技巧(细心观察、用心领悟、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学习运用。教学过程:1、导语:上节课,我们跟随李汉荣先生拜访了山中的众多好朋友,他们都是谁呢?(学生回顾课文内容)2、师:大自然是人类的家园,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是人类的朋
2、友。请你带着自己的体会将课文朗读一遍。(学生自由读课文)作者本是进山看景,但他却说是“山中访友”。他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去的呢?3、(出示句子: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4、请你说说为什么作者会有“满怀的好心情”呢?预设:因为他们早就是朋友了,是一种期望,以前一定也去拜访过,每次都带给作者好心情,这次也不会例外。5、访问之后,作者如愿了吗?我们一起看看作者归来时的心情怎样?(出示句子:我轻轻地挥手,告别山里的朋友,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还带回一路月色。)6、作者去时“满怀的好心情”,归时仍是“满怀的好心情”,你能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感
3、受到作者的好心情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近距离感受作者的那些友人是如何带给作者好心情的?7、精读段落:(逐一出示)(1)、古桥:这是怎样的一位朋友?作者是怎样和他交流,在叙述时人称有无变化?如果有,请揣摩一下变化的原因,并思考变化时应注意的问题。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在书上画一画。(抓住“德高望重”一词,注意人称变化)(尝试把“你”改成“他”来读读体会)(默读画句,读后小组交流自己意见。)师小结:在作者心中,古桥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者把老桥当做人来写(板书:拟人手法),由第三人称转为第二人称的写法(板书:第二人称),如同和人面对面交流,显得亲切自然。把自己对老桥的敬佩和赞美,生动地传达给了我
4、们。这样的一位老人怎能不带给人好心情呢?(回扣“满怀的好心情”)(2)、树林里:作者不仅把林中的一切当做自己的朋友,当他进入树林,看到一棵棵树的时候,他把自己也想象成了一棵树,生根长枝。请同学们读一读有关的句子,体会当时作者是怎样的一种感受?(生自由读句体会)(抓住:“知己”“人树相融”来理解)师小结:人与树不仅是朋友,而且已融为了一体。这种奇特的想象带给我们多么美妙的一种情境啊!怎能不让人“满怀好心情”呢?(回扣)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一起再来读一读。(3)、这山中的一切:作者还写了哪些朋友?是如何描写的?这些朋友又是如何带给作者好心情的呢?(读第五、六自然段。结合学习前面语段的方法学习。)师
5、小结:反问句加强语气,有一种自豪之感。全部用“你好”(第二人称)一一问候,倍感亲切。多处使用问句,增加了与朋友之间的亲近感。这里的每个朋友都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好。(回扣)(读课文体会)8、师:课文学到这里,我们再回过头来思考,就能明白作者为什么会带着满怀的好心情了?预设:当他走进山中,是把山中的一切当成了人,是作者把山中的一切看成自己的朋友,这首先是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作者看来大自然当中的一切是那么的美好和纯洁。作者带着这样一份感情走进山中,轻易就与大自然融为了一体,从而使自己得到了满怀的好心情。当人与大自然能够和谐相处,大自然也必定带给人类最美好的回报。9、作业:(1)、文章体现了人与自然一种怎样的关系?(2)、讲述自己一次与自然美景亲密接触的经历。(3)、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到三个部分,背诵下来。(4)、仿写一个片断,表达你对自然的热爱和由景物而引发的思考。10、板书: 山中访友 李汉荣热爱大自然 拟人手法 亲近满怀的好心情 第二人称 亲切想象奇特 美妙大自然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