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几何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基本内容。 2勾画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句子,了解其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3深入人物内心世界,感受人物的人格魅力。 重点勾画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句子,了解其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难点深入人物内心世界,感受人物的人格魅力。教材分析与教法设想 本文介绍的王老师通过富有感染力的微笑、绝活表演、公布自己的绰号、让学生到黑板上画圆和三角形等,制造了喜剧效果,使学生身心彻底放松,情感得以自由发泄,充分享受了课堂带来的乐趣。表现出王老师是一位业务水平极高,幽默风趣,平易近人,笑和严肃集于一身,受学生尊敬和喜爱的好老师。 本文通过写王几何来时上第一堂课的情形,刻画了一位风趣
2、幽默、教学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学识广博的老师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尊敬、热爱、赞赏之情。板书设计王几何 导学过程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 (一)知识准备 作者简介。 (二)预习指导 (四) 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解释词语。 二、合作探究 (一) 学始于疑 (二)质疑探究 探究点1:描写方法及作用 探究点2:佳句赏析 探究点3:归纳主旨 三、达标测评 马及时(1946- ),笔名小非,四川都江堰人。著有散文诗集最后一片树叶,诗集泥土与爱情树杈上的月亮中国孩子等。1默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和重要词语,借助课文注解和工具书疏通字词。 2读课文2遍,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须臾 斜翘 屏息静听
3、 绰号 叛逆 持之以恒 嘈杂屏息静听: 叛逆:呆板: 洗耳恭听: 持之以恒: 鸦雀无声:1快速浏览全文,说说本文主要写的是谁?王几何本来叫什么名字?“王几何”这个绰号是怎么来的? 2本文主要写了王几何的一件什么事?请用一句话简要回答。 3本文描写的是一节充满笑声的数学课,说说这节课上令人发笑的源头有哪些? 4王老师在课堂上展示的绝活是什么?他这样做的用意何在?(用原文语句回答)文章中的这段描写,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问题1: “一个方头大耳、矮胖结实的中年人夹着一本厚书和一个大圆规、一个大三角板挤进门,眨眼功夫就站到了讲台上。”这句话主要采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句中的“挤”、“眨眼功夫”有
4、何表达作用? 问题2: “矮胖老师站在讲台上,双目含笑,右嘴角微微斜翘,胖脸上一副得意洋洋的表情”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表达作用? 问题3: “这就是那些老同学给我取的绰号。天啦,本人太喜欢这美妙的绰号了!可惜,从来没有一位同学当面喊我王几何”这句话用的是什么描写?表现了王老师怎样的特点? 问题1: “眉梢、眼角、鼻孔、嘴巴、耳朵,可以说,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问题2: “全班同学再也忍不住了,大家弯腰,摇头,挤眉,弄眼,一齐哄堂大笑!”这句话写的是学生的各种种表现,对刻画王老师有什么作用? 问题3: “同学们对王老师第
5、一堂课的评价只有两个字:痛快!”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痛快”的理解。 问题1: 结合全文,说说王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问题2: 你喜欢王老师的这种教学方式吗?为什么? 问题3: 请模仿本文的写法,写一写你所熟悉的一位老师,不少于300字。 教学札记 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这样作者抓住人物的形态的细节刻画,观察人物动作位置前后变化,由“挤进门”到“眨眼功夫站到讲台”之间的地点变化,刻画出一个体态臃肿而动作敏捷的王老师。讲到这里,我们会想到语文教学提到的“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关系。如何才能达到“用教材教”,这时候很有必要给学生写作练习的时间,运用以上学到的描写方法,让学生抓住人物的鲜明特点,进行片段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