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童稚记趣》教案 冀教版-冀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900360 上传时间:2025-01-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童稚记趣》教案 冀教版-冀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童稚记趣》教案 冀教版-冀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童稚记趣》教案 冀教版-冀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童稚记趣》教案 冀教版-冀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童稚记趣》教案 冀教版-冀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童稚记趣教材分析:童稚记趣选自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此单元内容主要与童年有关,这篇文章是一篇回忆作者童年生活的散文。本文从儿童的眼光和心理出发,围绕“趣”这一中心,生动地描述了作者童年时代的几件典型事例,真切地再现了作者童年生活的片段,表现了儿童热爱生活,富于想象,喜欢探索自然奥秘的心理和情趣。这篇文章是学生继古代神话三则后的第一篇文言文,对于掌握文言知识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很有教学价值。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思想、行为还很稚气,这篇课文讲了许多童年的趣事,很符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口味,有趣的事情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虽然一些文言词语学生第一次接触但学生为了了解文章到底讲了哪些有趣的事

2、,就会主动学习文章,使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并不会感到头疼。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记住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及用法。2、反复朗读课文,培养语感,疏通文意3、理解课文中的物外之趣。(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领悟作者的奇思妙想,善于观察。做一个有生活情趣的人。教学重点: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疏通课文。教学难点:说出作者具有“物外之趣”的原因及掌握联想、想像的手法。教学方法:讲读法、朗读法、探究法相结合。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名人趣事导入:由爱迪生孵蛋的故事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兴趣。二、介绍作者:(出示多媒体课件)沈复,字三白,清代文学家。著有浮

3、生六记。工诗画、散文。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三、朗读课文:(一) 教师范读,掌握重点字词读音。童稚(zh) 渺(mio)小 鹤唳(l) 凹凸(o t) 沟壑(h) 庞(png)然大物 怡(y)然称快 土砾(l) 项为之强(jing) 癞(li)蛤蟆(二) 学生朗读熟悉课文: 要求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读准字音。(三) 教师范读,学生体会作者对远逝往事的遐思,体会音调的高低,轻重,缓急。指导学生朗读。(出示多媒体)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 (缓缓、深沉) (略快 、 略高) 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满足、 快意)

4、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忽悠庞然大物拔山倒数而来,盖/一癞蛤蟆也。(四)、学生先自由读,男、女生各推荐朗读,挑战老师。要求、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播放童年背景音乐)(五)强调字词解释(出示多媒体),学生小组合作疏通文意。教师巡回指导。一词多义:观:(1)动词,看(昂首观之)(2)名词,景观(作青云白鹤观)察:(1)动词,看得清(明察秋毫)(2)动词,观察,(必细察其纹理)神:(1)名词,精神(定神细视)(2)动词,想象(神游其中)时:(1)时候(余忆童稚时) (2)时常(故时有物外之趣)以:(1)用(徐喷以烟)(2)把

5、(以丛草为邻)之:(1)代词,指蚊子(昂首观之)(2)无意义,取消句子独立性(心之所向)词类活用:1、 夏蚊成雷(名词作动词打雷)2、 鞭数十(名词作动词,用鞭子打)特殊句式:1、 果然鹤也(。也,表判断)2、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所”表被动。3、 蹲其身,使(之)与台齐(省略句)4、 徐喷以烟(介词短语后置)第二课时一、 学生复述课文以读者、作者本人、儿时伙伴、幼时师长等不同身份进行复述。准确理解文意讲给同学们听。二、品读说“趣”-感知内容 1、品趣要求。众人拾柴火焰高。让我们进行合作探究。我们采取“小合作+大合作”的办法。小合作:每个小组合力品读。大合作:全班交流合作成果。 品读方式:

6、挑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 简单地说明理由。(可以从语言、内容、表达等方面分析) 如“夏蚊成雷”:运用了比喻、夸张手法,只四个字就写出夏天蚊虫之多,轰鸣之响,令人如闻其声。表现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语言简洁、生动。 2、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三分钟,教师巡回指导。 3、现在我们进行全班交流,也就是“大合作”,展示自己的成果吧!看哪一组说得好,说的多。 课文语句品析: “夏蚊成雷”:运用了比喻、夸张手法,只用了四个字就写出夏天蚊虫之多,轰鸣之响,令人如闻其声。表现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语言简洁、生动。(“夏蚊成雷”是否言过其实呢?)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这句写观察“群鹤舞空”的情趣。“果”字

7、说明了作者看得很逼真,就像真的一样。把夏蚊想象成群鹤,想象奇特。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写出了“我”观察时间的长久,只八个字就形象表现了作者观赏群鹤舞空时的专注神情,入迷程度,十分传神。(“项为之强”说明了什么呢?)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这句写观赏“青云白鹤”的情趣。把所喷烟雾想象成“青云”,把“蚊子”看作“白鹤”,蚊子“冲烟飞鸣”如“鹤唳云端”,想象奇特。这里作者创设了独特的意境,说明作者很有好奇心,表现了孩子的天真、趣味。(“又留蚊于素帐中”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理呢?)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

8、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写观赏丛草、虫蚁、土砾的情趣。丛草、虫蚊、土砾在成人眼中是微不足道的,而在富于想象的儿童的眼中却趣味盎然。把丛草当森林,把虫蚁当做野兽,把土块碎石当做丘壑,联想丰富,想象奇特,富有儿童情趣。(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联想呢?)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写观看“蛤蟆捉虫”的情趣。“庞然大物”描绘蛤蟆的形体,又表现了观察的入神、专注。“拔山倒树”形容蛤蟆向小虫扑来时的气势和力量。又与上文的“以土砾凸者为丘”、“以丛草为林”相照应。(“庞然大物”一般指什么样的东西呢?这里为何把

9、“癞虾蟆”说成“庞然大物”呢?)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形象、准确、生动地写出蛤蟆捕食小虫时动作迅速、准确的情形。(“一吐”、“尽为”说明了什么?)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写了作者观察投入、专注的神态,还表明了作者当时的心理。(可想象一下当时是怎样惊叫的,又是为什么?)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这句写“鞭打蛤蟆”的情趣。鞭打蛤蟆,驱之别院的行为符合儿童特点,表现了儿童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朴素感情。(想象一下用什么鞭,如何打,为何打?) (三)、悟读得趣-体验思考如果苏州沈复来到我们教室,他想问你的问题是:你认为怎样才能获得 “物外之趣”呢?你羡慕沈复吗?你的童年有哪

10、些趣味呢? 你又想对他说些什么,问些什么? 先小组探究,再师生互动、全班交流。 “物外之趣”是如何获得的呢? “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说明视力好;“见渺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说明善于仔细观察;“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说明对事物充满好奇,善于创造。“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说明富于想象,善于联想。“项为之强”写出观察时间的长久。这一切都源自作者有一颗炽热的爱心。(四)、 欣赏画面(眼脑并用细心观察)映一组画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联想想象能力(五)、说说你的童年趣事(学生自由发言追忆童年)(六)、小结:本文围绕“趣“这一中心”生动的描述了童年的三件趣事表现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烂漫的童趣。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生活中处处有趣,只要怀着炽热的爱心,拥有好奇的童心,睁大我们的慧眼,张开想象的翅膀,就会发现趣。让我们与爱相拥,与趣相伴,让快乐永远和我们在一起!板书:童年记趣 沈复观蚊成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教学反思:整课书的教学,学生有兴趣,气氛活跃,符合新课标的理念,把课堂真正的还给了学生,但一些文言句式一带而过,七年级的学生文言知识积累少,一头雾水,不懂什么是介词结构后置,词类活用理解起来有难度,提前让学生了解一些知识,也许会好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