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桃花源记》教案 (新版)语文版-(新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887523 上传时间:2025-01-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桃花源记》教案 (新版)语文版-(新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桃花源记》教案 (新版)语文版-(新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桃花源记》教案 (新版)语文版-(新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桃花源记》教案 (新版)语文版-(新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桃花源记》教案 (新版)语文版-(新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桃花源记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文育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理解文章的叙事线索。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主要内容就是熟悉课文,尝试翻译课文,弄懂文章内容。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huo)严然(yau)阡陌(qianmo)诣(yi) 2熟读课文,查字典,参考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 1、导语: 同学们学过“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吗?它是

2、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三、课文分析 1朗读课文。(或听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后齐读课文) 2请同学们试翻译课文。每生翻译一句,同桌合作翻译。 3掌握课文注释的词语。(补充注释如下) 为业:靠谋生。缘:沿。夹岸:夹着溪流两岸。杂:别的。鲜美:鲜艳美丽。异:诧异。穷:穷尽。舍:舍弃,放弃。豁然:开通、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平旷:平坦开阔。属:类。悉:全。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所从来:从哪儿来。咸:都。问讯:打听消息。先世:祖先。妻子:妻子儿女。邑人:同乡人。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焉:于之,从

3、这里。间隔:断绝了往来。皆:都。叹惋:感叹,惋惜。延:请。语告:告诉(他)说。不足:不值得。既:已经。志:做记号。诣:拜见,卧怯。如 此:像这样。遣:派。欣然:高兴地。四、小结 1古今词义。 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芳草鲜美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阡陌交通 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来此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魏晋 今义;不管(连词) 如此 古义:像这样说如此 今义:这样 缘 古义:沿缘溪行 今义:缘故,缘分 延 古义:请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今义:延长延伸 津 古义

4、: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后遂无问津者 今义:口液 2.一词多义 舍:舍弃便舍船寻:寻找寻向所志 房子屋舍俨然不久寻病终 志:做标记处处志之向:以前寻向所志 标记寻向所志对着眈眈相向 3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第三课时 重要是:理解分析文章的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一、导人 上节课我们已疏通了文章意思,这节课我们一起分析文章的内容。 二、课文分析 1朗读课文,试背诵课文。 2按与人行踪分析分段落,写标题第一部分(第1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发现桃林) 第二部分(第23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做客桃源)第三部分(从第

5、4节到完)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 (迷失桃源)桃源未果的情形。 3提问: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讨论并归纳: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4、对于这样的社会你们喜欢吗?喜欢哪一点?(结合课文谈谈你的观点)讨论并归纳:景色美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生活环境美土地平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 通,鸡犬相闻。 生活安定并怡然自乐热情好客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5提问:桃源人见渔人

6、为什么“乃大惊”? 讨论并归纳: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6提问: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讨论并归纳: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7提问: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中途插入作者背景的介绍,及他的政治理想,社会遭遇等。 8.提问: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讨论并归纳: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11提问:为什么说桃

7、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讨论并归纳: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三、小结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四、板书设计 发现桃花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景色优美) 进入桃花源 所见:土地平旷、屋舍严然、良田美地、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环境良好) 怡然自乐(生活安定) 所闻:避秦时乱,来此绝境(与世隔绝之久) 所历: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民风淳朴) 离开桃花源 导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无问津者 似有而无的理想社会 五、作业 1课后练习。 2作业本。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