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重点国有林区多维相对贫困测度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90214 上传时间:2024-03-1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点国有林区多维相对贫困测度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重点国有林区多维相对贫困测度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重点国有林区多维相对贫困测度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重点国有林区多维相对贫困测度研究成林辑 朱洪革 刘本双(东北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哈尔滨 吉林森工三岔子林业有限公司 吉林 白山)摘要:基于 年重点国有林区民生监测数据 采用 双临界值法和熵值法 利用经济、社会发展、生活水平 个维度共 个指标对重点国有林区多维相对贫困进行测度研究 结果表明:在重点国有林区约 的国有森工企业处于多维相对贫困 其中 为轻度多维相对贫困 居住条件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对重点国有林区相对贫困影响最大 重点国有林区的社会保障较好、受教育程度较高 但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居住条件还有待提高 为了实现共同富裕 重点国有林区应提出相对贫困线和确定相对贫困识别标准 提升经济内生动力

2、、增加职工家庭收入、提高公共服务标准、改善民生状况关键词:重点国有林区 多维相对贫困 双临界值法 熵权法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年中国实现全面脱贫 向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为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在全面推进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集中治理相对贫困问题 相对贫困不仅是收入相对差距或福利相对差距的一种贫困类型 还是一种社会贫困的表现方式 更是强调一种脆弱性、被排斥等社会层面的相对剥夺感 最直观的表现为收入差距、权利和机会的不平等以及制度政策的差异 国内大部分学者在识别相对贫困群体时沿用欧洲学者的做法 以收

3、入为核心测度相对贫困 将家庭收入或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的一定比例作为相对贫困线识别相对贫困群体 也有学者从缩小城乡差距出发 提出分城乡计算的相对贫困线 关于相对贫困治理路径 有学者认为要重点关注返贫治理和政策衔接提出将乡村振兴政策与相对贫困治理有效衔接 提升相对贫困群体行动上和精神上的发展能力 综上所述 国内学者基于收入贫困维度对相对贫困问题的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 但基于中国的发展实际来看 单一的收入维度已经不足以衡量相对贫困问题 在测度和解决相对贫困时应建立教育、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多维度的相对贫困测度指标体系 重点国有林区地处中国东北部是中国天然林面积最大且分布最集中的国有林区 受地理位置、

4、经济基础、人文环境和政策实施等因素影响 重点国有林区民生发展受限 林区职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存在明显差距 收入相对贫困问题成为阻碍重点国有林区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挑战 因此 以重点国有林区为研究对象开展多维相对贫困研究 分析重点国有林区相对贫困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从而促进重点国有林区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 数据与方法 多维相对贫困测度指标体系构建相对贫困的核心内涵是收入差距和分配不均 但随着经济发展 相对贫困问题呈现出多维性特点第 卷 第 期 年 月出版 林业经济问题 收稿日期: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委托项目()

5、作者简介:成林辑()男 黑龙江宁安人 硕士研究生 从事林业经济理论与政策方面的研究()通信作者:朱洪革()男 黑龙江哈尔滨人 教授 博士 从事林业经济理论与政策方面的研究()单一维度的收入差距已无法衡量群体间和区域间的相对贫困程度 因此在构建多维相对贫困测度指标体系时 应考虑不同地区之间人文环境和消费水平的差异 从而选择合适的测度指标 基于重点国有林区贫困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 考虑到测度指标的适用性、代表性以及数据的可获取性 主要从 表 重点国有林区多维相对贫困测度指标体系 维度指标计算方式经济 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家庭总收入家庭人口数就业率()年就业人数(就业人数待业人数)社会发展人均受教育

6、年限(年)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养老保险参保率()参保人口政策规定应参保人口医疗保险参保率()参保人口政策规定应参保人口信息获取()接入互联网家庭总家庭数生活水平生活燃料()拥有天然气家庭数总家庭数饮用水()自来水入户数总家庭数居住条件(/人)家庭拥有房屋面积家庭常住人口数 说明:政策规定应参保人口为 周岁及以上人口减去其中全日制在校学生和现役军人两个方面考虑选对测度维度和指标进行选取:一是参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的多维贫困指数中所包含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标准 个维度 二是参考文献在衡量中国多维相对贫困标准上所采用的经济、社会、生态等维度 以及涉及教育、医疗、环境等指标 最后 结合重点国有林

7、区的发展实际 最终选取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活水平共 个维度 个指标(表)数据来源 年 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和东北林业大学联合开展“东北国有林区民生监测”活动 采用随机抽样和等距抽样相结合的方式 对重点国有林区 个国有森工企业进行问卷调查 首先 依据等距抽样原则在每个国有森工企业选取 个林场和 个社区 然后 通过随机抽样每个林场选择 个受访家庭、每个社区选择 个受访家庭 共计 个样本数据 调查总样本户数为 最后 剔除 个户主退休状态的样本 最终有效样本数为 个 样本有效率为 截至 年 该项目已形成包括 年重点国有林区 个国有森工企业职工家庭民生状况的调查数据库 包括职工家庭收入、消费情况、就业情况、

8、教育年限、住房情况、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各项指标 数据处理相对贫困是一个具有多维性的复杂社会现象 已有研究表明仅关注收入贫困是不充分的 相对贫困与绝对贫困相比具有明显的多维性 并由单一维度的收入贫困转向多维度的相对贫困 双临界值法是一种测量多维贫困的方法 先是对每个维度内指标设定贫困临界值 判断样本数据每个维度的指标是否处于贫困状态 然后设定各个维度的临界值 以判断多维贫困程度 按照指标维度多维相对贫困指数这一顺序进行三级加总计算 可用于多维相对贫困测度研究 测算评价指标相对贫困临界值由于重点国有林区职工及其成员均属于城镇人口 所以对各指标的相对贫困临界值选取时 选用 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全

9、国城镇指标数值与 年重点国有林区实际情况进行对比研究 并使用各指标数值的 作为多维相对贫困指标体系中各评价指标的相对贫困临界值()为直观判断重点国有林区各指标的相对贫困状态 利用 双临界值法 对高于相对贫困临界值的评价样本赋值为 视为该评价指标的非相对贫困样本 否则为 重点国有林区多维相对贫困测度中 所有样本数据均为重点国有林区职工家庭 为确保数据之间存在可比性、测度的严谨性 故样本中各指标数值均选自 年“东北国有林区民生监测”项目的调查数据 反映的是 年重点国有林区的实际情况 综上所述测算 个国有森工企业的指标是否处于贫困状态 式中 表示 年国有森工企业 指标 的实际数值 表示 年国有森工企

10、业 指标 的相对贫困数值 林 业 经 济 问 题 第 卷 确定指标权重多维相对贫困的测度需要充分考虑各维度指标的权重问题 常见的多维贫困和相对贫困指标赋权的方法有等权重法、多重应对分析法以及熵权法等 其中 熵权法降低了主观人为因素对指标赋权的影响 因此 在数据标准化的基础上采用熵权法对各指标权重进行赋值 ()()()()式中 表示国有森工企业 的测度指标 的标准化数值的信息熵 表示国有森工企业 的测度指标 标准化后的数值 表示国有森工企业 的测度指标 的权重值 测算多维相对贫困指数根据各评价指标的相对贫困数值(或)和权重值 测算重点国有林区 个国有森工企业的多维相对贫困指数 并参考文献划分相对

11、贫困程度 非相对贫困 轻度多维相对贫困 中度多维相对贫困 重度多维相对贫困 式中 表示国有森工企业 的多维相对贫困指数 表述国有森工企业 的多维相对贫困等级 结果与分析 重点国有林区相对贫困呈现多维度特点对重点国有林区进行多维相对贫困测度 发现 年部分国有森工企业在经济维度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发展维度的信息获取、生活水平维度的生活燃料和居住条件这 个指标上的相对贫困数值低于相对贫困临界值()(表)仅存在轻度和中度多维相对贫困 不存在重度多维相对贫困情况表明重点国有林区相对贫困群体的致贫风险呈现出多维度的相对贫困状态 且多存在于经济维度和生活水平维度表 重点国有林区多维相对贫困测度结果 指标/

12、国有森工企业数量分布/个 人均可支配收入 万元 就业率 人均受教育年限 年 养老保险参保率 医疗保险参保率 信息获取 生活燃料 饮用水 居住条件 为进一步揭示重点国有林区相对贫困样本的状况 利用相对贫困临界值作为断点 将重点国有林区的相对贫困类型划分为非相对贫困和多维相对贫困 并依据多维相对贫困指数进一步划分出轻度多维相第 期 成林辑等:重点国有林区多维相对贫困测度研究 表 重点国有林区多维相对贫困群体对比 指标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信息获取/生活燃料/居住条件/非相对贫困 临界值 轻度多维相对贫困 中度多维相对贫困 对贫困和中度多维相对贫困 将轻度及中度多维相对贫困样本低于临界值的指标均值与非

13、相对贫困样本指标均值进行对比发现(表)重点国有林区非相对贫困样本与多维相对贫困样本的各指标均值存在显著的组间差距 多维相对贫困群体的内部也进一步分化 但并不意味着多维相对贫困群体每个指标都存在相对贫困 重点国有林区多维相对贫困成因剖析对重点国有林区多维相对贫困的成因分析 是建立解决多维相对贫困治理机制的重要依据 也是缓解重点国有林区多维相对贫困的基础和前提 相对贫困的成因由 个方面构成 分别是主观认知、禁伐影响和不均等的公共服务 主观认知产生相对剥夺感重点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后 仍有 个(居住条件 )国有森工企业的人均住房面积低于相对贫困临界值(表)在主观认知上重点国有林区职工家庭对民生基础保障

14、产生心理落差 由此产生了相对剥夺感 相对剥夺感是相对贫困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重点国有林区职工家庭主观认识上的心理落差产生的相对剥夺感更是重点国有林区多维相对贫困的成因之一 从经济学角度看“相对剥夺感”是弱势群体通过与对照群体相比 使得相对贫困群体处于一种相对的匮乏状态 从而凸显出来的一种心理落差 重点国有林区各国有森工企业职工及职工家庭长期居住在林区 虽然拥有城镇居民的身份 但相应的社会保障并未完全得到落实 禁伐影响导致相对贫困由重点国有林区多维相对贫困测度结果可以看出(表)截至 年 重点国有林区仍有 个(人均可支配收入 万元)国有森工企业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相对贫困临界值 根据调查数据和已有

15、研究发现 工资性收入是重点国有林区职工家庭收入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主要来源 且工资性收入主要来源于天保工程资金和森工企业创收资金 在实施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政策后 依靠林木采伐和销售获取收入的国有森工企业经济效益直线下降 天保工程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成为国有林区职工工资性收入的主要来源 导致重点国有林区职工收入进一步减少 从而扩大了与全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 在享受不到低收入和贫困地区的扶贫政策的情况下 随着国有森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禁伐影响的冲击 导致国有森工企业的内生增长动力不足 无法有效提高国有林区职工的收入水平 由此可见 在全面禁伐的影响下重点国有林区职工的收入受到了影响 导致重点国有林

16、区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存在差距 最终导致重点国有林区相对贫困问题的发生 不均等的公共服务致使相对贫困由重点国有林区多维相对贫困测度结果可以看出(表)有 个国有森工企业在信息获取上低于相对贫困临界值(信息获取)个国有森工企业在生活燃料指标上低于相对贫困临界值(生活燃料)表明重点国有林区存在信息获取和生活燃料相对贫困情况 与外界信息沟通受限不能使用清洁能源作为生活燃料 同样会加剧重点国有林区相对贫困 相比解决温饱和收入的绝对贫困 更加复杂的相对贫困问题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难题 医疗保障、教育机会、健康状况、住房条件和信息获取等公共服务的不足会导致相对贫困 同样也会限制相对贫

17、困群体的发展机会和潜力 相对贫困群体在收入不足的同时更难以享受到均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 医疗保障的不到位会导致相对贫困群体因病返贫 教育不足会限制相对贫困群体的未来发展空间 信息获取不及时会影响他们对外沟通的效率 导致信息不对等 结论与建议 结论第一 重点国有林区存在收入相对贫困之外的多维相对贫困 包括居住条件、生活燃料和信息获取 林 业 经 济 问 题 第 卷相对贫困 未来重点国有林区应该从多维视角识别相对贫困群体 如果继续以收入相对贫困来识别相对贫困群体 将不利于重点国有林区民生改善 第二 尽管受到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政策的影响重点国有林区仍然不存在重度多维相对贫困情况 重点国有林区

18、整体受教育程度高 有完善的教育及医疗社会保障体系 能为重点国有林区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提供基础保障 建议重点国有林区的多维相对贫困问题有待解决 政府在解决重点国有林区民生问题时 应重视多维相对贫困测度所反映出的信息 第一 确定相对贫困群体识别标准 缓解相对贫困的前提是明确相对贫困的标准 划定相对贫困标准线 在此相对贫困线下确定帮扶对象 相对贫困群体是通过一个标准线进行比较得出 目前国内外均未形成统一的相对贫困线 根据中国目前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实际 建议既要有统一的相对贫困线 也要有针对地方和区域的相对贫困线 统一的相对贫困线用来提高全国最低标准 针对地方区域的相对贫困线 用来解决各地区的弱势群体和

19、区域发展问题 第二 提高经济内生动力 提升重点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确保国有森工企业整体经济稳步健康发展 确保国有森工企业职工家庭收入持续增加 国有林区改革中民生改善工作的重点 应放在增加林区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 促进就业、鼓励再就业和创业 妥善安置国有森工企业富余劳动力 增加职工家庭经济收入、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 第三 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 保证公共服务均等化 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准 加快国有林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改善居住条件 为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和发展机会 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助于改善国有森工企业职工家庭的生活状况 还可以有效推动相对贫困群体早日脱贫致富 为实现全体人

20、民的共同富裕贡献力量参考文献:康晗.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相对贫困治理的逻辑与机制:以河北为例.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高强 孔祥智.论相对贫困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之策.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高齐圣 王秋苏.从绝对贫困消除转向相对贫困治理:城镇化的跨层中介调节模型分析.数理统计与管理:.杨宜勇 池振合.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路径探索.社会科学研究 ():.李卓 左停.“后精准扶贫”时代的贫困:性质、成因及其治理路径:基于基本公共服务的视角.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汪三贵 刘明月.从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理论关系、战略转变与政策重点.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1、:.胡志平.基本公共服务、脱贫内生动力与农村相对贫困治理.求索 ():.许源源 徐圳.公共服务供给、生计资本转换与相对贫困的形成:基于 数据的实证分析.公共管理学报 ():.胡宏伟 侯云潇 陈一林.中国低收入家庭支持政策体系:历史嬗变、制度现状与改革取向/.社会保障研究:.:/.邢成举 李小云.相对贫困与新时代贫困治理机制的构建.改革 ():.沈扬扬 李实.如何确定相对贫困标准?兼论“城乡统筹”相对贫困的可行方案.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孙久文 张倩.年后我国相对贫困标准:经验、实践与理论构建.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李莹 于学霆 李帆.中国相对贫困标准界定与规

22、模测算.中国农村经济 ():.汪三贵 孙俊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中国的相对贫困标准、测量与瞄准:基于 年中国住户调查数据的分析.中国农村经济 ():.李鹏 张奇林 高明.后全面小康社会中国相对贫困:内涵、识别与治理路径.经济学家 ():.左停 苏武峥.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国相对贫困治理的战略指向与政策选择.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第 期 成林辑等:重点国有林区多维相对贫困测度研究 学版)():.张林 邹迎香.中国农村相对贫困及其治理问题研究进展.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王荣党.后小康时代农村反贫困治理的制度体系建设:特征、行动金字塔和模块.社会科学 ():.唐任伍 肖彦博 唐常.

23、后精准扶贫时代的贫困治理:制度安排和路径选择.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张明皓.年后中国贫困治理的价值导向、机制转型与路径创新.中国行政管理 ():.刘欢 韩广富.后脱贫时代农村精神贫困治理的现实思考.甘肃社会科学 ():.方迎风 周少驰.多维相对贫困测度研究.统计与信息论坛 ():.王小林.贫困标准及全球贫困状况.经济研究参考 ():.王小林 .中国多维贫困测量:估计和政策含义.中国农村经济 ():.陈宗胜 黄云.中国相对贫困治理及其对策研究.当代经济科学 ():.陈基平 沈扬扬.从关注生存需求到关注平衡发展:后 我国农村向相对贫困标准转变的政策与现实意义.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

24、科学版)():.檀学文.走向共同富裕的解决相对贫困思路研究.中国农村经济 ():.徐藜丹 邓祥征 姜群鸥 等.中国县域多维贫困与相对贫困识别及扶贫路径研究.地理学报 ():.林红 付启明 翟绪军.基于林区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天保工程二期政策效果评估.林业经济问题 ():.朱洪革 马田宇 王政.东北国有林区天保工程二期民生影响评价.林业经济问题 ():.王永海.以着力民生改善推进国有林区改革:以东北重点国有林区为例.林业经济 ():.朱洪革 张少鹏 胡琴心.全面停伐政策对国有林区居民家庭收入的影响.林业经济问题 ():.朱洪革 马田宇 王政.东北国有林区天保工程二期民生影响评价.林业经济问题 ():

25、.朱洪革 井月.重点国有林区贫困:测度、特征及影响因素.中国农村经济 ():.朱洪革 袁琳 马广波 等.重点国有林区多维贫困的测度.林业经济问题 ():.王小林 冯贺霞.年后中国多维相对贫困标准:国际经验与政策取向.中国农村经济 ():.张承 彭新万 陈华脉.我国多维相对贫困的识别及其驱动效应研究.经济问题探索 ():.冯贺霞 王小林 夏庆杰.收入贫困与多维贫困关系分析.劳动经济研究 ():.左停 李世雄.年后中国农村贫困的类型、表现与应对路径.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张永丽 徐腊梅.中国农村贫困性质的转变及 年后反贫困政策方向.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程威特 吴海涛

26、江帆.城乡居民家庭多维相对贫困的测度与分解.统计与决策 ():.姚兴安 朱萌君 季璐.我国农村相对贫困测度及其地区差异比较.统计与决策 ():.张全红 周强.转型时期中国贫困的动态多维度测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魏敏 李书昊.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陆汉文 杨永伟.从脱贫攻坚到相对贫困治理:变化与创新.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李京华 包庆丰.国有林区空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研究.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朱洪革 宋志杰 张晓蕾.重点国有林区改革进程对职工工资性收入影响研究.林业经济问题 ():.张晓蕾 曹博 朱洪革等.资源诅咒视角重点国有林区职工家庭生计策略转型.林业经济问题 ():.韩雪 耿玉德.全面禁伐后东北国有林区职工收入增长问题研究.学术交流 ():.张於倩 冯月琦 李尔彬.黑龙江省森工林区贫困问题研究.林业经济问题 ():.姜雪梅 徐晋涛.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职工收入变化分析.林业经济 ():.(责任编辑 杨伦增)林 业 经 济 问 题 第 卷 ().“”.().:.:.():.:/.第 期 成林辑等:重点国有林区多维相对贫困测度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