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说时间参加人员地点主备人课题马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及“说”这种文体的特征; 掌握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达到当堂背诵的效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当今社会的优越条件,给人才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重、难点即考点分析课时安排第1课时 教具使用 多媒体及课文诵读带教 学 环 节 安 排 备 注一、新课导入马是人类农耕时代重要的交通工具,是英雄人物的重要支撑。唐僧座下的白龙马,关羽骑下的赤兔马,刘备所骑之的卢马,都关
2、联着许许多多的故事。古往今来,写马的文章中,以韩愈的马说最为著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走进韩愈的内心世界。二、韩愈简介及题解(一)、走近作者。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南阳人,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后人称“韩昌黎”。 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著名的诗有早春;著名的散文有马说师说。(二)、了解“说”的文体:“说”是古代一种文体,既可以说明事物又可以发表言论,还可以叙事抒情,但都是为了阐明一种道理。所以,由此可见,“说”在内容上偏重于议论,类似于现在的议论文。爱莲说题目的含义是“谈谈关于对莲花喜好的问题”,那么马说该怎样翻译呢?试着借助本文的写作背景来
3、谈谈。表面意思是“谈谈关于如何发现千里马的问题”。深层含义是“谈谈关于发现人才任用人才的问题”。三、简介伯乐相马的故事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四、整体感知(一)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2.检查字音。祗(zh)骈(pin) 一食(sh)或尽粟(s)一石(dn)食(s)马者其真无马邪(y
4、)3.学生读课文。4.找学生朗读,请其他同学评价优缺点,在评价的基础上再请学生自告奋勇地朗读。5.全班齐读课文。同学们注意在读的过程中的节奏,以及应该重读的地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二)翻译课文1.自主学习,疏通
5、文意。要求:对照课下注释, 仔细阅读全文,理解文义,并标出不理解的词句2.质疑问难,小组探讨。要求: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词句疑问提出来,小组内解决3.教师检查(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祗 骈死 槽枥 或 且道 通 临 (2)一词多义: 策之不以其道 食不饱 执策而临之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找到通假字食马者: “食”通“饲”,喂养。 才美不外见:“见”通“现”,显现,表现。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 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4)检查翻译(5)同桌互相翻译 要求:一人翻译,一人听有无疏漏之处。五、课内背诵课文。六、板书设计:马说 韩愈伯乐-指善于识别
6、人才的人。千里马-指有才能的人。食马者-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作业布置重难点及考点巩固性练习一、文学常识: 作者: ,字退之, 代文学家。文章选自 ,原题为 。二、重点词语解释1、外现: 2、或: 3、一食: 4、且: 5、虽: 6,安: 7、执: 8、 临: 三、通假字:1、才美不外见: 2、不能尽其材: 3、食马者 : 4、其真无马邪? 四、一词多义1、执策而临之( );策之不以其道( )2,一食( );食马者( )五、翻译下列文言句子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祗: 辱: 】 2、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骈死: 千里: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道: 】5、其真无马邪?( ?【其: 】)其真不知马也。( 【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