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诗两首【教学目标】1.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和哲理。2. 学会品味、欣赏诗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3. 感悟作者执着追求理想的信念,学习诗人的乐观精神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从生活的路、人生的路谈起,引入本课。二、预习检查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2.检查写生搜集的作者、作品的情况。3.检查诵读情况。4.检查本课字词的掌握情况。三、出示教学目标1.指明一生读目标。2教师解读目标。四、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节奏1.朗读诗歌,注意诗的感情基调,并注重诗的重音、节奏、停顿。2.指名朗读,其余同学作出中肯的评价。3.听课文录音,划分朗读节拍。 4.自由朗读,理解诗歌内容。五、品味鉴赏
2、1.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你感受最深的诗句说说你曾有过的体验。2.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他告诉我们怎样的人生哲理?3.诗中明确写了诗人选择了“其中一条”,为什么还要以“未选择的路”为题?4.读了这首诗,你悟出了什么道理?六、讨论、探究1.如何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两句诗的含义?2.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3.诗中没写出“被生活欺骗”的具体内容,根据你的理解和你个人的生活经历,你觉得哪些是属于“被生活欺骗”的事?请列举出一两件具体的事例。4.在诗歌表现出的情绪上,未选择的路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有什么不同?七、拓展延伸请找出并列举文章、诗词之中有关路的描写,并谈一谈你的理解和感悟。八、达标检测1.学生自主完成。2小组内互相评改。3.以小组为单位集中共性问题,师生共同解决。九、作业1.根据你对道路的理解和选择,运用象征手法,写一篇诗歌路,说不定你会惊喜地发现,你也具有诗人的才情。2.课外阅读弗罗斯特的代表作少年的意志和白桦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