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雷电颂》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897078 上传时间:2025-01-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雷电颂》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雷电颂》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雷电颂》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雷电颂》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七、雷电颂【教学思路】本文是历史剧屈原的一个片段,是主人公屈原的长篇独自,也是一首激越澎湃的抒情散文诗。要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正确把握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特点,从而在诵读中品味作品的深刻内涵,感悟主人公的激情和斗志。【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学习文章抓住事物特征展开想像,达到物我同化的境界,有力地抒发战斗激情的特点。过程和方法目标: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和性格特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屈原热爱祖国,抨击黑暗,热烈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意。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和性格特点。【教学方法】朗诵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布置学

2、生预习课文,会写生字、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课前学生借助网络或图书,查阅一些有关的图片资料,了解屈原,了解郭沫若,并联系课文P67的参考资料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一、导入:学生利用多媒体展示郭沫若、屈原的相关资料,播放橘颂的背景画面(电影屈原插曲),感受草木飒飒的悲凉气氛,倾听屈原在波涛汹涌的流水岸边的仰天长问,(设置情境)简介历史剧屈原写作的时代背景。指出雷电颂是屈原斗争精神的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全剧高潮中最有力的一个音符。二、整体感知:(一)课堂范读:(多媒体)指出课文在形式上并不押韵,但节奏分明,声调铿锵有力。(二)要求学生自行朗读,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文章

3、气势,并谈感受。(三)明确本文是屈原的内心独白,在语言表达上要感情澎湃,气势雄浑。(四)要求学生按自然力声威的发展和屈原的感情脉络划分段落层次。第一层(13段),呼唤风暴怒吼,由衷赞美“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第二层(46段),呼唤风、雷、电,表达憎恨黑暗、渴求自由的强烈愿望。第三层(78段),赞颂闪电的光明与火花,并决心与之一起烧毁一切黑暗势力。第四层(912段),义正辞严地诘责“土偶木梗”,表示与污秽、邪恶势不两立。第五层(13段),表现屈原的坚强意志与必胜的信心。三、品味语言:(一)选读喜爱的句子,学生讨论、交流。明确:雷电颂这段独白,大致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风、雷、电的期待与歌颂,一

4、是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诗人呼唤风,由雷及电;由诅咒黑暗,再到追求光明;由歌颂火进射出光明,再到烧毁一切偶像。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一气呵成,使诗人的满腔怒火和对光明的渴望追求得以充分表现。(二)精读好句,师生讨论、交流例如: 1.“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2.“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3.“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把你这云中君烧毁了吧!你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你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明确:对黑暗势力的不屈不饶,对光明的热切向往。(三)把握人物的情感和性格特点。明确:热爱祖国,浩然正

5、气,抨击黑暗,热烈追求光明。四、探究活动:(一)象征手法,思想深沉,情感含蓄,表达凝练(学生讨论、交流、朗读)。明确:文中屈原借助于讴歌伟大的自然威力,抒发了对摧毁黑暗的渴望和对这种伟大正义力量的赞美。风、雷、电,这些自然界的现象,在诗人心目中,已经成为一种战胜黑暗的力量,诗人又把自己的伟大战斗精神融入咆哮的风,轰隆隆的雷和闪耀的电之中。风雷电摧枯拉朽,“咆哮”、“爆炸”、“劈开”,这正是屈原在和黑暗势力进行殊死的搏斗。因此,屈原对风雷电的歌颂,也是对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的正义力量的歌颂。(二)多种修辞手法,表达感情,增强语势。(学生讨论、交流、朗读)明确:独白中屈原满怀激情地直接和风雷电对话,直

6、接怒斥偶像神灵,这些拟人的手法,痛快淋漓地表达出鲜明的爱憎感情。反复、排比的方法,充分地表达感情,使独白更有气势。如: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等等,感情洪流就都宛如江河溃坝,汹涌奔腾。诗中还有不少反问句、设问句,“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你,你红着一个面孔,你也害羞吗?”“哭,哭有什么用?但那湘妃竹不是主人们用来打奴隶的刑具吗?”等等。这些句子,呼唤指斥,使独白更增强了战斗力。五、欣赏拓展:(一)学生配乐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二)对比封神榜中的比干、吴国的伍子胥等,体会屈原的爱国热情,推荐阅读小说红岩。(三)学生讨论、交流、朗诵课文前六段。六、小结: 这篇散文诗,是“生之颤动,灵之喊叫”,是诗人自尊的灵魂喷薄而出的诗。它不仅是刻画屈原典型性格的最重要的一笔是屈原斗争精神最突出的体现,而且它使全剧主题思想鲜明地突现出来。这篇散文诗,想像瑰丽奇特,把屈原和风雷电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显示了追求光明,毁灭一切黑暗的力量,使屈原的形象成为光明与正义的化身,塑造了千古不朽的爱国者的形象。七、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三。 2不同时间段的屈原设计话剧表演。 板书: 独白 抒情 爱国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