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童稚记趣课题童稚记趣课时2课时使用人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结构,划分段落层次。2、找出课文中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的部分,体会描写的妙处。3、体验童真童趣,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学习想象和联想手法的运用。重点难点1、找出课文中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的部分,体会描写的妙处。2、体验童真童趣,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学习想象和联想手法的运用。教学内容设计意图第二课时一、复习:1、听写课下注释重点词语2、检查课文朗读,指名读课文,教师相机纠正。二、感悟新知:按记叙事件的逻辑顺序,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第一部分(1)总体叙述作者年幼时目力极强,又好观察。第二部分(24)具体叙述物外之趣。分为三层:(
2、2)观蚊成鹤 (3)神游山林 (4)鞭逐虾蟆三、探究新知:(一)读课文,品析佳句的妙处。1、夏蚊成雷.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夏天蚊虫之多,轰鸣之响。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形象地表现了观赏“群鹤舞空”图的专注神情、入迷。3、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吐”“吞”两个动词极生动地描写了蛤蟆捕虫动作的迅捷、准确,极为生动传神。4、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这里连用“捉”“鞭”、驱“三个动词,表现了作者惊恐方定,随即惩罚蛤蟆,驱除强暴,同情弱小的急切心情。(二)作者提到的“物外之趣”指的是什么?他是怎样得到“物外之趣”的?“物外“指超出事物本身。”物外之趣“是作者根据眼前自然景物的形象,在
3、头脑中创造出超出事物原本特性的新的形象,从中得到的乐趣。它是一种精神体验。他善观察、乐想象,“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有”物外之趣“。(三)要想获得“物外之趣”,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条件?一是要有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二是要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四、归纳整理:从结构、语言、写作手法的角度总结本文的写作特色:1、脉络清楚,结构严谨。2、语言简朴,自然生动。3、观察细致,想象奇特。五、达标测评:想一想做一做第三题板书设计: (1)观蚊成鹤 童稚记趣 (2)神游山林 (3)鞭逐虾蟆检查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划分段落层次的能力,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让学生学会赏析修辞、精妙动词,会表述其作用。理解文章的中心。将课文内容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把握课文的写作特色,练习背诵课文。加强学生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学教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