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865942 上传时间:2025-01-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5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目标I 知识与能力1.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2.掌握必要的文言词语 ,能顺畅地翻译。3.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美的意境。4.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 ,品位词中包含的人生哲理,感悟词创设的完美意境。II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创设情景导入课文。2.通过多媒体展示词的写作背景,以便学生能准确、快速地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3.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文本对话。用笔描述作品所营造的意境。4.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理解词人情感变化过程。5.通过学唱歌曲水调歌头达到背诵的目的。III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苏轼因政治失意,手足分离而心情抑郁惆怅,

2、最终心胸开阔豁达的心理变化过程。2.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教学重难点及突破IV 教学重点:1.描绘词的意境,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2.能顺畅记诵、翻译。3.体会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V 教学难点:理解词中所表达的作者想回朝廷而又心怀恐惧的矛盾思想。VI 教学突破:1.制作课件,让学生结合优美的画面感受诗词的意境。教师诵读作品,让学生感受作品的韵律美。2.教师写作示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用笔描述作品所营造的意境。3. 组织学生合作探究,理解词人所表达的情感。课时安排:一课时VII 教学过程:一、导入“古今一轮月,千载寄情思。”古人望月产生了无限的遐想,于是无数咏月诗词应运而生。(回忆

3、学过的咏月诗)。今天,我和同学们一道再学一首咏月的诗篇苏轼的水调歌头。二 、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一分钟时间大家看大屏幕,重温旧知)苏轼(1036-1101)字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多才多艺,诗、词、文、书、画都是一代大师,著述十分丰富。为人耿直率真的苏轼,注定了他一生的坎坷。虽然22岁就中进士,入朝为官,但他始终不能迎合皇帝和当时王安石领导的新法,以致一贬再贬,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 。南宋时追谥文忠。丙辰年间苏轼被贬到密州,政治上失意,与弟弟苏辙也已七年不见。三、朗读训练1、听视频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在听的过程中注意有没有把你认为读得不准确的生字词。2、

4、在听的过程中你还认为哪些生字词应该注意的,说一说。3、用手在课桌上把你认为难的字写一写。4、老师已把易读错的字板在屏幕上了,每个读两遍。5、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摇头晃脑读,低声浅读或高声畅读。6、教师范读。提示学生注意节奏。(课件显示节奏划分)7、集体朗读。要求学生体会诗的感情,读出诗的感情。四、诗意理解要求:对照课文注释,同桌间互相说说词的意思。同桌间不能解决的字词,在班上提回来。请同学说说词的意思点评、明确五、想象画面,读懂意境要想更深地了解词人、词作,我们得走进词人营造的意境中。先看看词人为我们营造了几幅画面?提问,自由发言引导学生明确:把酒问天、起舞弄影、辗转难眠、翘首祝愿

5、。(屏显) 写作小练习:选择一个画面,发挥想象,描述画面,可添加词人的神态、动作、心理以及相关环境的一些细节。 试着用上这样的句式表达:我透过( )这幅画面,仿佛看到了词人东坡 教师示例:(屏显)我透过“把酒问天”这幅画面,仿佛看到词人东坡一袭素衣,独立庭院中,在静谧的月光下,在习习的秋风中,他微蹙双眉,面泛醉意,紧握酒杯,高举过顶,仰面苍穹,长叹道:苍天啊,这撩人的明月究竟何时就开始朗照着大地?真想知道今晚皎洁的月宫之上、玉宇琼楼之间是否也是团圆的中秋!好想,好想驾一缕清风,离开这充满纷争的人间而飞入九天仙境,可是那广寒宫的清冷我一个凡人,又怎么能够忍受?启发:同学们看看老师在描述时添加了哪

6、些细节?指导学生用上环境、神态、心理、语言等描写,扩充画面,只要能把握词人内心世界,引发人联想,就是成功。 每个小组写一个画面(六分钟)教师巡堂,指导提问,点评。六、深入探究,读懂词心“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刚才大家用自己丰富的想象了解了词所营造的情景画面,加深了对这首词的了解,让我们一起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叩问词人的灵魂。前后桌为一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堂,指导)(五分钟)问题一:怎么理解“高处不胜寒”?问题二:探访作者的心路历程明确:问题一:怎么理解“高处不胜寒”? “天上”、“人间” 暗指 “朝廷”、“地方”,以高处之寒隐喻自己受党争迫害的政治遭遇,(不愿回朝廷做官,讨厌那里的党派相争,

7、勾心斗角;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禁不住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问题二:探访作者的心路历程1、苏轼原来在朝廷做官,由于党派相争,他受到排挤,被贬为地方官,加之此时他与弟弟苏辙已有七年没有相见了,面对中秋圆月,他的心情是苦闷、惆怅、忧伤、孤独、难过的。2、作者大醉后产生了想离开令他伤心的尘世,飞向美丽的月宫的奇异想法,他的思想感情是矛盾的,从诗句“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可以看出他的这种变化。 “高处不胜寒”内涵非常丰富,表达出了作者禁不住朝廷党派相争,互相排挤的打击,害怕回去没有自己的立身之处的思想感情。3、但在人间也不错,做个地方官,逍遥自在,同样可以为国家出力,为百姓造福。想

8、通了,于是苏轼化解了心中的苦闷、抑郁之情,翩翩起舞。表现出积极乐观的情怀。4、对待政治上的失意,作者如此豁达,襟怀坦荡,真是了不起。夜深人静,皓月当空,但骨肉分离,作者又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归纳总结出作者的心理变化历程。 (苦闷矛盾豁达祝愿)引导学生理解苏轼因政治失意,手足分离而心情抑郁惆怅,最终心胸开阔豁达的心理变化过程。并且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七小结,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苏轼真的了不起,面对政治失意,兄弟别离,中秋对月,他没有一味地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而是以达观的思想排除了忧患,表现出对人生的热爱,对人生哲理的洞彻。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确是有大胸怀!”八、理解了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再一次富有感情地集体朗读课文。九、学唱水调歌头这首词我们还可以借助另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来记诵它,让大家跟着视频音乐学唱水调歌头。十、总结:优秀的作品值得我们用一生去解读。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同畅饮陈年美酒,总让人唇齿留香,久而弥笃。东坡的这首词,从千年以前的宋代向我们飘来,它的芳香,还将向遥远的未来飘荡,飘荡。老师希望大家能喜爱读这首词,在你人生得意的时候要读,在你人生失意、苦闷、彷徨时更要读,相信苏轼的豁达与乐观会让你倍感温暖。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