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战后日本思想启蒙的原点——占领初期日本知识界的天皇制思想比较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89461 上传时间:2024-03-18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战后日本思想启蒙的原点——占领初期日本知识界的天皇制思想比较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战后日本思想启蒙的原点——占领初期日本知识界的天皇制思想比较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战后日本思想启蒙的原点——占领初期日本知识界的天皇制思想比较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年第期外 国 问 题 研 究播过程中,扮演了理论先锋和“取经使者”的关键角色。在该过程中,以借道日本翻译日本的马克思主义译本和日人著作为其主要途径。关于该问题,李泽厚指出:“十月革命的成功和河上肇等日本人的第二手的翻译著作,便足以使中国这些知识分子抓住马克思主义的某些要点,迅速和果断地接受了它,成为中国第一批马克思主义者。”就此而论,郭沫若翻译河上肇的 社会组织和社会革命 一书,不惟对郭沫若个人学术思想和政治立场转变影响重大,而且也折射出了早期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如何形成和如何成长的一些普遍性规律。易言之,郭译 社会组织和社会革命 可谓是马克思主义由日及中在东亚传播的一个范例和缩影,对于从历史

2、源头上来理解和把握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话语形态、学术体系建构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等不乏启迪意义。战后日本思想启蒙的原点 占领初期日本知识界的天皇制思想比较研究牟伦海(武汉大学 历史学院,湖北 武汉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战后日本国家重建过程中的对外文化战略研究”(编号:);国家社科基金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编号:)。作者简介牟伦海,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武汉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日本外交史、政治思想史、国际文化论。李泽厚:试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中国思想史论(下),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年,第 页。右倾保守化是战后日本政治的基本趋势,也是近年学界的关注热点。参见

3、小熊英二、樋口直人編:日本 右傾化 、東京:慶應義塾大学出版会、年;田辺俊介編著:日本人右傾化:分析実像読解、東京:勁草書房、年;塚田穂高編著:徹底検証 日本右傾化、東京:筑摩書房、年;中野晃一:右傾化日本政治、東京:岩波書店、年。“从国家信仰向个人宗教的转变”,该用语借用了菅孝行对于岛薗进思想的描述,其意思并不尽同。参见島薗進:国家神道戦前戦後日本人:無宗教 前後、東京:河合出版、年、第 頁。日本自由意識形成特質、丸山真男:丸山真男集 第三巻、東京:岩波書店、年、第 頁。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天皇信仰是近代日本右倾保守势力的精神支柱,其在战后的延续是民主体制下日本依然持续右倾化的思想根源

4、。相比近代,战后天皇信仰从近代国家神道体制下作为臣民强制性义务的“国家信仰”转变为了象征天皇制下国民个体自发认同的“个人宗教”。天皇信仰在战后的延续折射出了占领改革的历史不彻底性,即占领改革并没有实现与制度变革配套的思想意识变革。丸山真男将这种“制度”与“意识”的失衡称之为“机械地割裂意识变革与制度变革。”意识变革的缺失导致战后日本的民主制度在国民信仰层面缺乏思想基础,使得近代天皇信仰在战后以“个人宗教”的形式延续成了可能。占领初期日本社会的知识分子率先意识到了日本国民天皇制思想认知转变的重要性,并身体力行地投身于国民大众的思想启蒙事业。其倡导的进步天皇观及其实践在战后再次开启了近代日本未竟的

5、思想启蒙事业,且在制度层面为象征天皇制的确立做出了积极的思想贡献。然而占领初期日本知识分子的天皇制思想未能作为一个整体形成系统的启蒙思想,无法为推动大众启蒙运动提供思想指引。结果,进步的天皇制思想未能与民主制度同步在战后日本社会生根发芽,导致占领改革DOI:10.16225/ki.wgwtyj.2023.01.004战后日本思想启蒙的原点制度变革与意识变革的割裂,成为了战后日本社会右倾化日益加剧的思想源头。本研究在已有研究基础上,以占领初期知识界的代表性天皇制思想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思想的比较考察,探究其对战后日本国家重建的意义与历史局限性。研究时段上,从 年月战败后日本进步思想界开始公开探讨

6、战后天皇制问题至 年月战后象征天皇制的正式确立止。一、“国体”辩护与大正教养派的忠君论曾为战争辩护的右翼知识分子在战后仍然努力为延续天皇为中心的近代日本“国体”辩护,这种“国体”论是以代表皇室、军队的东久迩首相为首的极端保守政治家的思想基础。作为“国体”延续的坚定支持者,东久迩认为,“民主性地运营明治宪法与五条誓文对于贯彻 波茨坦宣言 没有任何障碍”。但随着以国粹主义集大成者上杉慎吉的亲传弟子安冈正笃为首的右翼知识分子相继遭到公职追放处罚,支撑近代“国体”的君权神授天皇观在战后迅速走向低谷。取而代之的是旧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成了占领初期积极为“国体”辩护的代表性知识群体。作为旧自由主义者知识分子代

7、表的大正教养派是战前对抗右翼知识界的主力军,并曾一度居于主流,缔造了昙花一现的大正民主主义时代,但其维护“国体”的保守性本质上与右翼国粹主义者是一致的。因此,在战后初期的日本思想界,“取代失势的右翼国粹主义者支撑保守论坛的正是 旧自由主义者 知识分子”。虽然同样主张“国体”延续论,但大正教养派对天皇制的理解本质上区别于君权神授思想。美浓部达吉、津田左右吉、和辻哲郎的天皇制思想是战后初期大正教养派知识分子的代表。战后美浓部作为日本宪法界权威及大正教养派知识分子的代表积极倡导沿用明治宪法中规定的天皇制。他在战前提出了著名的“天皇机关说”,是推动大正民主主义的精神领袖。但军部法西斯崛起之后,“天皇机

8、关说”被认定为异端学说,美浓部本人也被迫辞去贵族院议员职务。年 月已有研究大多散见于对战后日本知识分子的思想相关论述之中,对占领初期知识分子群体天皇制思想的比较考察较为不足。参见池田信夫:丸山真男戦後日本国体、東京:白水社、年;吉馴明子:南原繁天皇観 国民統合象徴 、南原繁研究会編:南原繁憲法改定問題、横浜:横浜大氣堂、年;小林弘二:戦後日本知識人時代向合:丸山、竹内、吉本中心、東京:教育評論社、年;小熊英二:民主 愛国 戦後日本公共性、東京:新曜社、年、第章;現代思想研究会編:知識人天皇観:天皇制内圧問、東京:三一書房、年。“大正教养主义派(旧自由主义者)”“马克思主义派”与“战后启蒙派”是

9、 世纪日本知识分子的三大主流(松本礼二:知識人時代丸山真男:比較 世紀思想史試、東京:岩波書店、年、第 頁)。本研究并无意囊括所有占领初期知识分子,而是从三大主流中挑取代表性天皇制思想进行比较考察。此外,饱受近代天皇制的压制是战后初期知识分子共通的思想经历,但不同流派内部也存在天皇制思想的分歧。大正教养主义派内部就是否应当延续近代日本天皇制的分歧尤为明显。因而,大正教养派的天皇制思想在此进一步细分为两派。即本文的考察对象为:“正统大正教养派”(美浓部达吉、津田左右吉、和辻哲郎)、“反战和平大正教养派”(南原繁)、“马克思主义派”(森户辰男)、“战后启蒙派”(丸山真男)的天皇制思想。曾支持战争的

10、知识分子在战后整体上出于自发或被迫原因,极少公开发表天皇制相关言论。但日本政府为了在与占领当局交涉中力争延续近代天皇制,秘密汇集了这些知识分子为近代天皇制辩护。代表性人物有:宫泽俊义、矢部贞治、高木、冈田宣治、中村弥三次、帆足理一郎、安冈正笃、京口元吉、高山岩男、萩原等(档案中参与建言的知识分子有的只有姓氏,有的则只有建言而没有署名,此处尊重档案记载)(外務省外交史料館蔵 帝国憲法改正関係一件 研究資料 第巻、年、分類番号:)。森正蔵:戦後風雲録、東京:鱒書房、年、第 頁。小熊英二:民主 愛国 戦後日本公共性、第 頁。年第期外 国 问 题 研 究下旬,美浓部连续三日在 朝日新闻 发文称,日美存

11、在“根本性差异”,主张维护天皇为中心的“国体”,极力反对引入美式民主。美浓部指出,战前“专制军国主义”道路源于军部刻意误解及曲解宪法,而并非宪法本身的问题,主张对明治宪法进行民主化解释与运用来实现“宪法的民主主义化”。年月,美浓部在 世界 创刊号上发表的 民主主义与我们的议会制度 一文中提出,西方社会民主选举方式与日本的“历史传统不相容”,“国民主权”无法与日本“牢固的国民信念相调和”。“历史传统”或“国民信念”指的正是天皇制为中心的日本“国体”。且,身为内阁宪法问题调查会顾问兼枢密顾问官的美浓部向政府提交的宪法修改意见中明确主张延续明治宪法中的天皇总揽大权。即便在占领当局公布新的宪法草案后,

12、美浓部在 法律新报 上继续呼吁天皇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是统治权的最高源泉”。象征天皇制最终确立之后,美浓部在其战后唯一著作 日本国宪法原论 中提出批评,称“天皇成了毫无实权的装饰品”。美浓部思想的进步意义在于用近代法治、宪政理念来诠释天皇制,但其对天皇“总揽大权”的拥护也正是美浓部受天皇制精神束缚而过度信赖天皇人格的非理性的体现。家永三郎评价美浓部的天皇制思想称,其为防止国家权力被滥用而需要将天皇纳入法的范围进行规制,但并不反对天皇拥有并行使权力。早在 年出版的名著 宪法谈话 中美浓部便将天皇誉为“日本国民这一大家族的家长”,认为日本与西方政体之差异在于“日本国民忠君爱国心更为强烈,历史基础更

13、为稳固”。美浓部天皇制思想存在浓厚的天皇信仰的残留,本质上是与战后民主理念相矛盾的。津田、和辻则是从精神、伦理的角度阐释天皇制“国体”延续的意义。年,作为历史学者的津田因质疑 日本书纪 中圣德太子记述真实性而遭到“不敬罪”的攻击,被迫辞去早稻田大学教职,并被判两年缓刑。“津田事件”中体现的皇国史观批判为津田在战后赢得了学术声誉,但其却在 年月意外地提出日本的天皇制与民主主义并不矛盾且正是“贯彻民主主义”的观点,积极支持近代天皇制的延续。津田从历史考证的角度批判天皇神性论,但认为皇室延续能够“作为国民凝聚的中心发挥国民精神象征作用”,而这是与民主主义一致的,且声称“不能爱戴皇室的民众至少同样也欠

14、缺实现民主政治的能力”。另一方面,和辻从伦理视角阐释了延续天皇制的意义。年 月,和辻在 封建思想与神道教义 一文中提出天皇制传统并没有明确的神道教义传统,批判明治时期的神道国教化。和辻认为,“天皇的神圣性”是“源于日本国民共同体基础自发繁育的结果”。和辻眼中的天皇是日本社会内发自然选择的结果,是日本文化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与美浓部、津田类似,和辻在 年底也抨击日本的军人、政治家盗用民众“集体意志”是日本“不幸”的根源,但却坚持声称美濃部逹吉:憲法改正問題(上中下)、朝日新聞 年 月、日。美濃部逹吉:民主主義我議会制度、世界 年月号。調査会資料(美濃部稿)、美濃部顧問私案、芦部信喜編著:日本国憲法

15、制定資料全集()憲法問題調査委員会関係資料等、東京:信山社出版、年、第 、頁。芦部信喜編著:日本国憲法制定資料全集 憲法草案要綱等関世論調査、東京:信山社出版、年、第 頁。美濃部達吉:日本国憲法原論、東京:有斐閣、年、第 、頁。第一版出版于 年。家永三郎:美濃部達吉思想史的研究、東京:岩波書店、年、第 頁。美濃部達吉:憲法講話、東京:岩波書店、年、第、頁。日本国家形成過程皇室恒久性関思想由来(该文于 年月以 建国事情万世一系思想 为题刊出)、津田左右吉:皇室日本:敗戦後皇室論議要諦、東京:書肆心水、年、第、頁。封建思想神道教義、安倍能成 編:和辻哲郎全集(第 巻)、東京:岩波書店、年、第 頁。

16、战后日本思想启蒙的原点“人民主权与天皇主权本质上是一致的。”津田与和辻的天皇观强调天皇的精神、伦理价值,且从实证角度反对天皇神性论。贝拉评价和辻的思想称,“日本传统中的伦理价值中心在于对天皇敬意的表达,相比于外国的传统,日本的伦理价值观更为优先”。摒弃神权思想转而强调君主的精神、伦理价值的观点与近代君主立宪思想是一致的,现实意义层面更是有利于在保留天皇制与废除天皇大权之间实现妥协。正是因此,在象征天皇制正式确立前夕,和辻发文系统阐释了象征天皇制并未改变天皇制“国体”的观点。其中指出,“历史上天皇并非居于全面掌控国家意志的地位”,日本历史上“天皇是日本国民统一象征”,其意义在于为日本社会这一独特

17、的“文化共同体”提供精神、伦理基础。大正教养派知识分子的成长经历了天皇神权权威不断强化的时代,他们虽多以开明的自由主义者自居,但其忠君观念十分浓厚。松本对其评价称:“不仅没有自由主义者批判天皇制国家的基础性价值,也没有任何自由主义的社会理论提出过对天皇制政治构造及其意识形态相关学术性有说服力的分析。”大正教养派知识分子的天皇观是介于理性与(天皇)信仰之间矛盾并存的产物。西义之评价称:“无论在战前、战中受到多少极右派的迫害,亦无论自身多么坚定自由主义的信念,在战后关于皇室问题这一点上,不同于一政党之方针,不惜蒙受反动之污名,日本这一独特的精神风土,不限于津田,美浓部达吉、和辻哲郎亦同样转念之间在

18、反动之中忘却自我。”大正教养派知识分子在战前缔造了大正民主主义时代的辉煌,但其历史局限性也注定了“旧派自由主义者()无法适应时代而逐渐被忘却”的命运。占领初期的日本政坛以币原喜重郎为首,大多是大正民主主义时代的自由主义派政治家,深受吉野作造、美浓部达吉等旧派自由主义者思想的影响。美浓部为首的大正教养派知识分子的天皇观基本上代表了占领初期日本保守政府的基本立场。年末,币原在议会上称天皇制与民主主义是一致的,提出日本民主主义的方向是“确立天皇统治下的议会中心政治”。这种理念正如大正民主主义被军部法西斯颠覆一样是极其脆弱且保守的,因而遭到了占领当局的断然拒绝。正如本尼迪克特对币原天皇观的批判指出,“

19、如此表达民主主义,在美国读者看来简直毫无意义”。币原内阁的辞职标志着战后大正教养派知识分子天皇制思想遭到占领当局的否定,从而被迫退出了历史舞台的主流。二、“君民一体”与南原繁的“民族共同体”论相比于主流大正教养派知识分子的保守倾向,以南原繁的“民族共同体”论为代表,大正教养派知识分子中也出现了更为进步的天皇制思想。南原师承近代反体制思想的代表性知识分子内村鉴 国民全体性表現者、和辻哲郎全集(第 巻)、第 頁。,“:,”,国体変更論佐木博士教乞、和辻哲郎全集(第 巻)、第 、頁。原文撰于 年月。松本礼二:知識人時代丸山真男、第 頁。西義之:変節知識人、東京:研究所、年、第 頁。小林弘二:戦後日本

20、知識人時代向合、第 頁。幣原平和財団編:幣原喜重郎、東京:幣原平和財団、年、第 、頁;第 回帝国議会衆議院予算委員会第号、年 月日(:)。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张弛译,北京:群言出版社,年,第 页。年第期外 国 问 题 研 究三。曾短暂出任过官僚,年辞任后任教于东京大学。战争结束前南原并没有太多对军国主义的正面抨击,而是专心学术。但这并不意味着南原“对于超国家主义风潮的漠视”,而是“学问上的精进本身就是与政治现实之间极度紧张关系的内在化的 非情之热情 所支撑的活动”。年 月,出任东京大学总长之后,南原的活动迅速从学术研究转向了社会启蒙,相应地,其天皇制思想也日渐系统化。“精神

21、革命”是战后南原天皇制思想的核心理念。年月日,南原在名为“精神革命”的讲话中倡导“深层次的革命 人的思维与精神的革命”,认为这是制度层面“政治的社会的革命”的前提。月 日,南原在 新日本文化的创造 的演讲中称天皇是日本“存立于世界的意义与价值”,明确了其支持天皇制的立场。但南原随即也批判天皇制下日本缺乏“西洋国家所经历的文艺复兴”,倡导开展一场“日本精神自身的革命、新的国民精神的创造”的“宗教改革”。南原天皇观的核心在于民众天皇认知的人性化、理性化。正是因此,南原盛赞“人间宣言”是天皇“从日本神学与神道教义中解放及其人性独立的宣言”。南原虽支持天皇制,但在精神层面本质性地区别于近代日本天皇制。

22、南原在回顾该次讲话时再次提到了其强调精神变革的重要性,称传统天皇制导致“每个个体作为独立的人的人性意识或人性理想的缺失”,由此导致日本人“特有的国体观念并盲从少数人”,而这是“战争及战败的最根本性原因”。整体上,南原的天皇制思想明显带有东西文化融合的特征。事实上,早在 年 月其出版的 国家与宗教 一书中南原就提出过仿效佛教本土化方式创造“日本式基督教”的观点。南原提出的“民族共同体”论在制度层面进一步阐释其天皇制思想的实践方式。年月 日,身为贵族院敕选议员的南原在帝国议会上关于日本政体构造称,既反对“维持现状的保守主义”,也反对“历史断绝意味的革命主义”,建议“应当考虑第三条道路”,即超越“君

23、主主权”与“民主主义”的战后日本“民族共同体”(又称“国民共同体”)。南原阐释称,“彻底贯彻三权分立”会出现“合法性政治统一的空白”,而拥有“象征”与“机关”双重特性 “保障国家统一性的机关”与“日本国家统一意志的体现者”的天皇制能够填补“这一空白”。南原的“民族共同体”论吸纳了美浓部“天皇机关说”的观点,但其天皇地位则趋于“象征”意义,天皇制精神束缚色彩有着明显的弱化。正如南原对战后日本重建的寄语中指出,“爱护真理,尊重人性人格,不要再天皇神格化,勿再堕入国家权力主义。”南原的天皇制思想的进步性进一步体现在其关于天皇战争责任及天皇退位制度的建言之中。年月 日的天长节祝词中南原称,天皇“即便是

24、政治上法律上”无责,也应当承担“对皇祖皇宗及国民道德性精神性之责任”。而天皇“大权”被认为是导致天皇责任的根源,也是妨碍天皇制“永久维持”的主要障碍。此外,南原进一步提出了天皇退位的制度化建言。月,南原在帝国会议上丸山真男、福田歓一編:国家宗教(南原繁著作集)、東京:岩波書店、年、第 頁。精神革命 放送 学生与言葉 、丸山真男、福田歓一編:文化国家(南原繁著作集)、東京:岩波書店、年、第 頁。南原繁:新日本文化創造 紀元節演述、武田清子編:人権思想(戦後日本思想大系)、東京:筑摩書房、年、第 、頁。南原繁述、丸山真男、福田歓一編:聞書 南原繁回顧録、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年、第 頁。丸山真男、

25、福田歓一編:国家宗教、第 頁。第 回帝国議会貴族院本会議第 号、年月 日。祖国再建捷径 講和締結際学生諸君与,丸山真男、福田歓一編:文化国家(南原繁著作集)、東京:岩波書店、年、第 頁。天長節 記念祝典演述、丸山真男、福田歓一編:文化国家(南原繁著作集)、東京:岩波書店、年、第、頁。战后日本思想启蒙的原点建议在新宪法中加入“天皇退位及让位”的规定,称这是与“神秘且非现实的天皇向自然的人性的天皇变化”相符的。且南原认为对天皇道义问责既是日本历史的传统,也是皇室的“美德”。南原的本意是以退位的方式来维护天皇制的精神纯洁性与制度延续。正如南原在回想中所言:“制度层面我是拥护天皇制的。但天皇的道德性精

26、神性责任则是天皇自身的问题。”南原对天皇追责的思想在战后日本政界有着一定的共鸣。忠诚的保皇派近卫文麿及高松宫的情报官员细川护贞回忆称,皇室的存续是优先于天皇安全的最重要事项。近卫文麿与德川义亲也提出过以天皇退位的方式实现天皇免责的预案。但在美国当局主导下,从政治利益考量出发,最终并未追究天皇的战争责任。而天皇免于被追责则意味着日本国民错失了树立理性的人性化天皇观的历史契机,是导致战后日本社会整体缺乏战争责任意识的标志性事件。南原的天皇制思想虽有其历史延续的不彻底性,但也有着彻底摆脱近代“国体”的历史进步意义。南原认为日本“国体”以 年 月 日国家神道废止为界发生了彻底改变,日本迎来了“新的民主

27、的时代”并成为“国民自觉意志的共同体”。南原评价占领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并非“制度改革”,而是“国民思想的精神的革命”。南原认为国家神道的废止是国民精神革命的标志。南原的天皇观虽强调精神统合意义,但摆脱了信仰束缚的蒙昧性。南原任东大总长期间利用各种场合发表启蒙演讲,是战后日本重要的“舆论领袖、精神领导者”。但南原的天皇思想也有其不彻底的局限性。南原的“民族共同体”论在主权界限上是十分模糊的“第三条道路”,被称为“君民一体的日本民族共同体”。南原自己也声称其意在“维持日本历史延续性”,且公开反对“人民主权”。国家主权界限的模糊为战后日本主权归属的多样化解释及“国体”意识的复活埋下了伏笔。此外,南原

28、的天皇制思想中明显存在矮化国民的一面。南原的天皇制构想中,天皇居于日本政治秩序的“顶端”,以内阁为首的国民则被定位于“恪尽辅弼之任,履最大限度之忠诚”。忠君思想在南原的天皇观中十分明显。进步与保守并存的“民族共同体”论有利于美国的民主化方针与日方“国体护持”理念的妥协,换言之,为象征天皇制的确立提供了思想基础。南原本人也高度评价象征天皇制是日本“肇国以来的思想性精神性革命”。?10三、“人民主权”与森户辰男的“民族协同体”构想 年月日,外相东乡茂德在内阁会议上称:“只要能护持国体,则我等将能忍受任何之痛苦。”?11“国体”延续是日本右翼势力存续的根基。上述大正教养派知识分子的天皇制思想都潜藏着

29、近代日本“国体”延续的可能性,而社会主义知识分子则是对天皇制进行彻底的批判与否定。但纯正?10?11 第 回帝国議会貴族院本会議第号、年 月 日。南原繁述:聞書 南原繁回顧録、第 頁。細川護貞:情報天皇達:細川日記 上巻、東京:同光社磯部書房、年、第 頁。南原繁述:聞書 南原繁回顧録、第 、頁。、丸山真男、福田歓一編:文化国家(南原繁著作集)、東京:岩波書店、年、第 頁。新渡戸南原賞委員会編:新渡戸稲造南原繁現代教養:新渡戸南原賞委員会、茅崎:新渡戸南原賞委員会、年、第 頁。姜尚中:反、東京:講談社、年、第 頁。南原繁述:聞書 南原繁回顧録、第 頁。天長節 記念祝典演述、丸山真男、福田歓一編:

30、文化国家(南原繁著作集)、第 頁。南原繁:新憲法発布、武田清子編:人権思想(戦後日本思想大系)、東京:筑摩書房、年、第 頁。外務省編:終戦史録、東京:新聞月鑑社、年、第 頁。年第期外 国 问 题 研 究的社会主义思想因遭到占领当局与日本保守势力的双重压制而无法发挥影响,只有温和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想才能够获得一定的生存空间。森户辰男是其代表性学者。年,森户因当局认定其宣传危险的无政府主义思想入狱,同时失去了东京大学教职(“森户事件”)。出狱后的森户进入大原社会问题研究所从事马克思主义等社会科学研究,并活跃于社会运动事业。森户认为,“唯有社会主义才是救国之公道”,主张在“超越一党一派”基础上,通过广

31、泛的民主势力来动摇“保守政权的根基”。森户的思想带有明显的中间大众路线色彩,在根基上是社会主义,但在战后的过渡时期其主张的是与民主势力的调和路线。森户思想的调和特征也反映在其天皇制思想上。森户的天皇观集中体现在战后日本最早的民间宪法草案 宪法草案要纲 之中。在 年 月 日,日本文化人联盟设立总会上(森户任事务局长),高野岩三郎、铃木安藏、森户辰男等倡议设立了民间性质的宪法研究会。月 日,宪法研究会将 宪法草案要纲 提交政府及盟总。该草案明确了“主权在民”原则,规定天皇“受国民的委托,专门执掌国家礼仪”。森户回忆称,宪法研究会最重要的问题是国家主权问题,即“日本的主权者是谁?主权归谁所有?”在起

32、草过程中,森户对铃木安藏、今中次麿主张的“主权在国家”观点提出反对意见称,“无视国家究竟是专制君主国还是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差异问题而笼统概括的国家主权论是不现实的”。同时,对高野等主张的“人民共和国宪法”论,森户认为,“将天皇与国民相对立的做法有违我国的传统情感与思潮”。在综合各方面意见基础上,森户提出主权应当归属于“包含天皇的 民族协同体”。最终出台的“草案”中关于天皇制采纳了森户的“民族协同体”观点。森户解释这种“协同”理念称:“我国的公共道德乃基于封建的忠君思想为支柱,以人格尊严为基础的新的协同体式的道德观极为不发达。”森户称这种设计是“尊重我国传统与国民情感”与“充分吸纳世界主流民主主义

33、”“二者融合”的体现。森户的“民族协同体”论虽顾及天皇制的传统,但带有明显的平等色彩,即由传统天皇与民众之间的纵向等级关系转向横向平等的“协同”关系。森户主张在制度形式层面保留天皇制,但在实质层面贯彻人民主权原则。年 月 日,艾奇逊在发给国务卿的电报中将森户的天皇观归纳为:“最重要的目标应当是确保人民的权利考虑到农村人口的感受,不宜立即废除天皇制,但必须实现天皇制的彻底民主化。”森户阐释形式上保留天皇制的原因在于废除天皇制“会在国民中间导致不必要的分裂”,使得“本已十分困难的国家重建局面雪上加霜”。但为了防止近代天皇制的复活,森户倡导的“民族协同体”构想框架中国民的权利居于天皇之上。对于这种设

34、计的原理森户称,“排除明治宪法延续及国体护持可能性的同时,明确国民主权,并确立天皇不参与政治的民主主义基本原理”。森户将该宪法草案的最大特色概括为“大量吸纳了德国魏玛宪法精神”。?10大量吸收德国历史上废除君主制并首次建立了民主制度的魏玛宪法也正体现了该草案的本质在于实现天皇制的“名存实亡”。南原提到,关于宪法“人民?10 救国民主連盟提唱、森戸辰男:救国民主聯盟提唱、東京:鱒書房、年、第、頁。憲法草案要綱(憲法研究會案)、年 月 日発表、国立国会図書館蔵:入江俊郎文書 憲法改正参考書類(憲法問題調査委員会資料)。森戸辰男:思想遍歴 下 社会科学者使命運命、東京:春秋社、年、第 頁。日本経済新

35、聞社編:私履歴書 文化人 、東京:日本経済新聞社、年、第、頁。救国民主連盟提唱、第頁。森戸辰男:平和革命条件、東京:東京出版社、年、第 頁。伊藤悟編集解説:政官識者語戦後構想(現代史研究叢書)、東京:東出版、年、第 頁。救国民主連盟基本問題、森戸辰男:救国民主聯盟提唱、東京:鱒書房、年、第 頁。森戸辰男:思想遍歴 下 社会科学者使命運命、第 頁。日本経済新聞社編:私履歴書 文化人 、第 頁。战后日本思想启蒙的原点主权论”的观点是“极端的想法”,在战后初期是“难以想象的”。正是在战后日本知识界整体视“人民主权论”为禁忌的背景下,森户的“人民主权论”天皇观在整体保守的战后知识界颇有开创性意义。森户

36、的天皇制思想在推动民众思想解放上与南原的思想同样具有战后启蒙的意义。年月,森户在 新生 上发表的 告知识阶级书 中将战前知识分子未能阻止战争的局限性称为“政治无力感”,称“至少在道德上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而天皇制对日本民众的精神束缚是导致知识分子“政治无力感”的根源。森户将这种精神依赖现象称为“文化革命的停滞”,呼吁战后日本知识界的任务就在于“文化革命的推进,即,封建的、军国的、资本主义的旧文化的克服与符合新时代的新日本文化的创造”。森户不仅积极参与各类战后知识分子启蒙组织,还参与发动了救国民主联盟运动。尤其是在森户任文部大臣期间,不仅为战后日本教育体制改革做出了杰出贡献,更是积极推动国民大

37、众思想启蒙的“新日本建设国民运动”。战后森户加盟了日本社会党,其天皇制思想也是与“中道政治”的片山、芦田内阁接近的“中道”思想。森户称,“我既排斥打倒天皇制论调,也反对国体护持论”,“延续天皇制基础上彻底贯彻民主主义才是最佳方案”。森户的思想内核有着革命性地摆脱传统日本体制的倾向,但在现实层面反对激进的体制变革,倡导温和的渐进模式。森户的天皇观为社会党所吸纳。政府宪法草案发布之后,片山代表社会党发表声明称,“国家是包括了天皇在内的国民协同体”。森户的观点及其温和的渐进模式符合占领当局对日民主化改造的终极目标,森户自身也认为象征天皇制是其天皇制思想的直接体现。年月日,森户在高野岩三郎的追忆会上指

38、出:“草案要纲 成了日本国宪法制定过程中的重要参考资料,很难说宪法是占领军单方面强加的。”在其后的回忆中更是认为“象征天皇制”与自己倡导的“国民协同体”是一致的。四、“真性近代”与丸山真男的天皇制批判大正教养派知识分子与温和的社会民主主义知识分子都是战前思想主流在战后的延续,整体都倾向于保留天皇制且回避对天皇制的正面批判。相比之下,被内田义彦称为“市民社会青年”的新兴知识分子则是展现出了彻底批判近代日本天皇制并与之决裂的坚定立场。丸山真男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丸山成长的年代既接受了大正民主主义时代自由思想的熏陶,也切身感受了近代天皇制对人的精神与肉体的双重钳制。此外,丸山也曾因接触社会主义思想而

39、受到秘密警察的逮捕,亲身体验了战前天皇制下的严格思想控制,由此激发了丸山的天皇制批判。丸山在回忆昭和天皇时指出,“就天皇制和我个人的关系而言”,“被强制带至本富士(警察 笔者注)署的检举事件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此外,丸山的父亲是战前日本代表性自由主义记者,与自由派人士长谷川如是闲等交往颇深,而其母亲与著名国粹主义者井上龟六系异父兄妹。因而,丸山的成长中“接触到的人物的政南原繁述:聞書 南原繁回顧録、第 頁。知識階級與、森戸辰男:青年学徒訴:知識階級何爲乎、東京:学芸社、年、第、頁。知識階級與、第、頁。森戸辰男:憲法改正草案要綱評、朝日新聞 年月 日。社会党片山書記長:憲法改正草案態度、毎日新聞

40、 年月日。大島清:高野岩三郎伝、東京:岩波書店、年、第 頁。森戸辰男:思想遍歴 下 社会科学者使命運命、第 頁。米原謙:日本的 近代 問:思想史戦後政治、東京:新評論、年、第 頁。昭和天皇回想、丸山真男:丸山真男集 第十五巻、東京:岩波書店、年、第 頁。年第期外 国 问 题 研 究治思想多样化,涵盖了从右到左完全异质的思想,在当时是颇为特殊的家庭环境”。战前天皇制下多样的亲身经历及其独特的家庭环境是丸山思想形成的经验基础。日本战败后的 年底,丸山首次对近代日本天皇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丸山指出,“皇室欠缺纠正偏差”的机制,认为近代日本天皇制“无论如何都是违反民主制根本原则的”。在制度层面,丸山认

41、为权力不仅应当“依照民众意志行使”,更重要的是“将民主主义渗透进国民的生活氛围之中”。从中能够看到丸山关注的核心是民众思想意识的转变。丸山认为“作为人的个体的独立”是最关键的,称这是“民主”意识深入人心的体现。丸山所言的“民主”并非欧美民主制度的简单移植,而是强调“不断内在自我更新与批判”。这也是丸山民主主义“永久革命”论断的萌芽。年底丸山对近代日本天皇制进行的思考着眼于民主机制及民主意识的欠缺,为深入揭示天皇制精神构造奠定了基础。但 年底丸山的天皇制思想还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丸山提出应当“禁止天皇参与一切实质性政治”,且天皇制存在的唯一理由只能是“作为国民情感纽带的象征”以“避免国民的政治

42、性分裂及国民统一的崩溃等各种事态”。从中能够看到丸山在批判天皇制的同时潜意识中也在为天皇制的延续寻找理由。作为日本国民的一分子,丸山也无法彻底摆脱天皇制的思想束缚。其回忆称自己战前的思想状态是当局眼中的“思想犯疑犯”与“自由 天皇制的信徒”的“二重人格”。丸山在战后初期经历了“半年左右的苦思”才最终提出:“天皇制对于日本人自由人格的形成造成了致命的障碍”,而具有这种自由人格的人能“依据自己的良心判断、行动,并对其结果承担责任,即拥有与 恃宠(甘)依赖相反的行动方式”,他感慨道,“从天皇制的 咒力中解放”是“那么艰难的课题”。这也是战后初期丸山的天皇制思想与思想积淀更为成熟的美浓部、南原、森户等

43、战前主流知识分子的差异,其天皇制思想在战后初期尚处在发展、完善过程之中。年月,丸山在 近代式思维 一文中批判了日本“思想现代化”的欠缺,即“真性近代”的缺失,认为这是导致“未能对封建势力形成显著对抗”的原因。实现思想“真性近代”的最大障碍正是近代天皇制对于日本民众思想的禁锢。月,丸山发表系统阐释其天皇观的代表作 超国家主义的逻辑与心理 一文。丸山开篇言道,“国民精神的真正变革”的缺失是近代日本国家主义思想的根源,其背后的体制性因素则是“权力的多元支配形态转变为向天皇集中的一元支配”,即“权威和权力融为了一体”。天皇居于“绝对价值的 国体”的中心,成了日本社会“正当性的基础”,国家主义的形成正是

44、“精神权威与政治权力一元化独占的结果”。丸山形象地将这种日本社会体系称之为“天皇为中心,与天皇距离不等的万民共同拥戴的形态形成了一个同心圆,其中心并不是一个点,而是贯通中心形成的垂直的一个纵横(体)”。丸山开创性地提出打破天皇制的精神枷锁是日本人实现思想解放的第一步。松本评价 超国家主义的逻辑与心理 中阐述的天皇制思想禁锢称,“国家权力对于国民的统制十分有效,容易形成一致的舆论。其根源在于权力利用深深根植于日本文化精神倾向来统制国民”。从精神构造视角进行批判是丸山天皇制思想的显著特征。丸山自身评价 超国家主义的逻辑与心理 中的天皇制批判是新的“精神构造路径”。这种思想是颇具开创性的,因为“直至

45、战败或战败大井赤亥編:戦後思想再審判:丸山真男柄谷行人、京都:法律文化社、年、第頁。丸山真男:自己内対話:冊、東京:書房、年、第、頁。丸山真男:自己内対話、第頁。昭和天皇回想、第 頁。近代的思惟、丸山真男:丸山真男集 第三巻、東京:岩波書店、年、第頁。超国家主義論理心理(原文发表于 世界 年月号)、丸山真男:現代政治思想行動、東京:未來社、年、第、頁。松本礼二:知識人時代丸山真男、第 頁。追記及補注、丸山真男:現代政治思想行動、第 頁。战后日本思想启蒙的原点后初期,(日本社会)完全没有意识到彻底否定天皇制的氛围”。丸山天皇制批判思想的提出不仅需要深刻的思考,更是需要莫大的勇气。丸山碰触到了思想

46、禁锢这一近代日本天皇制的核心。正如井上清的评价,“日本的现代化没有个体的解放”,宪法、议会、普选权、政党这些“现代化外衣”无非是“天皇制名义下专制政治的形式”。丸山认为制度形式是次要的。战败后丸山以英国君主制下的民主主义典范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共和制下诞生希特勒独裁的鲜明对比阐释了制度构建的次要性。在丸山看来,制度可以多样化,关键是对天皇及天皇制的国民意识。从该角度而言,相比于美浓部、南原、森户之类“体系建设型”学者,丸山则更多地属于“问题发现型”知识分子。米谷匡史评价这一独特视角下丸山天皇制思想的意义称,“从大日本帝国的 国体神学 诅咒束缚中解脱,开启战后启蒙的划时代宣言。”丸山天皇制批判

47、启蒙思想在实践层面开创性地推动了知识分子回归民间大众的同时,在思想层面开启了战后日本进步思想在思想舆论界统治地位的先河。丸山盛赞 世纪的杰出知识分子“关注真实大众生活”,是“民主主义勃兴期知识分子与大众的美好结合”。战后的丸山积极投身于民众思想启蒙的实践,仅在 年月至月期间丸山便在庶民大学做了八次演讲。伊东祐吏称丸山思想的“自我变革化学反应并不是在实验室的真空状态下,而是在庶民大学三岛教室里通过与民众的对话、交流之中产生的。”丸山及其启蒙实践被学者赞誉为“大众战略”“参与知识分子”。在打破知识分子与大众断层的传统上,丸山天皇制思想的实践颇具开创性意义。然而丸山的天皇制思想不仅遭到战后日本保守政

48、治家的排斥,在占领当局看来也显得过于理想主义,因而其无法对象征天皇制的确立发挥现实性影响。但丸山的天皇制彻底批判猛烈冲击了日本人的传统观念,逆转了日本思想界的格局,迅速成了引领战后日本思想舆论的中坚力量。丸山天皇制批判的代表作 超国家主义的逻辑与心理 被称为在杂志 世界 上发动的“宫廷革命”,丸山本人则被誉为“战后民主主义的领袖”“战后启蒙知识分子领袖”。?10结语康德指出,“启蒙”就是“人从自我的未成年状态中解脱。”?11实现日本国民精神从“未成年状态中解脱”的思想启蒙正是占领初期日本知识分子天皇制思想的共通理念。福田欢一在评价南原繁 国家与宗教 一书时称,“近代 日本的政治问题若不与其精神

49、支柱的拟制宗教 国体 进行对决,便无?10?11 二十世紀最大、丸山真男:丸山真男集 第九巻、東京:岩波書店、年、第 頁。思想科学 五十年史会編:思想科学 、東京:思想科学社、年、第 頁。昭和天皇回想、第 頁。关于这种分类,参见 仁井田陞博士東洋学、丸山真男:丸山真男座談、東京:岩波書店、年、第 頁。米谷匡史:丸山真男日本批判、現代思想 年第 巻第号。西欧文化共産主義対決 信仰理性及文明 、丸山真男:丸山真男集 第三巻、東京:岩波書店、年、第、頁。伊東祐吏:丸山真男敗北、東京:講談社、年、第 頁。竹内洋:丸山真男時代:大学知識人、東京:中央公論新社、年、第 頁;松本礼二:知識人時代丸山真男、第

50、 頁。加藤典洋:敗戦後論、東京:講談社、年、第 頁。鈴木貞美:近代超克:戦前戦中戦後、東京:作品社、年、第 頁;松本礼二:知識人時代丸山真男、第、頁。:啓蒙何:他四篇、篠田英雄訳、東京:岩波書店、年、第頁。年第期外 国 问 题 研 究法在学问上阐释清楚”。知识分子的天皇制思想正是触及了近代日本“国体”的“精神支柱”的内核,为战后初期日本社会民主主义的繁荣提供了思想指南。日高六郎指出,“战败后日本社会整体上皆将克服封建的或前近代的要素作为第一要务,对此,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与非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的意见是一致的,并由此诞生了 民主主义 的蜜月时代”。占领初期知识分子都一致抨击天皇制的神权色彩,倡导树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