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筝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课文,探究解读课文意蕴。过程与方法目标:以作者情感变化为主线,扣点引导、探究式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亲情,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保持纯真美好的天性。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感悟、理解误解、冲突中的手足之情。教学难点:文章深层的思想情感体悟。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一)在北京,人们都有着在早春时节外出放风筝的传统,“福寿双全”、“龙凤呈祥”、“百蝶闹春”、“鲤鱼跳龙”、“麻姑献寿”、“百鸟朝凤”等,这些风筝无一不表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用放风筝来乞求富贵吉祥平安。可是,一个小小的风筝却让文学大家鲁迅感到悲哀,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
2、学习鲁迅先生的散文风筝,看看一个貌似普通的风筝,对于鲁迅先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在他身上,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设计二)家庭中充盈着浓浓的亲情,但有时也会出现令人难堪的冲突矛盾。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人冲突的深处往往包含着深刻的社会的和时代的内容,今天,让我们走进这风筝的世界来研究一番其中的是非曲直。(设计三)以一首小诗导入最是你生命烂漫如花的时节所有遣词造句的经典和着万紫千红的风情在这一季汹涌如潮奔腾而至先贤和哲人 以书面的形式伸出温暖有力的手跨越千年的时空 与你相握那些深沉得掷地有声的文字被诠释成简单明了的叮咛珍重啊 此去经年请走好你的每一步在漫漫的生命之旅你是唯一的舵手二、整体感知1教师
3、范读。2教师进行朗读指导。(从声音、语调、速度、感情等方面进行指导)3采用分读、齐读、重点读等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第312段,整体感知课文内容。4课文中的“我” 和小兄弟围绕风筝发生了一件令人深思的事情,请根据“我”和风筝的关系梳理文章的脉络。风筝风筝风筝风筝学生讨论,明确:看风筝忆风筝思风筝伤风筝三、深入研讨1学生在课文中找出互为相反、相对的词语、句子等,体会对比手法的作用。2学生思考,交流,发言:学生的答案可能有:(一)词语对比傲然悲然 嫌恶赞成不爱喜欢 跳跃瑟缩惊呼惊惶 轻松沉重温和寒威 笑着悲哀恍然大悟全然忘却严冬肃杀春风荡漾(二)句子对比(1)“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小兄弟然而最喜欢
4、风筝”(2)“我以为这是最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3)“而我的心很沉重。”“他什么也记不得了。”(4)“全然忘却,毫无怨恨”“我的心只得沉重着”(5)“有这样的事吗?“无可把握的悲哀。”(三)写景对比异季之景的对比同季之景的对比(四)写人对比1“我”与弟弟的对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对放风筝的态度:“我”嫌恶,而弟弟则是“最喜欢风筝”;2)风筝被毁坏后,“我”是“完全的胜利” “傲然走出”,而弟弟是“绝望地站在小屋里”;3)多年后相见时:“我的心只得沉重着”,而弟弟“什么也不记得了”。2“我”的前后之对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对风筝的态度
5、:先是“嫌恶”,认为放风筝是“可鄙的”;后来是“赞成”,是想“劝他放”。2)毁坏弟弟的风筝时,是“完全的胜利” “傲然走出”;后来,“我的心只得沉重着”“现在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3弟弟的前后之对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身体与精神上:弟弟身体“多病,瘦弱不堪”,而他却是“最喜欢风筝”。2)看别人放风筝,“他惊呼”“他高兴得跳跃”;当“我”发现他偷偷制作风筝时,他“很惊惶地站了起来”。3)当风筝被“我”毁坏时,“他绝望地站在屋里”。而多年后相见,谈起幼时的“旧事”“有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四、主题探究1如果将文章的最后三段删除,替换成:
6、“我沉重着的心终于轻松了,谢谢你,兄弟!”可以么?为什么?2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发言,教师点拨:删除最后三段后,你能从剩下的文字中读到什么样的主题?最后三段从表现主题等不同角度看有些什么作用?可以从“人物关系、回忆的主体事件和作者的心理感受”等不同角度切入思考。3教师小结:风筝的主题,一是亲情的叙述;二是儿童教育;三是国民性的批判。如果没有最后三段,这三点精神在文中也得到很好的表达,但是,如果没有最后三段,文章的思想性就大打折扣了,鲁迅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深刻之处就表现在这里,这篇文章的落脚点实际上就在最后三段,这就是作者对“无怨恨发出的感叹”。然后过渡到对文章主题更深层面的点拨。此时教师
7、应该紧扣”为什么要感叹没有怨恨”进行点拨,阐明“感叹无怨”的主题。五、拓展阅读1学生自读我的兄弟,思考:请分别找出两篇文章中关于“我”儿时对放风筝的态度的描写,想一想你更喜欢哪一篇的,说明理由。风筝比我的兄弟多了对弟弟看放风筝和做风筝的神态和动作的描写,找出来,体会它们有什么作用。风筝中交代了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而我的兄弟中没有交代,你觉得这句话多余吗僦明理由。请分别找出两篇文章中关于“我”向弟弟道歉时他的反应的描写,比较一下,看哪一处写得更好,并说明理由。我的兄弟中,“我”的错误就在于毁了弟弟的风筝,而风筝中作者认识到“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8、并认为幼时毁弟弟风筝是“精神的虐杀”。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请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的看法。2学生交流,回答,明确:风筝中关于“我”儿时对放风筝的态度的描写: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我的兄弟中关于“我”儿时对放风筝的态度的描写: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我更喜欢风筝中的描写。因为风筝中的描写不仅写出了“我”对放风筝的厌恶之深,还交代了“我”厌恶放风筝的原因,这和“我”的小兄弟对放风筝的酷爱形成鲜明的对比,也为下文写“我”毁掉了“我”的小兄弟偷做的风筝作了铺垫。弟弟看放风筝的神态和动作描写:他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
9、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作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的小兄弟对放风筝的喜爱,表现了“我”的小兄弟的天真活泼的儿童天性。弟弟做风筝的神态和动作描写: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作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的小兄弟对“我”的恐惧,可以看出当时长幼之间是很不平等的,隐含着“我”对小兄弟的同情,对自己深深的自责。这句话不多余。这句话交代了“我”的小兄弟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十岁内外正是爱玩争的年龄,所以“我”的小兄弟才会那样喜爱放风筝,而瘦弱多病的孩子正需要多到户外进行体育锻炼,而“我”粗暴地禁止小兄弟放风筝并毁掉他的风筝,写出了“我”对小
10、兄弟的同情和自责。风筝:“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我的兄弟:我的兄弟却将我这错处全忘了。风筝中的一处写得更好。因为风筝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我”的小兄弟的全然忘却,写出了他的麻木、不觉悟,语言富有表现力。同意作者的观点。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可以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不准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天性。所以,毁弟弟的风筝就是“精神的虐杀”。六、教师小结:(设计一)风筝用充满诗意的笔调,形象地叙写了同胞兄弟之间的浓浓亲情,再现了鲁迅严于自责和反省的品格与情怀。它吹奏了一曲人情美的温馨之歌,让我们沉浸在自然、和谐、水乳交融的诗情画意里。请同学们再次走进
11、风筝的世界里(设计二)风筝不仅是表现了人内心美好的感情,而且给人以深沉的思想力量。深刻的主题,无论从哪个角度阅读,都有意在言外的收获。通过学习课文,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呢?反复思索以后并用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让自己的感情更真挚、美好,思想更丰富、深刻。 七、板书呈现:风筝相关资料一、作者简介鲁迅(),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录于鲁迅全集里。二、写作背景风筝写于年月日,这一天恰逢旧历年正月初一,刊于同年月日出版的语丝周刊第期,后来由作者编入散文诗集野草。风筝发表以后,它的抨击传统的封建的儿童教育思想锋芒卓然毕露,受到读者尤其是青少
12、年读者的欢迎和喜爱。鲁迅先生同时另有一篇我的兄弟题材一样,人物相同,不过只叙写了拆毁儿童玩具风筝的错误,而风筝一文却挖掘了更深刻的思想内涵。三、文学常识什么是双关:双关是借助语音或语义的联系,使语句同时关涉两种事物,表达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格式。例如:父亲现在躺在殡仪馆的冰库里,那地方很冷。(何继青哭歌)“那地方很冷”的“冷”是双关辞格,既指冰库里温度低,又指那里让人心寒。双关:、那房子再好再大,妈妈一死公家就收回了。住不长久的。 我觉得很寒冷。又想,也许这就是个寒冷的季节。(何继青哭歌)、父亲现在躺在殡仪馆的冰库里,那地方很冷。(何继青哭歌)、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
13、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鲁迅风筝)四、语言积累1生字注音丫杈(ch) 惊惶(hung) 恍然大悟(hung) 可鄙(b)即刻(j) 倘(tng) 蜈蚣(w gng) 伶仃(lng dng)瑟缩(s) 荡漾(yng) 憔悴(qio cu) 点缀(zhu)掷(zh) 惩罚(chng) 虐杀(n) 苦心孤诣(y)2形近字辨析 弹琴(qn) 孤独(g) 饶恕(sh) 诀别(ju) 瑟缩(s) 狐狸(h) 怒气(n) 绝对(ju) 消逝(sh) 堕落(du) 惭愧(cn) 坠地(zhu)3.多音字辨析 什物(sh) 恶心() 解放(ji)什 恶 嫌恶(w) 解 押解(ji) 什么(sh
14、n) 恶化() 解数(xi)4词语解释【丫杈】即桠杈,形容树枝歧出。【肃杀】书形容秋冬天气寒冷,草木枯落。【诀别】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笑柄】可以拿来取笑的资料。【可鄙】令人鄙视。【惊惶】惊慌。【瑟缩】身体因寒冷、受惊而蜷缩或兼抖动。【傲然】坚强不屈的样子。【虐杀】虐待人而致死。【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五、中心思想文章回忆兄弟之间的一件往事。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行为十分粗暴。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径,简直是“精神的虐杀”。时隔久远,但我一心
15、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已全然忘却,每忆及此,感到一种“无可把握的悲哀”。六、相关资料1风筝备课资料(马祥)关于文章内容的真实性野草里说的是“诗与真实”合在一起,糊风筝是真实,折风筝翅骨等乃是诗的成分了。松寿(指周建人 引者注) 小时候爱放风筝,也善于自糊风筝,但那是戊戌(1898年)以后的事了,鲁迅于那年春天往南京, 已经不在家里了。而且鲁迅对于兄弟与游戏,都是很有理解,没有那种发怒的事,文章上只是想象的假设, 是表现一种意思的方便而已。周启明(即周作人,鲁迅二弟)鲁迅的青年时代,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版。他自己的确不放风筝, 可是并不严厉地反对别人放风筝。乔峰(即周建人,鲁迅三弟)略讲关于鲁迅
16、的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文章情感与思想的主题解读之一:心灵美的追求与赞颂说鲁迅在野草中,不仅毫无情面地解剖自己思想黑暗的阴影。而且不加藻饰地抒写自己高尚的情操。读过这部分内容的散文诗,人们都会深深地为鲁迅心灵的高尚优美所吸引和感动。这方面首先应该讲到的是风筝。(兄弟两人) 一个严于自责,恳求宽恕自己的过失;另一个幼稚纯真,全然忘却别人的错处,这正是鲁迅在风筝中所努力开掘的人的心灵美的两个方面。到了风筝里,鲁迅把这一由风筝引起的故事, 描绘得更为丰满和形象, 而且将这描写放到了异地天空中所出现的“故乡的春天”的环境里来,使对儿时往事的回忆和四周“严冬的肃杀”作了鲜明的对照, 这就给鲁迅
17、歌颂人情美的主题带来了更深刻的意义。鲁迅通过这样的艺术构思含蓄地告诉人们:儿时的记忆,虽然给他以悔恨和悲哀, 但那一些内心美好的感情, 毕竟比肃杀的严冬一样的现实所加给他的“非常的寒威和冷气”更好一些。人们内心美好的感情,在肃杀的严冬中给人们心头以“故乡的春天”般的温暖。鲁迅正是用这种真挚动人的感情。谱写了一曲人的心灵美的颂歌。孙玉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文章情感与思想的主题解读之二:封建教育批判说本文通过“我”回忆幼时对喜爱风筝的小弟弟的“精神的虐杀”,批判长幼尊卑的封建伦理道德及摧残儿童天性的封建教育。文中把故乡那种“一片春日的温和”景象,同北国的“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相
18、对照,表现了作者对当时冷酷、黑暗现实的愤懑和对美好境界的向往之情。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年谱(增订本第2册),人民文学出版社。文章情感与思想的主题解读之三:兄弟失和忏悔说他(指鲁迅引者注)在1925年写了好几篇小说和散文诗来表达自己对兄弟情谊破裂(1923年鲁迅与弟弟周作人由关系非常融洽到彻底破裂,具体原因众说纷纭引者注)的悔恨。周作人自己也显然清楚地明白这一点在风筝里,鲁迅将自己伤感忏悔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哀婉动人。风筝写于1925年农历新年。这是闽家团圆的传统节日。而鲁迅兄弟却不能团聚,尽管他们当时都在北京。此时此刻回忆一个人以往的失错,道出自己由衷的忏悔是极自然的事。但是困扰诗人的
19、仍然是一种逻辑两难:因为兄弟的遗忘,他得不到宽恕;即使得到宽恕,“无怨的恕,说慌罢了”。他失落了忏悔和乞求宽恕的对象,也就是失落了获得宽恕的逻辑前提。为此他将永远遭受负罪感的折磨。李天明难于直说的苦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文章情感与思想的主题解读之四:多重主题并行说风筝这篇散文诗,由于写的是由风筝引起的回忆“我”少年的时候对小弟弟“精神的虐杀”的故事, 暗示了作者想说的人生哲理,带有明显的象征性质 这样,就使这一作品的内涵,具有几个主题线索发展的特征。一个主题线索是,鲁迅自己,即作品中的“我”,对于幼年的弟弟的“精神的虐杀”自悔心境,以现代科学的思想批判了封建的“家长式”的吃人的道德观
20、念和行为。另外一个主题线索是,回忆中的故乡的温暖的春天和现实生活中“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 的环境的对立。这一描写中,暗示作者对于现实的不满与反抗的情绪。第三个主题线索是作者, 也即作品中的“我”,后来请求长大了的弟弟原谅自己的过失,而弟弟似乎根本没有这件事情一样,自已以至无法忏悔 这三种主题线索,是以第一种主题,也就是以反省“虐杀儿童的天性”的主题为核心。很自然地交织在一起。孙玉石关于,载鲁迅研究月刊l996年5期。文章情感与思想的主题解读之五:对原配夫人朱安的忏悔说所谓“风筝”其真实意义就是包办婚姻;所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的真实意义就是“性行为乃是夫妻之间最正当的行为”。鲁迅要反抗
21、包办婚姻,使朱安受到极大的伤害,但所谓“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鲁迅由此而深深地忏悔。只要把“风筝”二字拆开来看,就可以看出另一番寓意。“风”,有“风流、风情、风骚”之意,成语“风马牛不相及”对“风”有一种解释:雌雄相诱, 即异性相吸的意思。“筝”,可代琴瑟,喻夫妇之和谐。或者把“风筝”二字倒过来,并把“筝”字去竹字头,就是“争风”,取“争风吃醋”前两字的意思。“精神的虐杀”,意谓当时鲁迅只顾自己厌恶“风筝”(包办婚姻),却不知道这对于朱安意味着什么。任何事情有所谓悖论,明察秋毫的鲁迅当然也看到了反抗包办婚姻的悖论。鲁迅以“折断蝴蝶风筝”的方式对中国传统文化“复仇”,最受损害的却
22、是“本来也没有错”的妻子朱安,使她不可避免地成为包办婚姻的牺牲品。鲁迅毕竟是思想深刻又富于感情的文学家,发现这一悖论,并且心中长期深深愧疚是必然的。如果说鲁迅的沉痛忏悔只是为了儿童玩具的小事,岂不太浪费伟大作家的革命精神?为兄弟失和也太委屈自己,鲁迅绝非这种人,何况也没有必要为了兄弟失和而下如此曲笔,那显得很幼稚。皱范平新发现的鲁迅,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风筝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关系鲁迅在风筝中对人的心灵美的歌颂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那种反对封建专制,提倡科学民主的精神在这个极为常见的故事里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在鲁迅1919年写下的我的兄弟中,我们已经看到鲁迅对“长幼有序”的
23、旧礼教的针砭,对于幼者天真情趣的爱护。那是“因粗暴地毁掉弟弟的风筝而悟到自己的错处之后,企求弟弟“原谅”的心情,同鲁迅当时喊出的“救救孩子”、“解放幼者”的呼声是完全一致的。这种反封建的思想到了风筝里有了更深的开掘。“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一符合人类健康发展的科学思想,成为对于幼时“精神的虐杀”行为的有力批判。鲁迅赋予这个普通的故事以鲜明的战斗色彩。他揭示了乞求原谅错误与忘记别人错处的人情美,同反对封建专制提倡科学民主的精神之间的深刻联系,因而使得风筝这篇散文诗闪烁出更为深刻的思想光辉。孙玉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2渴望被很要好地叫声“哥哥”鲁迅我的兄弟
24、风筝比较谈(徐步军)鲁迅写于1925年的散文风筝广为人知,文章讲述了一则关于风筝的故事:作为兄长的“我”童年时不爱放风筝,认为“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一次见到弟弟背地偷偷做风筝,生气之余,悍然毁坏了风筝。很久以后“我”读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了解到“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陷入自责和忏悔之中。关于风筝的叙事很容易被看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一次稀松平常的回忆。但我们不能忽略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个人生活背景。众所周知,在写这篇文章之前的1923年,鲁迅因家庭琐事与二弟周作人发生纠纷周作人甚至亲自给鲁迅送去了绝交信。但周作人在绝交信中并没有明确地指责鲁迅,只是说“我昨天才知
25、道 但过去的事不必再说了”。周作人对两人之间的矛盾采取了不解释、不辩解的态度,鲁迅在接到绝交信当天的日记中写道:“上午启孟自持信来,后邀欲问之,不至。”此后不久,周作人又剪去事发当天日记上的十几个字而“决定不再提起”。当事人的回避态度。给这件事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使得他人至今仍然难以明了个中缘由。但事件造成的影响是不可挽回了,“兄弟怡怡”的情景不再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从此反目永不来往。因为家庭琐事而造成兄弟失和、分道扬镳鲁迅心中的痛苦不难想象。写作风筝时恰恰是农历新年,同居京城的兄弟却形同陌路一大家人也不能共享天伦之乐,相信鲁迅的感受是相当复杂的。这个时候写回忆童年兄弟往事的文章,自然会掺杂诸多
26、感情。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关于风筝的故事作者已经不是第一次写了早在1919年,鲁迅就以“神飞”为笔名在国民公报“新文艺”栏内发表过一组散文诗,总题为“自言自语”其中的第七篇我的兄弟即是风筝的雏形。两部作品都是写童年时毁坏弟弟的风筝,后来醒悟并且深表忏悔的心路历程。那么,鲁迅为什么要重写、改写我的兄弟为风筝呢?两部作品又有什么不同呢?我的兄弟写于1919年,那时鲁迅和周作人感情甚笃,兄弟二人驰名文坛。发表我的兄弟时,应该说只是对童年往事的追怀和兄弟感情的珍惜。待到写风筝时,感情自然有很大的落差。这也体现在文本中细读两篇作品可以发现有诸多不同之处:第一,我的兄弟篇幅很短,只有区区三百余字笔法简约,只是
27、进行简单的回忆性描写,对风筝被捣毁后的结果仅以“我的兄弟哭着出去了,悄然的在廊下坐着”一笔带过。但在风筝中,作者却浓墨渲染了弟弟对风筝的喜爱以及可怜、胆怯、无助的形象。作者首先描绘弟弟的形象:“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接着重点突出他喜爱风筝的特点:“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一个童心盎然、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对风筝的如此热爱却得不到响应,直至遭到兄长的粗暴制止:“我” 闯进弟弟正在做风筝的小屋时,弟弟“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
28、我”顷刻问毁坏了风筝。“傲然”离去“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这些描写突出表现了弟弟受到伤害时的痛苦与无助,反衬出“我”行为的失当为下文“我”的自责与忏悔作了铺垫。第二,区别于我的兄弟,风筝一文在写“我”毁坏风筝后,又添加了成年后对儿童游戏重要性和合理性的认识。这既说明“我”童年时悍然毁坏弟弟风筝的盲目与无知也强调这种“精神虐杀”对弟弟的伤害,进一一步深化了自责与忏悔之情。文中写道:“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形象地表现了“我”追悔之心的沉重。第三,相比于我的兄弟,作者在风筝中改变了原来主人公得到宽恕的大团圆结局“我” 没有得到弟弟的厚谅。在我的兄弟中,弟弟“却将我这错处全
29、忘了”。“他连影子都记不起了”,文中两次几乎一字没变地写到“他总是很要好的叫我哥哥”这表明“我”得到了弟弟的原谅。但在风筝中,当“我”认识到“精神虐杀”对弟弟的伤害时万分悔恨之余又想方设法争取弟弟的宽恕,希望能听到弟弟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后来“我”当面向弟弟道歉,“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此时文章又一次渲染了“我”期待弟弟说出“我可是毫不怪你呵”,以求得“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但是,弟弟像听别人的故事一样,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么?”区区一句话就化解了“我”主动道歉以求获得宽恕的全部努力。从“总是很要好的叫我哥哥”到“有过这样的事么”,两篇作品中弟弟态度的截然不同
30、,直接照应了现实生活中作者的尴尬境地:周作人不再给鲁迅解释的机会,同时也把那扇和解的大门给关死了。第四,在风筝中,作者花费大量笔墨写“我”内心的痛苦,贯穿全文的情感基调衬托出作者的无奈与痛楚。开篇首段描写了北京的冬景,衬托的是“一种惊异和悲哀”的心境。接着追忆了故乡和煦春景,之后发出了“我现在在哪里呢”的感慨,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对兄弟失和以及团圆和睦家庭消逝不再的伤感 在文章末尾,恳求得到弟弟宽恕却不得的“我”心情的沉重与伤感充溢字里行间,在首尾照应的例行性描述后,作者写道:“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表现了求恕不得的无奈与凄楚。饶有趣味的是,文章在写到弟弟表示记不得往事时发了一通感慨:“
31、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哥哥真诚地向弟弟道歉,承认过失,弟弟“全然忘却,毫无怨恨”,让获得宽恕永远失去了可能性。“无怨的恕说谎罢了”却有着多重意味。一重意味是指,如果弟弟果真忘了此事,那么再谈什么宽恕,就是妄言了。另一重意味则深刻得多,哥哥阻止弟弟玩风筝,是否有功其上进的好意呢?如果本来就未曾发生过冲突。未曾伤害过对方。又何来宽恕可言呢?这里就很曲折地表达 了作者写作时内心的巨大隐痛与难以直说的万般无奈。这篇文章实际上是鲁迅向弟弟发出的和解信号。但我们同时也可以把这句话看做作者在表明心迹:我现在主动示好,以求恢复兄弟感情,但我本来也无甚过错,兄弟反目,只是
32、误解罢了。从上面两篇作品的对比分析中,我们可以揣测鲁迅对我的兄弟的改写是缘于兄弟失和的感喟。对风筝的详细分析,也让我们看到鲁迅珍惜兄弟情谊、主动示好以修裂痕的努力 据有关论者分析,鲁迅在后来的伤逝兄弟中也表达了这一愿望,这一点连周作人本人都予以确认。在这些作品中,鲁迅所期望的是兄弟重归于好,是“兄弟怡怡”的复现与加强,是反目成仇的弟弟能很要好地叫他声“哥哥”。七、阅读链接我的兄弟 鲁迅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我的一个小兄弟是喜欢放风筝的。我的父亲死去之后。家里没有钱了。我的兄弟无论怎么热心,也得不到一个风筝了。一天午后。我走到一间从来不用的屋子里,看见我的兄弟,正躲在里面糊风筝,有几支竹丝,是自己
33、削的,几张皮纸,是自己买的,有四个风轮,已经糊好了。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也最讨厌他放风筝,我便生气,踏碎了风轮,拆了竹丝,将纸也撕了。我的兄弟哭着出去了,悄然的在廊下坐着,以后怎样,我那时没有理会,都不知道了。我后来悟到我的错处。我的兄弟却将我这错处全忘了,他总是很要好的叫我“哥哥”。我很抱歉,将这事说给他听,他却连影子都记不起了。他仍是很要好的叫“哥哥”。阿!我的兄弟。你没有记得我的错处,我能请你原谅么?然而还是请你原谅罢!风筝风筝 罗林志不知不觉中,又是一年三月三了。谁在浅吟我童年的歌曲:“又是那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心和思念,走回到童年”是谁,是谁在灿烂的艳阳下在和煦的春风中放飞
34、我童年的风筝?歌声在绕,风筝在飞。歌声如一声惊雷打在我心灵的坚冰上,我分明听到了咔咔嚓嚓的破冰声音。就在这破冰声中,我不由自主地抬起头来,于是看见了飞舞的风筝,五颜六色的风筝,竹做的骨头纸做的肉的风筝。风筝在欢快地飞,孩子们欢快地注视着风筝,父母们欢快地注视自己的孩子。或者,孩子牵着风筝的手,父母牵着孩子的手可是,我的呢?我的风筝呢?是它飞得太高太远我没能看见么?还是它藏匿在无数的风筝间盘旋回复了?还是反正我没有找到我的风筝。我忽然记得在送走童年的那年三月三,我把风筝给了童年我童年生活过的小镇,天高、云谈、风清。小镇很窄,小镇的天却很宽。这点小镇的风筝可以作证。每每在春风送暖的日子,天空里便飘
35、舞着各式各样的风筝。“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种时候父母最牵就孩子,这也是孩子最恣情放纵的自由天空。孩子们放学归来,书包一扔,连饭也懒得吃,小心地拿着风筝,不用呼朋引伴,门外早有几个小弟小妹手拿着“蜈蚣”、“蝴蝶”之类的风筝邀你了。于是在不高的山岗上,在绿草茵茵的土埂间,孩子们高兴地跑着,手熟练地收放着线,风筝在天上熟练地随风起舞。风筝在天上越飞越高,孩子在地上边跑边唱,“又是那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模糊的歌词在稚嫩的声音里溜出来,在青青的山岗上滚动着,跳跃着绿地,碧空,孩子,风筝,老人用慈祥的目光张望着这一切;风和,日丽,鸟舞,歌声,老人用驽钝的器官感受着这一切三月,三月,又是三
36、月;风筝,风筝,又见风筝。当年爷爷给我和哥哥扎风筝时,我总是争要最好的那个。爷爷是划篾的能手。再硬的竹片在他手里统统变成了柔韧的蒲苇。做风筝骨架的篾条是有讲究的。太厚了会因为风力承载不起而飞不高;太薄了也不行,过不了两天,风筝就像老人的驼背,七拱八弯的。篾条只有不厚不薄最好,而且,只用篾青,不用篾黄。爷爷把篾条制成各种各样的风筝骨架,像蜻蜓、像蝴蝶然后,用各色各样的纸糊在骨架上,系了线,就变成我和哥哥争先恐后抢要的宠物了。哥哥比我大好几岁,所以通常他都会让着我,所以通常最好的风筝都据在我手里。所以风筝是我童年里最想往的东西,三月是我最盼望的季节。如今,哥哥已默默地守卫在祖国的北疆;我还在继续圆
37、我的梦想。哥哥的爱子已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爷爷已进了耄耋之年,他虽然耳不聋,眼不花,但筋骨总不如前了。所以每年春天侄儿嚷要的风筝就多由当爷爷的伯父做了。当然只要爷爷的身体不是大恙,他都要争着为他的曾孙做风筝的。而坚硬的竹片在爷爷越显苍老的手里依然是那么听话。有时只要我还在家,也会帮忙系线呀,糊纸呀当然我只会扎“开”字型和“干”字型的风筝。扎归扎,放风筝我倒难得了。现在更只是带着侄儿,一道去我曾经放风筝的山岗,静静地注视天上的风筝,碧野上奔跑的侄儿了。倒不是随着年龄的增大,生活压力的增多,而兴趣锐减,因为我总认为:风筝是永远属于童年的,就像风筝永远属于蓝天。我不能把飞翔的线一味地拽在自己的手里,
38、就如同童年终究会离我而去一样。我留不住童年,所以我把风筝权当分别之物送给童年,送给能哼点点“又是那年三月三”的侄儿。有年三月,我打电话给北国的哥哥。我说,哥,你那里天上还看得见风筝么?哥只笑了一下。淡淡的笑里掺杂了丝许的哀味。我又说,侄儿放了两次风筝,就没兴趣了,爷爷给他扎的好几个,有的连动也没动一下。哥揶揄我道,因为还没有人和他争呀。哥“嘿嘿”笑了,我也“嘿嘿”笑了后来,侄儿不希罕爷爷手做的风筝了,虽然风筝依旧很漂亮;但街上卖的花花绿绿的风筝更招侄儿眼羡。爷爷乐得轻松,就给侄儿买了一大堆回来。当然过不了两天侄儿已忘得一干二净了又到三月,又是三月。三月依然有那永不变的歌声,永不变的风筝。只是,风筝不再属于我;但是,三月同样属于我的呀。于是,在三月里,在风筝飞满天的三月里,在有歌声童声飘乎于飞翔的风筝底下的三月里,我提起笔,让风筝的情思,缓缓地泻在洁白光亮的纸上,就像笼罩了一袭月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