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中访友教学设计黑龙江省柴河林业局第一小学 赵元芝【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能力目标:鉴赏文章新奇丰富的想象美,学习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并能从中悟出生活哲理.【教学思路】教材第三单元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色彩斑斓的自然风景画,这里有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语言.课文山中访友是一篇想象丰富,充满童心童趣,颇有浪漫色彩的美文,在教学过程中力图通过落实读,品,悟,探,练五个环节,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由品读文章语言上升到对文章写作思路内容的探究,进而实现对文本的解读,摹写和生活的再创造,并
2、从中贯穿,落实德育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出示课件 ) 欣赏唐诗:山居秋暝(王维)师:唐代诗人王维以清晰,秀雅的文笔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卷,令人陶醉.而当今著名散文作家李汉荣的山中访友与之恰有异曲同工之妙,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在作者的引领下走进山林,走进幽谷,走进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去探访山中的众朋友.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读文本: (课件出示阅读要求)1,速读全文,扫清字词障碍,感知课文内容;2,自由选择语段,表演诵读,尽量读出感情;3,作者进山看风景,访问了哪些朋友明确:古桥,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蚂蚁,归鸟.
3、三,揣摩词句,品读文本:1,你最欣赏文中的哪些词,句或语段 读给大家听一听,并说明喜欢的理由.2,就你最欣赏是一个句子进行仿写.示例:走出门,就与含着露水和栀子花气息的好风撞个满怀这一句中,一个撞字富有动态,既赋予风以人的情趣,又表现出我的欣喜之情.四,强化内涵,领悟文本1,作者与大自然是那样的贴近,关系是如此的密切,他分别赋予了这些朋友以怎样的人格色彩 又从中获得了哪些人生启示(课件出示)示例:古桥老朋友德高望重启示:做人要有持久,坚韧的灵魂示例:云雀弟弟纯洁少年不说是非启示:用淳朴善良的爱心待人,不要搬弄是非2,你在自然界中有哪些好朋友 从他们身上你曾获得哪些教益 模仿作者的写法试举一例.
4、(课件出示)示例:蜘蛛在风雨中坚持结网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五,质疑问难,探究文本:精读课文,你还能从文中挖掘出哪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合作探究,质疑问难)(课件出示)问题示例:1,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看了一路风景.可作者为什么说是山中访友 而不是林中观景2,本文突出的艺术特色是什么3,第八段顺便还带回一路月色交代了什么内容六,迁移训练,摹写文本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和作者一样到大自然中去放飞心灵,与山川草木,花鸟鱼虫对话,你会发现生命原来竟是如何的美丽.示例:假如你是大自然中某一景物,请以我的口吻,设置某种情景,揣摩景物的所思所想所感写一段话.(课件出示)示例:松树的故事我, 是松树,一棵真正的松树,不是温室中的娇花!松的血脉决定了我要活下去,并且能活下去.面对崔巍的群山,面对翻腾的云海,面对初升的太阳,我庄严地宣告: 学荆棘,将根深深地扎入山体;学岩石,在风吹雨打中巍然站立:学小草,用绿色装点脚下的土地.我坚信:伟大的造物主从不吝惜向强者伸出双臂!七课堂小结: 毛泽东主席曾在他的一首词中这样写到: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境界.其实,人,动物,植物都是大地母亲的孩子,世界因多彩而精彩.同学们,让我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共同营造一个美好的地球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