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秋季版)福建省泉州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黔之驴》教学设计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891003 上传时间:2025-01-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季版)福建省泉州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黔之驴》教学设计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秋季版)福建省泉州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黔之驴》教学设计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秋季版)福建省泉州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黔之驴》教学设计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秋季版)福建省泉州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黔之驴》教学设计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黔之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黔之驴是七下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它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通过描写老虎惧驴,识驴,吃驴的过程,淋漓尽致地刻画出老虎和驴子的性格特点,警示人们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获得胜利。【学情分析】1、 七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古文阅读能力,但与现代文教学相比,学生对文言文会感到枯燥无味,再加上学生对文言文有一种畏惧感,农村中学学生阅读量又少,上课时对老师的依赖性特别大。 2、 本班学生平日学习不够主动,为此我选择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用心阅读,以自主陈述案情来加深对课文的整体印象,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师生

2、互动、生生互动的效果,有利于拓展思维,培养创造性阅读与理解,同时培养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 1、 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如蔽、窥、稍、慭慭然等,翻译文言文。 2、 理解“庞然大物”“黔驴技穷”这两个成语 3、 理解本文的内容即老虎惧驴、识驴、戏弄驴到吃掉驴的过程 4、掌握本文的寓意,即启示人们应认识事物本质、克服对未知事物畏惧的心理,从而驾御并征服客观事物 。 (二)过程与方法 1、在朗读、自由读的基础上,结合注释看课文,试译课文,力求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 2、合作探讨,由学生归纳寓意,即交流质疑-讨论-总结 。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要认识事物的本质;使学

3、生认识到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重要。 2、从不同角度品味寓意。(从驴的角度、从老虎的角度分别谈谈你受到的启示是什么?)【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分析寓言中的形象,准确把握寓意。 教学难点:文言词语的理解、领悟。【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从学生熟悉的动物入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驴,在人们眼中,仿佛只知整天拉车、拉磨,是一种驯良的动物。殊不知它也曾让百兽之王老虎心惊胆寒而远远逃遁。只不过因为它没有把握这大好机会,一步步丧失了自己的优势,终成为老虎的盘中餐、腹中食。这是怎样一个故事呢?让我们一同走进柳宗元的寓言故事黔之驴。二、走近作者1、作者简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河

4、东人,故世称“柳河东”。二十一岁登进士第,三十一岁为监察御史里行,顺宗即位,王叔文等执政,他参加了王叔文的集团,被任命威礼部员外郎,这是他和王叔文,刘禹锡等积极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革新,如罢宫市、免进奉、擢用忠良、贬谪赃官等,做了不少有利于人民的大事,王叔文执政不到七个月,因遭宦官和旧官僚联合反攻而失败。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被改为柳州刺史,宪宗元和十四年,死于柳州,年四十七岁。柳宗元的散文和韩愈齐名,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有柳河东集。黔之驴是他被贬为永州刺史后所作,是著名讽刺小品三戒(另有临江之麋、永某氏之鼠)中的一篇。它讽刺了当时腐败的政治和封建剥削阶

5、级丑恶的人情事态。2、寓言:“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通过故事借此喻彼、借小喻大,使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三、整体感知1读准字音:如慭(yn)、狎(xi)、踉(ling)2、字词积累(1)近:接近,靠近。胜:能承受。技:技艺。(2)词类活用:蹄:用蹄子踢。(名词作动词)(3)句式以(之)为神:把它当作神。(4)朗读全文。 要求:朗读时体会词句含义,并想象具体的故事情节。(5)即兴表演黔之驴。具体安排:请两位学生分别饰演驴和虎,根据课文内容,加上自己的想象进行表演。(6)请学生当导演,对演员的表演进行指导。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对表演进行指导

6、、评说。表演时,动作、神态、语言结合课文。虎动作:见、窥、近、遁、视、近、荡倚冲冒、跳踉、大阚、断、尽神态:慭慭然、大骇、甚恐、喜语言:技止此耳驴动作:一鸣、蹄之神态:不胜怒驴与虎的关系变化,即虎是如何一步步进逼,驴是如何一点点丧失自己的优势的。虎惧驴虎识驴虎戏驴虎吃驴虎与驴的形象分析虎:知己知彼,小心谨慎,勇于出击,战胜对手。驴:没有自知之明,外强中干,虚张声势。四、合作探究1、故事续尾。要求: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说几句议论的话,谈谈自己的感想,揭示故事的寓意。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从虎的角度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从驴的角度讽刺那些毫无

7、自知之明而自招祸患的人。从虎与驴的关系角度要坚持,不放弃;要知己知彼,不要虚荣和卖弄,要正确估计对手等。2、将原文结尾内容及译文。原文: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译文:哎!外形庞大好似很有德性,声音洪亮好似很有本领,如果不露出它的可怜的技能,即使虎很勇猛,却疑虑畏惧,最终不敢进取;像今天这样,可悲啊!教师指导:肯定学生的评述。请学生将自己的评述与原文对照,注意异同。(3)品味寓意,联系实际,谈谈生活中遇到的“驴”和“虎”。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屏幕显示)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往往用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来阐明深刻的道理。在形象

8、塑造,对比鲜明,相映成趣。明在写虎,暗在写驴,揭示作者创作意图:以虎衬驴,以驴为戒,用寓言形式揭露官僚贵族貌似强大,实则腐败无能的本质(驴被虎吃的角度)。变换一个角度,理解寓言,虎吃掉驴的角度:对于任何事物,不应被表面现象迷惑,只要弄清其本质,认真对待,就一定能战胜它。要坚持不放弃,要知己知彼,不要虚荣和卖弄,要正确估计对手等。本文写得真切生动,作者善于通过对虎一系列动作、心理的描写把它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写得十分逼真,层次十分清楚。六、布置作业1、总结积累出自本文的成语(可翻阅工具书,了解含义)。庞然大物、黔驴之技、黔驴技穷2、完成练习册七、板书设计害怕小心谨慎仔细观察用计探实吃掉它机警勇猛果断虎真本领 真才干黔之驴庞然大物一鸣蹄之被吃掉不辨形势外强中干驴【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