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江苏省宿迁市钟吾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陋室铭》教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884549 上传时间:2025-01-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宿迁市钟吾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陋室铭》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省宿迁市钟吾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陋室铭》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省宿迁市钟吾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陋室铭》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苏省宿迁市钟吾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陋室铭》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苏省宿迁市钟吾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陋室铭》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课题陋室铭课型新授课学习时间一课时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体会作者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2、学习比兴、对偶等修辞,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3、了解文章语言优美,音调铿锵,背诵全文。教学重难点:目标1、2个性化指导学 习 过 程 导入:同学们,这座破旧简陋的房子,虽然没有流光溢彩的屋檐,也没有金碧辉煌的陈设,更没有珠光宝气的点缀,但是它却成就了唐代诗人和哲学家刘禹锡的千古名篇陋室铭,正如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所说:“花香不在多,室雅何须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陋室,共同感受作者超越世俗的志趣和情怀。一、预习展示:1.作者简介,背景介绍:陋室铭这篇“铭”文早已成了“名文”,其实,这

2、篇名文是“气”出来的。刘禹锡是我国唐代著名的作家、诗人,他因参加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时的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当通判。和州知县策某是个势力小人,他见刘禹锡被贬而来,便横加刁难。先是安排刘禹锡住到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见房子面对大江,不但没有埋怨,反而很高兴,还撰写了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他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策知县,于是策某令衙内书吏将刘禹锡的住所由城南门调到城北门,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到一间半。新宅位于德胜河,附近还有一排排杨柳树,环境还不错。刘禹锡也没有计较,他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策知县见他仍是悠然自得,又把刘禹锡的住房再

3、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其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狗官实在是欺人太甚了,刘禹锡遂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一文。2解题。3注音或填字4解释加点的字二、朗读并感知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熟悉生字读音,揣摩停顿、语速、语调,感知文章内容。2、让一名学生试读全文,师生评价(评价停顿、语速、语调、感情处理是否得当)。3、全班齐读。三、理解字词、疏通文意1、学生先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文意,把重点字词和不理解的词句做上不同的标记。2、让学生把小组内没有理解的字词句提出来全班共同解决。3、由一名学生口头翻译全文。四、合作探究。课堂探究的两个话题

4、1、陋室不陋,惟吾德馨。2、隐者不隐,奋斗不息。选择其中的一个话题,寻找四人学习伙伴,立足于文本,细细品味,深入探究,组组交流。(一)赏读“陋室不陋,惟吾德馨”的小组:1、作者怎么样引出陋室的?第一、二句与第三句有什么关系呢?2、在作者看来,陋室真的简陋吗?从哪些方面看得出来?A、 幽雅恬静的自然环境。(“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绿一青,色彩清丽,生意盎然。“上”“入”二字比拟生动,且以动写静。) B、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居室主人生活情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比)C、陋室主人脱俗的情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正面、反面)小结:这三方面的分析,得出

5、“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的结论。(二)赏读“隐者不隐,奋斗不息。”的小组,讨论下列问题:1、文章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两个典故和孔子的话的作用是什么? (1)作者以古代圣贤自比(类比),表明自己虽然身居陋室,却同古代圣贤一样具有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表明以他们为楷模,追求他们的德行功业,奋斗不息。(2)引用孔子的话作结,具有雄辩的力量。(3)画龙点晴,进一步点明全文主旨。2、从文章可见作者怎样的情怀?不受世俗羁绊,淡泊名利,有着高洁傲岸节操和安贫乐道情趣的人。3、借助描写某物,来抒发感情,使要抒发的含蓄的感情变得具体形象化,含义深刻而不枯燥,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我们还学过哪

6、些运用这种表现手法的文章?明确:托物言志。爱莲说白杨礼赞4、总结全文。五、延伸拓展,链接生活。以历史的眼光来评价像刘禹锡这类作者的生活态度。在中国历史上,有多少像刘禹锡一样的诗人啊!白居易、苏轼、陆游、周敦颐、范仲淹他们其实已经构成了一个很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应该说,这群走在时代的风潮浪尖上不沉沦不逃避的诗人们,真正构筑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请你用一句话点评你所感受到的这一类知识分子形象。示例:世人皆醉,唯我独醒。醒着的你们绝不能选择举身汩罗江。你们不为五斗米折腰,更不为五斗米折志。你们用傲气和骨气写诗,写成了中国站得最直的文学史。六、文章短小,但很精美,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赏析。1形式美本文是一

7、篇骈文。字数相同、意思相对的两个相接的句子,叫做骈句。骈句讲究对偶,句式整齐。2音韵美骈文讲究声律。本文中的押韵就是讲究声律的表现之一。押韵指在句末或联句之末用韵母、声调相同的字。骈文押韵使人加深了印象;同时便于吟诵和记忆,有声调和节奏之美。3主题美文章借助小小的陋室,表现作者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美好情操及向心中的榜样学习,身处逆境,奋斗不息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链接资料:文人书斋名趣我国历代文人雅士都很讲究书斋的命名,或以言志,或以自勉,或以寄情,或以明愿。诸葛亮-茅庐 梁实秋-雅斋老学庵: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晚年的书斋名。取“师旷老而学犹秉烛夜行”之语铭斋,立志要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

8、学习不止。 聊斋:清代文学家蒲松龄题书屋为“聊斋”。相传,在创作聊斋志异时,为搜集素材蒲松龄常设烟、茶在路边,过路人只须到此讲讲故事、传闻,或聊聊天,便可免费享用。一旦听到有用的“材料”,蒲松龄就回去整理成文,因此他取书屋名为“聊斋”。 附:雅舍阅读答案:1、(1)记叙我住的“雅舍”最是经济(虽不能蔽风雨,却有它的个性)。 (2)记叙“雅舍”的地点荒凉。 (3)记叙“雅舍”的三景。(月夜幽绝、细雨有趣、大雨滂沱) (4)抒写“雅舍”于我似家似寄之感。 2、陋(第一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第二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第五段)。3、(1)房子简陋,单薄但又不能说不像是房子,这里包含作者不满的情绪。既不满却又对“好感油然而生”,可见其幽默。由此我们便能理解为什么作者评价四川人造房子,用了“经济”一词。(2)作者用典雅隽永的语言描写了“月夜”优美景色的欣赏,表达出人们被美景陶醉的场景。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