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诵读欣赏一教案教学目标: 1、预习,解读古诗大意。 2、反复诵读,读出意境、意蕴。3、背诵古诗二首及周总理,你在哪里的佳段。重点、难点:解读古诗大意,读出意境、意蕴。 课前准备:1、查阅关于常建、杜甫、柯岩的文字资料。2、查阅周恩来生平资料,收集周恩来故事一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 诗歌的美感首先来自于音律(包括节奏和韵律)。音乐性是诗歌与生俱来的品性,当诗歌的节奏、韵律与诗人要表达的情感协调一致,诗中轻松,欢快、沉滞、急促,昂扬,舒缓等节奏的韵律变化,就反映了人的情绪者的起伏波动的变化,表现的其实是人的生命活动的节律。让我们用朗读的方式来捕捉三首小诗的音律及其深蕴其中的
2、情感变化。二、自读小诗,把握韵律与节奏:1、自由朗读古诗二首,划分意义节奏,再反复朗诵。 参考: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2、教师范读,学生打出韵脚。 题破山寺后禅院:林、深、心、音。 登岳阳楼,浮、流。 3、与同桌对读两诗,感受两首诗歌的音韵美!三、美读两诗,体悟意蕴与情感: 1、尝试用现代汉语翻译两诗。 例:朝阳照耀着高高的树林。曲折的小路道向幽深之处,后禅院花掩映,又浓又深。忽见山峦滴翠,光彩悦目,翩飞的群岛十分欢欣,清清的潭水倒映着山影,人的心灵也变得空明纯洁,仿佛大自然的一切声响都消失了,只
3、听到悠扬不尽的钟馨之音。 2、提出质疑: 为什么“万簌此俱寂,但余种馨音”? 参考:表面看来,“万簌此俱寂”与“但余种馨音”似手是矛盾,其实不然。假如周围一片喧嚣,人们也就不会在意钟馨的袅袅余音。诗人在这里是以静写动,以动衬静。结合常建的生平经历,他高才而无位,后来隐居山林,寄情山水。本诗正是他向往佛门清静的心理的写照。在此他性情如飞鸟,向往自由;心境如山水,万事皆空,萦绕耳际的品有那静寂之外的袅袅钟馨音。这样的写法更好地展示了作者幽隐的追求,情、韵、味十足。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怎么回事? 参考:此两句既是实写,又是虚写。从楼上望去,洞庭湖把祖国东南之地从中分为两半;水天相连,似乎天
4、地都在湖水中日夜浮动。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无比壮阔而又生动。望着这样壮丽的景色,再联系自己的身也,自然只有“凭车干涕泗流”了。3、美读两诗,说说两诗创设的意境及表达的情感。 参考:题破山寺后禅院意境清幽,表达了作者隐居山林,寄情山水的内心兴趣。登岳阳楼意境阔大,表达了作者思乡心切,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4、反复诵读,背出两诗。5、小结:两首诗场以五言绝句的形式明快的节奏及清晰的音律来承我不同的情结变化。在诗中,音律不仅仅只是形式,它同时是“有情感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它是作者表情达意的最好载体。四、自读周总理,你在哪里把握音律,感受意蕴:1、小声诵读全诗,划节奏,校韵脚。 2、
5、集体朗读全诗,读出作者的情感思路。 3、老师范读全诗,听出诗歌音律与内容的完美结合。4、诗歌不仅是音律的再现,更是语言的钻石,情感的中轴。试抓住诗中的关键句、段,从语方与情感两个角度,举例鉴赏。 5、选择其中的佳段,朗读背诵。五、比较古诗二首与周总理,你在哪里的异同:1、小组讨论、比较 从音律(形式)看:古诗二首都用五绝,节奏鲜明看律和谐。周总经,你在哪里选用现代诗的形式,一唱三叹,重章复沓,韵味无穷。 从情感上看:古诗二首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手法含蓄。周总经,你在哪里则情感宣泄如洪水喷发不可阻挡,表情达意露而不夸饰。 不同的情感需要有不同的音律(形式)来承载。就像鲜花需要花瓶,石子需要花盘一
6、样,各得其所!2、再读自己喜欢的小诗,在吟诵中收束全课。布置作业: 课后寻找唐诗七律一首,宋词一首,反复吟咏,与三首小诗作音律与情感表达作比较。背诵自选小诗词。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佳作欣赏:阳光的味道怀揣着美丽的梦想,我已是第二次走在初一的路上。喔,很幸运我能成为她的学生,与她的相识,让我的内心天天都是晴天,敞亮而又温暖,时刻都能闻到阳光的味道。她就是我的语文老师李老师,一个能散发阳光味道的老师。“张一凡,快去办公室,李老师找你。新官上任三把火,你死定了。”语文课代表一脸坏笑。我心跳加快,忐忑地一路小跑到了办公室。“这是我的试卷吗?这么多叉叉,怎么会做成这样?这可是新学期第一次考试,就”我的手
7、心里顿时全是冷汗。“张一凡,过来。”我的小腿不由自主的抖了起来,眼睛快贴到了地面。“张一凡,你仔细看看这些错题,按照老师教你的方法,再重新做一遍,这有椅子。”老师一席温暖的话大出我的意外,瞬时赶走我头顶的乌云,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些,赶紧将功补过吧。说也奇怪,再做这些题目的时候,我发现自己也真够胡差事的,文中都可以找到答案的,错的让我自己都感到不好意思了。很快,错题订正的快差不多了,可还有一题把我卡在那里了,百思不得其解。“张一凡,先别急着找答案,你再认真的看一遍题目,注意关键词。”温暖的话语再一次在我耳边响起。我抓耳挠腮,可是看了半天还是没有答得上来,“我咋就这么笨呢,哎,看来老爸让我读两次
8、初一是有道理的。”乌云再一次笼罩在我头顶,心情失落到了极点,豆大的汗珠挂上了脑门。这时,只见她轻轻的拿起笔在题目上将重点的词语一个一个的圈了起来,然后看了看我,那目光带着期待,不,还有鼓励。窗外,一缕阳光透过樟树茂密的树叶,照射在她的身上,泛着金色的光芒。空气中弥漫着阳光的味道,暖暖的,甜甜的,沁人心脾,心头顿时晴空万里。我再次埋头思考起来,不一会儿,难题迎刃而解。他是一个不擅于表达的人他是个不擅于表达的人,而他便是我敬爱的父亲。他,无论作什么事都不擅于表达;他,凡事只会藏在心里,而不会表露在行动上。 记得有一次,我和同学出去玩了。可能是由于兴奋的关系,我忘了打电话回家。回到家时,只见妈妈用那
9、惊魂未定的神情迎接我。妈妈焦急地问长问短的,而我只是轻描淡写地敷衍了几句。忽然,坐在一旁的爸爸不止为什么气喘吁吁地说:“你知道你妈她多关心你吗?她打电话到处找人。你要我们这么担心你,你过意得去吗?”我当时只是不服气地想:哼!妈妈如此关心我,而身为父亲的你就只是骂几句以示关心吗?这太令我失望了吧!当事过境迁,妈妈偷偷告诉我。其实那天,你爸他比我更焦急,他在街上到处找人,每隔几分钟,他就打电话回来问我你回来了没有。听到这里,我只是觉得爸爸为什么当时不说,为什么他总是把事情藏在心里不说出来呢? 记得暑假里,我从花市买回一盆花,由于喜欢,所以我格外爱惜它。后来,因为作业繁多的原故,我抽不出时间去照顾它。可是不知怎的,它居然比我照顾它时更挺拔。爸爸总故意奚落我说:“你瞧!现在这花多漂亮,多亏你没有继续糟蹋它。”我当时气得说不出话。后来听妈妈说:“那盆花是你爸帮你照顾的,他说要把它种得漂漂亮亮的,因为这是你最喜欢的花。平时他把这花当宝贝,给我碰一下他都不肯。” 他只是一个不懂表达的人,而他就是我最敬爱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