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调歌头一、说教材及目标确定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这样才能将诗词的解读升华到更高的层次。因此,我把本环节的教学目标定为:品读重要词句,感受词作的意境,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思考。品读重要词句,感受词作的意境,是本诗教学的重点。由于年龄和经历的差异,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思考会成为教学难点。二、说教法学法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谈话法和探究法。讲授法便于教师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谈话法和探究法,可以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的主动性,更好地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法上,
2、我贯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指导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采用的学习方法是合作讨论法和圈点勾画读书法,让学生在阅读中养成动手动脑的良好阅读习惯。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三、说教学程序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的教学环节是:对话互动,深入探究。分三步进行:1、与文本对话,赏析诗句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古诗文教学课堂要让学生思绪飞扬,真情涌动,闪现自己的真知灼见,就应该在本教学环节,让学生积极思考,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发挥想象,结合自己的审美体验说出感受,深入品味诗句,理解诗文的内容,真正实现和诗文对话。课堂上我抛出一个主问题来
3、带动学生对全篇进行质疑、分析、探讨:清代词评家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你能结合具体词句说说理由吗?教师提示学生可以应从词语、句子含义、修辞、展现画面、思想感情、相关诗句等方面来谈。学生自主思考,在书上做批注,小组交流之后代表发言。与文本的对话,就应该让学生在语言的丛林里散步,或驻足观赏,玩味咀嚼;或闲庭信步,心心相通。这个环节,我引导学生讨论、赏析、品读结合,深入理解作品意境,有效解决教学重点。2、与诗人对话,主题升华教师阐述:整首诗中,诗人既有出世思想,又有恋世情怀,但最终还是能够勇敢地面对人生。请以“苏轼,我想对你说”开头谈谈你的感受。教师引领学生触
4、摸文本中人物的情感,同时也使学生将作者的情感内化,从而实现师生与作者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感情沟通。这不仅揭示了诗的主旨,还强化了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深入理解,突破了教学难点。3、与网络对话,拓展延伸我在网上摘取了一些网友回复行路难的帖子,用多媒体出示,同学们可以看出它们是形式内容不同的读后感。然后,我就要求学生们也试着写本词的回复帖,等到微机课发到我的博客上去,大家共赏。语文学习要与时俱进,引导学生充分正确地利用网络资源,并且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环节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是对上一个教学环节的有效延伸。这三个层次的对话互动将品、说、写多种训练形式结合起来,提高了教学效率,优化了教学效果。附:板书设计上阕:月下饮酒,幻想超脱尘世喜爱人间生活 出世入世下阕:对月怀人,感伤离别对离人的祝福现实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