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第7课《雷电颂》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893037 上传时间:2025-01-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第7课《雷电颂》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第7课《雷电颂》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第7课《雷电颂》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第7课《雷电颂》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第7课《雷电颂》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雷电颂(竞赛课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人生经历。体会屈原热爱祖国,抨击黑暗,热烈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体会风雷电等的象征意义。 二、能力目标: 1、体会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使作者难以言明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更加含蓄、深沉、凝练。 2、理解作品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增强作品艺术表达效果的方法。 3、能有感情的、有激情的朗读课文。 三、情感目标: 反复吟诵这首散文诗,理解作者在对风雷电的歌颂中所传达出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意。 2指导学生有激情用感情的朗读。 教学方法:诵读教学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2、教学步骤: (一)民俗导入: 每年农历端午,我们都会划龙舟、吃粽子,同学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一风俗习惯吗?为了纪念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今天,就让我们借助郭沫若的戏剧作品屈原,走进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 (二)伟人掠影: 学生简介屈原生平;教师简介郭沫若记雷电颂的创作背景。 (三)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巩固字词 2、播放雷电颂朗读带:要求学生在听读过程中思考下列问题: A、屈原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哪两个方面的思想内容?它们分别体现在哪些段落? 课文表达两方面的内容: 1、第一部分(1-8):歌颂风、雷、电。 2、第二部分(9-13):怒斥神偶。 B、课文朗读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你认为

3、朗读这篇文章要怎样才能达到这种效果? 对黑暗的愤怒;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对神鬼偶像的斥责; 深刻体会人物情感;注意语气、语调、语速。 2、根据刚刚听到的录音,仔细揣摩语气、语调、语速,假设自己就是屈原,自由朗读全文。 3、请学生示范读。(教师点拨) (四)研读赏析: 跳读精思:本文既然是屈原的内心独白,那么我们就能够从屈原的内心独白中读出屈原的内心世界。请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或段落,朗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这里写出了屈原怎样的内心情感。 A、赏析第一部分:用下列句式说话: 屈原呼唤:_; 希望:_ 教师点拨:呼唤咆哮的风,希望他吹掉这比铁还沉重的黑暗;他呼唤轰隆的雷,希望把他载到没有阴谋、没有污秽

4、、没有自私自利的地方去;他呼唤闪电,希望把这比铁还沉重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他呼唤风雨雷电,希望把这黑暗的宇宙炸裂、烧毁。表达了对光明的热烈追求,显示出摧毁一切黑暗的愤激的情绪和斗争决心。B、赏析第二部分,用下列句式说话: 屈原斥责:_; 因为:_。 教师点拨:斥责土偶木梗,因为他们没有德能,姿势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斥责东君,因为他没有心肝、没有灵魂。总结:屈原变革现实的要求就由前面的对自然的祈求, (学生诵读,以读带品,体会文章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 (五)、合作探究 1、屈原的独白写了哪些景象? 2、作者在写这些景象时,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具体分析一下。 3、你认为屈原是一个怎样的

5、人? 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着浩然正气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的人。 4、雷电颂这段独白激情澎湃,气势雄浑,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教师点拨:运用拟人兼呼告,最直接有力地表达了爱憎;运用排比和反复,使句式整齐;多用短句,表达激烈的情感,急促的语气。 六、语文实践: 1、举办班级朗诵会; 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20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兴趣的同学还可结合屈原 屈原辅佐楚怀王,正在七雄激烈争斗之时。屈原起初很受怀王信任重用,怀王让他“造为宪令”,即主持国家政令的起草、宣布等事项。“宪令”涉及推行变法之事。楚国在

6、悼王时,已有吴起变法的先例。怀王初年,也想有一番作为,曾争到合纵之长,因而屈原希望变旧更新,一度受到怀王的支持。可是,楚国的变法本来就不够彻底,政权主要掌握在贵族重臣手中,他们为了保持个人禄位而反对变法。 当时楚国朝廷中佞臣充斥,与屈原同列的有上官大夫。他心怀嫉妒,与屈原争宠,屈原起草宪令未定,上官大夫欲夺其稿,屈原不予,他就向怀王进谗言,说:“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怀王庸懦昏聩,不加辨明,就怒疏屈原。屈原的被疏远,根本原因在于他的政治改革计划触犯了贵族利益,遭到旧贵族们的中伤打击。 屈原和旧贵族集团的斗争,还表现在对外政策上。屈原分析了当时形势,坚

7、决主张联合齐国、抗击秦国的策略,这是对楚国有利的正确策略,怀王曾采纳他的主张,并派他出使齐国。屈原被疏远后,秦国派张仪出使楚国,以土地诱惑楚怀王。目光短浅的怀王就改变了对外政策,采取绝齐亲秦方针,结果使楚国在政治上、外交上吃了大亏。怀王恼怒,又轻率出兵伐秦。由于没有齐国的支援,被秦国打得大败,还丧失了汉中之地。在危殆的形势下,屈原曾被怀王再次派往齐国,以图修复两国交好。但不久,秦昭王又提出秦楚两国联姻,要与楚王会面,屈原谏阻说:“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行!”怀王之子子兰却劝怀王去秦,说:“奈何绝秦欢?”怀王终于去了秦国,果然被扣留,最后客死于秦。当时屈原已被逐出朝廷,流放到汉北地区。 楚怀王死了以后,长子顷襄王继位,以其弟子兰为令尹。当时,楚国人都责怪子兰劝怀王入秦的过错,所以,屈原受到广泛的同情。但子兰非但不思其过,反而唆使上官大夫向顷襄王诽谤屈原。顷襄王在一怒之下,再次把屈原流放到江南地区。大约此时郢都在庄暴郢之后,“百姓震愆”,“民离散而相失”,他只得去故乡而就远。辗转流离在沅、湘一带大概有九年之久。他远离故国,又无职位,对于国家、宗族之事只有悲叹而已。于是,他又慢慢地顺着沅江,向长沙走去。屈原回楚都既不可能,远游、求贤又不成,这时他“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最后,在无可奈何之际,他自沉于汨罗江中,以明其忠贞爱国之怀。的剧情,进行话剧表演。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