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杂 说学 习目 标1知识能力: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解释重点字词,理解文义。2过程方法:反复朗读课文,理解、积累关键词句含义并翻译全文。3情感态度: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引导学生认识当今时代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重 点难 点重点:积累常见的文言虚词和实词,了解常见文言句式;翻译课文。难点:词类活用及疑难词句的准确理解。教法选择诵读法、学导式教学法课型新授课前准备查找资料,精心制作课件是否采用多 媒 体是教 学时 数2课时教学时数第 1 课时备课总数第 69 课时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学生活动一、揭示学习目标1讲故事:伯乐的
2、故事。2揭示学习目标:(见上)二、指导学生先学1文言文学法:一读,二译,三理解赏析,四背诵。本节课重点朗读翻译。反复诵读,理解、积累实词和虚词,掌握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翻译力求做到“信、达、雅”。2结合学法导航进行学法指导。三、学生先学,教师巡视学法导航:1借助课下注解及配套练习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2听课文范读,标注生字词,并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3借助注解翻译课文,标记难词难句,小组合作解决4疏通课文,理清线索四、检查学生先学效果1作者简介: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因其祖籍在昌黎,世称韩昌黎。他与柳宗元同是古
3、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散文尤为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著有昌黎先生集。2写作背景3文体简介:“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如:爱莲说、就属这一文体。4初读课文,正音上口:(1)放录音。(2)学生齐读课文,了解全文大意。5二读课文,整体感知:.听导言,联系自身体会,初步感知学习内容。朗读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回忆并回答文言文学习的方法。明确学习任务及先学方法自主查找阅读。听课文范读,标注生字词,自由朗读。自主翻译课文,小组合作解决疑难。汇报自主学习结果。勾画补充明确要点,并做好笔记。1.结合实际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作者。2.多媒体出示教学目标。3.引导学生回顾文言文学法并板
4、书。4.多媒体出示学法导航,具体指导。5.巡视督察。6. 播放录音,巡视指导评价朗读。7.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点评。8.指名回答,多媒体出示,引导勾画补充要点。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以小组为单位,互读课文,对照注释,大胆提出疑难问题,做出标记,准备在课堂提问。(二)解决重点字词祗(zh):只是;辱:受到屈辱;骈:两马并驾;槽(co)枥:喂牲口用的槽;以:因;称:著称。要求:明确读音,停顿,语调(三)字词学习1通假字:1)食:通“饲”,喂养2)见:通“现”3)材:通“才”4)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2古今异义:故虽称等安策道通临是或 3虚词:而之其以也而A转接可以译为“
5、却,可是”B顺接可以不译之A结构助词“的”B代词,代人或物C无意义,句中停顿D帮助构成倒装,无意义其A代词,代人或物B代词他的它的C指示代词那种D反问语气词难道E推测语气词恐怕以A介词因为B介词按照也A肯定语气B反问语气C推测语气D句中停顿五、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自然段。(2)学生就第一自然段不理解的地方提问,教师解答疑问。(3)请同学翻译第一自然段(4)提问:A、本段表达作者什么观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B、没有伯乐,千里马命运如何呢?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的里面,不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C、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伯乐对
6、千里马的重要作用。(5)思考巩固:文章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与“千里马”之间的关系的?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会有怎样悲惨的遭遇呢?也就是说,这些千里马早些被伯乐发现了,它们的遭遇还会那样悲惨么?(不是会的)这说明了什么呢?(6)概括段意: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六、当堂训练 同桌之间口头翻译课文。中差生标注,其他学生纠正,所有学生一起朗读、掌握。逐段翻译课文。交流小组合作学习结果。解释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句式,订正并做好笔记。讨论、更正,质疑问难。自主练习,订对答案。9.多媒体出示,指名中差生标注,并引导纠正、朗读、掌握。10.指名逐段翻译课文。引导补充纠正。11.多媒体出示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句式,指名回答引导订正。12.教师点拨答疑解惑。13.巡视检查,引导订正。 作业设置1、抄写生字词。2、熟读课文。教学反思等级评价(A/B/C/D)检查签阅第 周,应备 课时 实备 课时,共 课时评价: 时间: 签查(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